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北宋县令庶女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节


  许应松已经睡下了,杜小娘一个人坐在桌前,见他进门,又瞥了一眼他怀中抱着的书。

  “站着。”

  他脚步一顿,朝着杜小娘见礼。

  后者望着他,“你和三丫头说话去了?”

  许应樟没有隐瞒,“是,我借了几本书。”

  杜小娘瞪他,“你若是要借书,不如去问问你大哥哥。你和你大哥哥打好关系,日后好处少不了。”

  况且从前他们院子怎么对待许栀和的,大家心知肚明,哪能刚松手了这个月的月例,就能和那边打好关系?

  许栀和能是真心为了他好?杜小娘打心眼底不信。

  “啪——”

  许应樟将从许栀和那里借来的书稳妥地放置在桌上,抬眸望向杜小娘。

  杜小娘被他忽而变得凌厉的眉眼吓了一跳。

  “……怎么了?”

  “娘以后少说这样的话……兄长,看不上我。”许应樟语气淡淡,没有喜怒,“反倒是三姐姐,不计前嫌,二话不说要我自行挑选。”

  以前他去找大哥许应棣,许应棣一脸嘲讽,左推右拒,一本舍不得拿给他。

  许应樟自讨无趣,便不愿再找许应棣借书。

  而今日找许栀和,也只是想试一试能否可行。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能够成功的。

  杜小娘愣了一刹,立刻反应过来,吕氏和许应棣都是眼高于顶的,岂会给他们母子两个好脸色。

  “……娘知道了。”杜小娘有些自责地点头,踌躇着开口道,“以后,我每月多给一百文,这样买书够不够?”

  自然是不够的。

  杜小娘不通笔墨,只一心盼着儿子能够学有所成,自然不知道外头纸墨贵价。

  许应樟没有直说够还是不够,只道:“多谢娘亲。”

  杜小娘松了一口气,院子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七哥儿正是要长身体的时候,实在没有多的拿了。

  ……

  西屋。

  许应樟走后,许栀和将书重新整理归纳了一番。

  方梨站在旁边帮不上什么忙,望着许栀和指尖掠过一本本书,突然道:“姑娘有没有发现,五哥儿找姑娘变得频繁了?”

  许栀和自然有所感觉。

  前两日她病了,许应樟前来探望她,自此之后,态度渐渐好转。

  方梨看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立刻明白姑娘心底有数,顿时放下心来。

  见她不抗拒,方梨眼睛咕噜一转,道:“也好。五哥儿从前虽然对姑娘淡淡的,却不像四姑娘和六姑娘一般没大没小。”说完,她顿了顿,“……姑娘没有亲生的兄弟,现在和五哥儿交好,日后也多了份保障。”

  许栀和望着方梨,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叩。

  借书的时候她脑海中想过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等以后许应樟金榜题名,也好在后面跟着沾光。但是真见到了许应樟,却又想不起这么许多……从前在许府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没有伸过来的一双手,现在她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哪里还会将“保障”寄希望于他人?

  许栀和深信不疑,在未来,她就是自己的保障。

  方梨被敲了一下,发出“哎哟”一声,呼完,立刻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安静地看着许栀和铺开笔纸。

  这是姑娘练字的讯号。

  许栀和摒弃了杂念,沉下心来,将毛笔浸入墨汁,刮去多余墨水后,在纸上专心练字。

  ……

  时光如梭,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

  天一冷,外面的地上铺了一层霜,树下落在门前的缸子里、石阶上。来往的奴仆穿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冻得发红的脸庞,顶着朔风与寒霜,步履匆匆。

  外头的响动传入了西屋。

  今日无须请安,许栀和便缩在床上不肯起,披着薄毯盖在肩头,随手翻着一本书册。

  方梨手里缠着线团,站在窗户边上朝外张望着。

  一个靛蓝色衣装的男子被奴仆簇拥着走到了正堂,方梨觉得那人身形有些眼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男子走了没一会儿,闻风而动的姚小娘也在妈妈婆子的搀扶下走到了正堂门口。孙妈妈一反常态拦住了她,不许她进去。

  方梨走回许栀和身边,道:“姑娘不想去看看?”

  许栀和无所谓地耸了耸鼻子,将脑袋偏向另一边,“姚小娘都碰壁了,我去了能做什么……等等,那男子长得什么模样?”

  方梨放下手中的线团,伸手比划了一番,“背影瞧着比老爷高半个头,高瘦高瘦的,白色幞头……模样打扮像个读书人。”

  许栀和的手指微微一顿,旋即轻声道:“许玉颜。”

  “四姑娘?”方梨没理解许栀和的意思,怔了怔,才反应过来,“姑娘是说,是说这个郎君是我们那日见到的和四姑娘在一起的男子?”

