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我家木门通七零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2节


  尤利民心中愁绪万般,以至于看着眼前的金条和大捆大捆的现金都开心不起来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比他和顾骁约定好的交易来得更快的,是一个足以炸翻全国人民的消息。

  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七月上旬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消息……

  全国的青年,不管是上山下乡,还是已经上班的临时工和正式工,都沸腾了起来。

  牛草湾三大队的知青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在巨大的冲击下,大家连上工都是应付了事,一下工就凑到一起议论起了高考的事情。

  “我不是在做梦吧,真的恢复高考了?”

  “广播都播了,报纸也登了,九月就要考了,这还能是假的?”

  “又可以考大学。”

  “天哪,好几年没认真学习了,这高中学的东西我都忘得差不多了。”

  “废品收购站和书局能买到高中的教材不?”

  “你现在才想着问这个呢,镇上废品收购站的旧书早就被抢光了,现在高中的教材是一书难求。”

  这些出生在城市的有志青年,在经历过或长或短的插队经历后,那真是做梦都想回城。

  前些年知青们想回城可太难了。

  在乡下知青的日子不好过,正儿八经的农民都填不饱肚子,更别说他们这些现学着做农活的小年轻。

  那种家里条件好的,还能时不时地寄钱寄粮票补贴一些,那些在家里本来就不被看重,下乡就被家里放弃,只能自己下地挣口粮的,那真是一年就得饿上半年。

  每年都有那实在熬不住的男女知青,选择和村里的男男女女结婚,从此有个依靠,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恢复高考就是把回城的路铺在了大家面前。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含金量可是很高的,上学有补贴,毕业包分配。

  有这么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眼前,不管成绩好还是差,总归都要试一试的。

  知青们想高考,周新文是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些小年轻干活不行,大部分人的工分都不够吃饱的,上面把知青安排到了队里,他们也不能真看着人饿死,所以年年都得补贴些粮食。

  要周新文说,最好是队上这些知青都能考上,都能回城才好呢,不用补贴这些人了,大家到年尾的时候也能多分点粮食。

  当然了,周新文想让知青考,那些家里娶了知青,或者把女儿嫁给知青的人家,心里就不那么愿意了。

  大家都不傻,知道前两年这些知青是没办法才会在农村落根,这要是真考上了,还能安生和自家的儿子、闺女过日子?

  一时间村里人也是心虚浮动,短短两天,就闹出了不少事情,最严重的,还有把家里的知青儿媳妇用麻绳捆了关在家里,不让上工,不让看书学习的。

  周新文跑了好几家后,心里也是有了火气,对着那几家做事蛮横的混不吝,也是没了好脸色:“这是国家宣布的政策,不论学历,不论年龄,想考的都能去考,别以为人家进了你们家的门,就得处处受你们的限制,想要把人管着不让人学,不让人考是不行的,现在是我好好地在跟你们说,你们要是不听,最后闹到公社或者镇上的领导面前去,受罪的是你们自己。”

  敲打一番后,周新文又放柔了语气宽慰道:“这人要是想走,有千百种法子,岂是你们靠关就能关得住的,与其闹成这样两相生厌,还不如让她去试一试,成了自不用说,就是不成,你让人试过了,她也能死心过安生日子不是”

第63章 七月份是南方晚小……

  七月份是南方晚小麦收割的时间, 山市各个公社主要种植的作物就是小麦和水稻,除此之外还有油菜、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每个大队的情况不同,种植的各类作物也不同, 牛草湾三大队靠河,水田多, 旱地少,划出一部分地种菜籽和花生后,种的小麦也就不多。

  不过小麦扎人,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十几亩小麦收上来后, 负责收割的社员们差不多都晒掉了一层皮。

  知青们现在心思又都在高考上, 对于大队上安排下来的收割任务,那真是极尽敷衍,周新文看着心里生气,但是人家打定主意不赚这个工分,他除了干生气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因为不是一两个知青这样,而是绝大部分知青都这样心不在焉,法不责众,周新文作为队长, 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只希望赶紧考完,好把这群活祖宗给送走。

  小麦收上来晒干后,就没有顾骁他们这些普通社员的事了,交公粮,入库登记之类的都是大队干部们的事情。

  也多亏没有顾骁的事情,想着大家都累了几天了, 眼下地里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周新文等人让大家在家里休息一天。

  正逢七月十五,顾骁连请假都省了,一大早就背着背篓上了山。

  几个月过去了,顾家养的两头猪也长大了,每天光是猪食就要吃上两大桶。

  队上的红薯地倒是能割红薯藤了,但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红薯藤喂猪,顾家在村里没什么地位,根本就抢不过其他人,现在每天还是得靠顾灵去外面割猪草。

