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骑士夫人模拟器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20节


  至于第三个萨拉,是今年才到庄园里的,原本就是个小摊贩的女儿。

  她们现在每个人负责算的账都不是一个项目。

  萨尔娜负责汇总盘点庄园耕地和畜牧场送来的各种开支账,她原本就是给露西帮忙畜牧的。

  仁妮负责汇总工坊送来的各种账目,这也是开支账。

  像是萨拉,她手里的账都是城建所用的开支账目。

  每一周的小分类罗列成一张汇总,每一笔数字的账上面都有具体日期,经手人,具体名目细节。

  而最复杂的收入账是奥利维娅自己做的。

  她用的是大账本的模式,不是每个项目自成一体专款专用。

  每一笔收入,无论来源地是租金,地税,贸易税,过港税,人头税,罚金,土地出让金,滞纳金。

  还是工坊贸易利润,畜牧林业利润,农业利润,这些全都归为一本公账。

  就例如税,每一周凯撒会派人把各个地方收缴到的税钱和明细送回来,入库保管。

  这些地税,过港税,人头税,贸易税,罚金,都是凯撒手下新任的治安官塔尼带人主动去收缴的。

  这些钱和账只从他们的手里过一下,握不热乎就得原封不动的送回来。

  收入在分类记载大类后,资金几乎归到了一处成为公账资金,集中在她一个人的手里。

  眼下公账的总额已经高达五位数。

  是直接真金白银存在庄园金库里,奥利维娅和士兵看守着,寸步不离的监管。

  而收到每周的账单之后,盘点清楚,就要交给奥利维娅检查并签字。

  每个月结一次款,凭着上面的签字,才能把钱发给来取的人。

  无论是募兵发工资,还是买矿,都是从这公账的金库里面出。

  而矿的用处多,就例如石灰石,城建要用,工坊要用,这开支不能单独算在某个项目上,所以用大账本的模式比专款专用要好。

  但是,与此同时,奥利维娅也做了有一个开支预算。

  像是工资,这部分账一个月内变化不大,开支也算小,预算都是留好的,佃农,募兵,仆人,建城工队,每个月留了两百金币,也就尽管够了。

  除了工资,开支还比较小的就是农耕和畜牧的开销。

  种子,骨粉肥料,工具器械,运载牲畜,牲畜幼苗,这些也开支不大,每个月几十一百个金币,也是留预算去弄的。

  教堂的支出,目前是用来养神职人员和建教堂的,也是预算制度,每个月也不多,几十个金币。

  开支大的,无法预估的,莫过于城建和工坊两处。

  每个工坊每个月的需要支付的工费都差不多。

  但是每个月又会多建起来几座直领工坊,多很多新项目。

  奥利维娅继续翻工坊的账目。

  亚当和伊森之所以寄来清单让采购那些石灰石和黏土,是因为他们又弄成功了一个新研究,人造石泥粉。

  简单的说,也就是水泥的原料,泥粉。

  这俩小孩,外面跑腿用不上,其他工坊的技术都升级的差不多了。

  他们就整天待在瓦片工坊的配料室里,帮工坊主做研究,做实验,想制作出更方便,烧制成本小的瓦片。

  于是就用石灰石,粘土,砂子,石膏,这几样东西来磨粉烧制,一次次的配比。

  最后制作成了泥粉,这种泥粉跟细沙混合在一起,倒模硬化之后,可以制作出与传统黑泥红泥瓦片一样细腻的瓦片。

  他们还发现,用这种泥料,和碎石,黄沙混在一起之后,可以用来浇筑成任意形状的石头。

  混合到适合塑造的湿度,可以做成石砖,石板。

  这也是一个十分有创收潜力的项目。

  传统的瓦片,便宜点的一个苏里,好点的两个苏里。

  奥利维娅刚刚穿进游戏里就买过。

  每块陶土瓦片的成本要分为原料和烧制两个部分。

  而水泥瓦的原料大部分是细沙,小部分是混合泥料和干草纤维。

  制作上十分方便,只需要倒模制作,晾干就行,都不用像传统的陶土瓦一样高温烧制,不用炭火,工价能省一大笔了。

  所以水泥瓦售卖的价格比传统瓦片还便宜一些。

  只不过,它在重量上比陶土瓦重,更考验建筑的结构强度。

  使用年限上,都比不过陶土瓦轻便耐久,陶土瓦百年不用换,水泥瓦就放不了那么久了。

  但是,就价格便宜这点,就已经足够吸引商人来使用了。

  就例如正在城里建工坊,商铺,开发地产的商人,他们的需求量不小。

  工坊主打算,在一个月内把陶土瓦和水泥瓦的生产量做到各一万五千片。

  这些原材料,足够工坊用上大半年了。

  奥利维娅继续翻动工坊的支出账。

  这些工坊的支出和利润,平均来看能达到一比三,一比四,在维持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别的不说,照现在的情况,能够满足花销,还有一点余钱。