  许栀和没有说得过分绝对,“八九不离十。”

  吕氏和黄池县县令夫人见面的事情家中多少传出了风声,若真是县令夫人过来,他们这些小辈都需要去堂前见礼,隆重对待,免得叫人觉得许家上下不知礼数。

  而今日吕氏单独召见,走得正门,且不让姚小娘进去围观,定然是许玉颜的私事。

  方梨更加好奇了,索性将针线箩筐拎到窗户边,一边勾着线一边探头探脑地张望外面的动静。

  “姚小娘站在正堂门口不肯走呢。”

  “孙妈妈出来了,叫姚小娘先回去。”

  “两人吵起来了。”

  “姚小娘扶着后腰,回去了。”

  ……

  方梨事无巨细地实时播报外面发生的事情。

第16章

  正堂中,吕氏望着站在下首站着的许玉颜和邓家郎君,脸色并未多好看。

  她当时一心惦记着邓家郎君的身世背景,竟然忘了询问邓家郎君年岁几何,相貌如何。

  “娘,娘。”许玉颜在她身旁撒娇地摇晃着她的胳膊,“人都过来了,你倒是说一句话啊。”

  吕氏望着一脸迫不及待想将心上人展示在众人面前的许玉颜,心中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缓缓抬眸问他,“郎君今年……年岁几何?父母兄弟做什么营生?”

  吕氏自认为已经问得含蓄温和,却还是惹了许玉颜不快,“……娘!邓郎可不是犯人!”

  邓家郎君温和地偏头望了一眼许玉颜,“无妨,颜颜不必担忧。”

  他面色坦然,面对吕氏的问话丝毫不露怯色,“夫人安好。小生姓邓,名珏,字良玉,今年二十一,虚长玉颜六岁。家中父母尚在,父亲读书,母亲做些生意,家中略有薄产。”

  一边说着,他一边从宽口大袖中取出一个檀木色的锦盒,转交给一旁待命的孙妈妈。

  孙妈妈接到吕氏的指示,接过锦盒,端上去拿给吕氏。

  吕氏并未直接动手接过锦盒,任孙妈妈打开盖子,她瞥了一眼……最上面赫然是一张粮油铺子的地契。

  下面压着厚厚一堆,约莫二三十张开外。

  吕氏眸光微闪,不动声色地朝孙妈妈点点头,孙妈妈会意地盖上盖子,端着锦盒站在一旁。

  “今日来得匆忙,没能准备什么。这些铺子当见面礼,也当赔礼,还请县令夫人不要见罪。”邓良玉抖了抖袖子,微微朝着吕氏颔首拜道。

  礼数周全,分毫不差。

  吕氏抿了抿嘴角没有说话,心底却微不可察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粮油庄子,她手里不过才四五间,这邓良玉倒是出手慷慨大方的很,一出手就是这么许多。

  看来家中小有薄产,也只是他自谦的话语。实际情况,远比她先前从许玉颜那边听到的要更加富足。

  大女儿许宜锦在明州过得不算好,管家权不在手上,却还要承担着家中半数开支,若是她这边能接济一些银钱,宜锦在通判府上也能松快许多……

  底下,许玉颜面色红润……今日邓郎过来,是给她透过底的。

  她本来她想要劝阻,初次上门而已,又不是正式下定置聘,不必这么许多钱,但是邓良玉执意如此。

  他说,他想要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给得起她富足安康的生活。

  她也值得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吕氏虽然已经意动,但是碍于身份地位,丝毫没有显露出“震撼”、“喜悦”等神色。她默了默,故作平静道:“这礼太过贵重,我不能要。”

  邓良玉道:“不过些许田产铺子,算不得什么。能遇到颜颜……玉颜姑娘已是某三生有幸,这些身外之物,实在鄙俗,夫人没有嫌弃我粗鄙,我心中已经很是感激。”

  “再者,”邓良玉顿了顿,接着道,“许府乃是官宦人家,小生只是平头百姓,从前自觉配不上玉颜姑娘……能得到夫人应允见面,实属荣幸之至。”

  孙妈妈眼底噙着笑意,邓良玉着实会说话,字字句句,都能说到吕氏的心坎里。

  吕氏也不禁含蓄笑了笑。

  官宦人家的嫡女,一个平头百姓想要结亲,确实是高攀。

  但是邓良玉有上进心,以后如果考取了功名,这些缺点却足以叫人忽略不计。

  吕氏吩咐丫鬟奉茶,又让邓良玉落座。

  许玉颜看得心中激动不已,吕氏向来沉肃,这般态度,已然是心中对邓郎认可了。

  邓良玉坐下后,端起茶杯,刚碰到嘴唇,又听到吕氏道:“玉颜是我的幺女,从小金枝玉叶、千娇百宠的长大,她外祖在湖州任知州,不少官家子弟想要求娶,我都嫌远不肯应。按理说,你现在尚无功名在身,原是配不上玉颜的……”

  许玉颜顿时急了:“母亲!不是说好不说这个的吗?”

  科举没中是邓郎的伤心事,母亲也真是的,尽往人家心窝子上扎。

  这一刻,即便知道吕氏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价,她心底还是起了一层怨念。

  吕氏看见许玉颜着急得变了神色,有些恨铁不成钢,又有些无奈。

  邓良玉摩挲着茶杯杯壁的浮雕,这些话,果真和姚娘子所说,分毫不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