  平常顾骁下工后,也会在田间地头找一些,多多少少也能帮顾灵减轻一些负担。

  夏天山上没什么稀罕的野菜野果,村里人的小孩就是找蝉蜕也不会太往山上走,顾骁倒是很快就打够了满满一背篓的猪草。

  也因为这一点,他今天到的要晚一点。

  彼时叶宁已经躲在树下等了好一会儿了。

  这鬼天气早上八点多就已经能晒得人滋滋冒油了,想到坑里的那一大堆东西,叶宁很是殷勤地拎起一旁的暖壶给顾骁倒了满满一盖子的冰可乐:“走这么远的路热着了吧,喝点饮料。”

  顾骁确实渴了,也没和叶宁客气,放下背篓后伸手接过递来的冰可乐,仰头一饮而尽,带凉气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瞬间驱散了不少暑气。

  顾骁抬手抹了抹嘴,看向叶宁问道:“这次带了啥好东西?”

  说起这个,叶宁也是无奈,已经做了这么多次生意了,现在她每个月都在为卖什么东西发愁。

  她这次带来的货物也没什么新意:“不是什么稀奇东西,就是一些衣裳和鞋子。”

  说起这次的货物,也是叶宁在网上闲逛时看到的直播,一家专门给中低档服装品牌做代加工的服装厂,被合作了十来年的一个合作方毁约了,不是对方恶意针对,而是这几年大环境不好,那个服装品牌因为经营不善,破产清算了。

  服装厂加工好的十几万件衣裳交付不出去,后期的尾款收不回来,虽然合作方破产清算后也赔了他一些钱,但是这一点远远不够这批衣裳的原材料和工人工资的。

  厂长自己这几年也是勉力支撑,眼下突然遇到这么一件事情,眼看着自己本就不算大的厂子就要赔个底掉了。

  本着能卖一点是一点的念头,服装厂的老板学着年轻人开起了直播,因为请不起专门的带货主播,只能卖了个假人模特亲自上阵。

  叶宁刷到直播的时候,那个年纪看着比叶卫明还大,头发都白了不少的中年人正撸着袖子在给带了假发的假人模特换裙子,直播间的观众只有一百来号人。

  倒闭的那个服装品牌也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中端品牌,叶宁上高中的时候在他家买过好多次衣裳,两三百块钱出头的价格,是学生和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比较能够接受的。

  这家服装公司因为前两年新上位的老板不专业,手底下的设计师没有新意,连着几年新品的款式都不出彩,和十来年前的款式没什么两样,消费者不买账,这两年的加盟店是关了一家又一家,今年实在维持不下去,只能破产的消息一出来,好像还上了一次热搜的尾巴。

  叶宁蹲在直播间里听厂长说完自己的困难后,也没像其他观众那样看一眼就离开了,而是问了不少的问题。

  直播间观众不多,会开口互动的更少,主播也乐得回复叶宁的问题。

  “都是线下专卖店同样的品质,帮着他家做了十几年的代加工。”

  “存货不少,今年夏天的货都没交付,现在都压在库房里。”

  “数量啊?有个十一二万件吧。”

  “没办法,请人带货太贵了,稍微有名气的带货主播,卖一件衣裳要抽十几二十块钱不说,还得十几二十万的坑位费,我也问过了,这坑位费就算一件衣裳都卖不出,也是不退的。”

  “我手里的钱都压在这批货里了,实在拿不出这个钱,还欠着工人们两个月的工资呢。”

  “也是没办法了,能买一件是一件吧,这些衣裳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听厂长说完后,叶宁还没来得及出声,就有直播间其他的观众忍不住开口吐槽。

  “我以前买过,他家的衣裳质量确实不错,就是这款式实在是太土了,多少年了,还是娃娃领,泡泡袖,荷叶边,现在流行简单大气的款式,这种小家碧玉的款式……只能说他破产也是有原因的。”

  看在这个品牌曾经的影响力上,直播间的观众偶尔也有下单的,毕竟价格和之前相比,确实便宜了一大半,不过买账的人也不算多就是了。

  叶宁没急着下单,而是私信了厂长。

  这些衣裳的款式在现在看来是滞销货,但是叶宁的销路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货物。

  正好她还没有想到这个月要弄点什么货物过去卖,正好让她遇上了,索性就不用费心去另外寻摸了。

  况且她买下这些衣裳后不但能挣钱,还能挽救一个快要破产的服装厂,让几十个工人领到自己的工资,怎么不算是双赢呢?