  而城镇内部开发是个长线工程,支出是持续性的,很有可能,三年之后,城建还需要投钱。

  整个城镇十五顷地,就是一千五百亩,光是把这些土地从植被和石头里挖出来,整平,就需要耗费两年的时间。

  现在除了几条主干道,堡垒,港口附近之外的地方,还都是荒芜的平原。

  但是,这些荒芜的地方也要提前挖排水沟渠,蓄雨池,挖水井,建设瞭望塔,挖冰库,整平未来需要铺设道路的土地,又或者在水域上架桥。

  凯撒目前的工作就是管这个进度的。

  大道铺路,与此同时,道路旁边还要挖有两米宽的明水渠主道。

  洛斯奇采取了精妙的水渠设计,用地势高的河道水来冲刷水渠里的各种生活污秽物。

  把污秽集中在城墙外,靠近海岸的人工池里储存。

  这人工池的构造有些像三级沉降的巨大化粪池,占地面积颇大,足够一城几千人使用。

  河水卷着污水来到第一个区域,粪便和泥沙就沉进了第一个池子里。

  剩下的河水再经过两次沉降,等最外侧池子里的河水堆积到一定高度,河水就会排入海里。

  而平时城内明渠里的水都是流动的,被河水推着走,也不容易臭味熏天,因为露天,又方便维护。

  像是粪便这样的污秽物冲进了沉降池,腐熟之后还可以掏走做肥料。

  主干道旁边的水渠宽,分叉路的水渠窄,但都是用来倾倒生活污物的,这样可以维护道路的干净。

  至于饮用水,则依靠城内正在计划的六十口水井,以及二十座储雨池。

  对于目前城内的这点人口来说,十来口井就已经够用了。

  但等重要的基建部分完成,也要慢慢的把井都挖完,供给越来越多的人口。

  看完城建的账簿,奥利维娅打开系统,查看了目前的繁荣度。

  现在繁荣度已经达到了「20」

  这代表着标准道路,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已经初见雏形。

  而大小工坊的数量也增加到了七十二家,平均每个月增长六家。

  这些四面八方来的工坊主,大多数用的都是自己带的工人。

  这些工人要吃要喝要住,给这城镇带来了不小的人流量。

  因此,集市也发展的分外繁荣,各种店铺的数量达到了五十二家。

  其中光是餐馆酒馆,旅店,公共浴场,就占了二十家。

  而相应的,「城镇」里的数据也变化了。

  天赋者刷新率为1/3000

  可征税收在原有基础上涨幅了30%。

  这两个月,各种税收综合起来,也确实从十几个金币涨到了二十多金币,其中最主要的增长还是过港税。

  可征兵员涨幅10%,以目前的人口基数来算,增加了一百二十人。

  但实际这两个月征兵没有征这么多,现在军营的人数总共是二百五十人左右,以民兵为主,正规士兵还是初始的几十人。

  而幸福指数,也从80增长到了85,达到了「稳定」的水平。

  不过,等八月份过去,奥利维娅把夏季这三个月的账目盘清楚,又要提起精神,准备迎接秋收的到来。

  …

第84章 ◎秋收过后◎

  一晃八月下旬, 河岸边豆荚由绿变黄,水分渐渐干枯,无限接近可以采收的程度了。

  贾格布挽着袖口, 穿着一件袍子, 亲自站在实验田里割第一刀。

  今年种豆时,他用了许多不同配比的肥料和耕种手法各种了一亩地做实验。

  这种笨办法, 也是最直观的,四块试验田,产量从低到高, 在二百五十磅至三百二十磅之间。

  而今年大范围耕种的黄豆,亩产大约是二百八十磅左右,比去年增产三十磅。

  这还多亏了土地荒芜的那一年,积攒了肥力。

  去年种过一次, 有了经验, 今年也不慌了。

  他大松一口气, 为黄豆稳定的高产而感到庆幸。

  这样高产的豆类, 能够完成很多的粮食储存计划。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