  服装厂的老板姓易,天知道他被叶宁提醒去看完私信后心里有多震惊。

  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易厂长二话不说地就关掉了直播,拿着手机把库存的所有衣服、裤子、裙子都拍照给叶宁发了过去。

  那些短裤、短裙、背心叶宁肯定是不能要的,最后她挑了十款样式比较没那么特别的连衣裙,每一款,每个尺码每一种颜色都要了一百件。

  说真的,能够做到在全国开几百家连锁店的服装品牌,肯定是有些东西的,这十款裙子里有看着质感和版型都挑不出错处的蕾丝裙。

  这款裙子别说是七八十年代的人了,就是叶宁自己,都是极其喜欢的,准备粉、白、杏三种颜色各留一条自己穿。

  其他还有一些学院风的娃娃领连衣裙、小香风的黑白撞色泡泡袖连衣裙,邻家妹妹风格的花苞衬衫裙,这些衣裳叶宁前几年会穿,现在却不会往身上套了。

  这些连衣裙的面料有提花的,蕾丝的、刺绣的,还有印花的,虽然在现代看来这都是一些很普通的织造工艺,但是这些裙子回头送到到顾骁那边后,想来也算得上是新颖别致的了。

  二十个款,大中小三个尺码叶宁都要了,这些款式有的有三个颜色,有的两个颜色,哪怕她已经很收着了,最后算账的时候也有整整八千件。

  易厂长怕叶宁买多了砸手里,还特意多问了一句:“你买这么多衣裳能卖得完吗?”

  叶宁眼都不眨地回:“我做外贸的,能卖完。”

  咳咳,从现代买到七十年代,怎么不算是一种外贸呢?

  唯一让叶宁有些为难的,还是这八千件衣裳用的都是好布料不说,做工也是上等,哪怕易厂长已经给了叶宁不赚什么钱的最低价,这八千件衣裳买下了也花了她五十几万。

  算下来单价六七十一件的衣裳,同等价位能在其他厂家买到很多款式,但是做工和面料能有这么好的,肯定是找不出的。

  叶宁也没心疼钱,当即就分几笔给易厂长转了账,让对方尽快发货。

  本来就没装什么钱,这么多衣裳易厂长自然不会发快递,只按照叶宁给的地址,联系了厂里常合作的货车司机。

  一车衣裳运费两三千块钱,易厂长才是能够补贴得了的。

  货发出去后,易厂长满怀期待地给叶宁发了消息:“仓库里还有很多库存,你这批衣裳要是卖得好,下次再来找我,我还是给你成本价。”

  叶宁看到消息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眼下易厂长对她抱着极大的期望,然而她就是个普通人,虽然靠着木门有了一些机遇,但是眼下她的经销商就尤利民一个人,因为那边各种的政策和限制,对方就算用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把这些衣裳销往全国。

  之前叶宁觉得自家的存款破了百万就算是很不错了,但那只是她见识太浅薄了而已。

  这次易厂长按照成本价卖了八千件衣裳给她,就已经用尽了家里一半多的存款,易厂长仓库里堆着的是十几万件衣裳,只是成本价都上千万的货物,哪是她这种小人物能够完全帮得上忙的?

  再三斟酌后,叶宁只回了个表情。

  知道她买了一大批衣裳,花掉家里一大半的存款后,马玉书和叶卫明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没了存款,家里还有存金,那么多的金条,随便卖上几根,也够他们一家人滋滋润润地生活很久了。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他们不能一直在镇上和市里卖金条,这一根根地卖金条太打眼了,被人盯上就太不妙了。

  不过这金条想来也能再卖上几次,还不到犯愁的时候,马玉书转而提议道:“漂亮裙子也有了,你顺便再买点好看的鞋子呗,我和你爸相亲的时候,你外公给我买了一条好看的裙子,因为没有好看的鞋子配,最后我是穿着布鞋和你爸见面的,那会儿我做梦都想要一双好看的小皮鞋配新裙子。”

  马玉书的执念太大,叶宁也没多说,让她在购物软件挑了一款露趾凉鞋,两款小皮鞋。

  手里资金不足,叶宁买鞋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手笔了,一个尺码二三十双,太小或者太大的尺码更是只买了十双,最后三款鞋子正好三百双,又花去了她三万多块钱。

  买完鞋子后,叶宁想到上次见面时顾骁身上穿得破了好几个洞的背心,抱着关怀合伙人的念头,她又给他买了两件短袖衬衫不说,想到他平常要下地干活,又捎带手给买了十件工装背心。

  也就是夏天的衣裳薄,顾骁又多挖了一个大坑,才能把叶宁买的衣裳和鞋子各装下一半。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