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生大时代之1993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节


第20章 出发

  初十,上午10点左右。

  迎着北风,冻的鼻青脸肿的林邮差骑着他心爱的二八大杠,叮当叮当摇着铃声来送信了。

  阮秀琴给人家倒了杯开水暖和暖和手后,又幸福的拿到了三张汇款单,两张40,一张50。

  一共130块。

  然后也不跟张宣商量,就堂而皇之地揣进了自己兜里。

  收好,她右手不经意拍了拍衣兜,像喝了蜜一样,心里甚是有些得意的。

  谁说我张家没有挣钱的劳动力,满崽出手一次就顶别人干苦力半个月的钱。

  而且还是用知识挣钱,这让她无比自豪。

  也是这一天中午,阮得志走了。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人家都还还没放过张宣,再一次用鼾声和磨牙把他赶到堂屋奋斗了一夜。

  小镇汽车站,帮着把行李放好,张宣趴车窗提醒说:“老舅,我等你消息。”

  阮得志怔了下,回头见外甥一副期待的模样凝望着自己,最后还是给张宣吃了一颗定心丸:“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我会给你回复。”

  张宣笑着挥挥手送别:“好,谢了啊老舅,一路顺风。”

  阮得志也探头嘱咐:“你要努力读书,最后几个月不要放松,考个好大学。”

  “诶!我晓得个。”

  跟着一家人送完这可亲可恨的舅舅,耳朵冻僵了的张宣,哆哆嗦嗦去了趟邮局,把正月存在手里的稿子全部寄了出去,一共5封,投了5家报纸。

  阮秀琴卖米去了。

  欧阳勇和张萍在秀恩爱,两个人一直在照相馆拍照。

  冷眼看着这对不要脸的在那叽叽喳喳,喳喳叽叽,这么大人了还土里土气的比剪刀手。

  张宣一边无聊的跺脚御寒,一边狠狠鄙视了一番卑躬屈漆的欧阳勇。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啊,不论在什么年头,男人能娶个媳妇都不容易,尤其还是这么漂亮的媳妇,当然是化身哈巴狗把女人捧在手心了。

  某一刻,张萍招手喊:“弟啊,来,我们三人一起合个影。”

  见张宣摇头,不是很情愿,欧阳勇更是干脆,直接把人拉了过去。

  “来,一,二,三,耶!”

  张宣站中间,被旁边两个只会剪刀手的哈宝弄没脾气了。

  “弟啊,你也一起做动作啊。”拍了几张,见张宣跟个木头人一样,张萍不满意了,立刻化为人师,热情地跟他讲起了剪刀手的诀窍。

  “来,一二三,茄子!”

  不忍心让呆头呆脑的大姐失望,被说了一通后,张宣这次勉为其难的比起来了剪刀手。

  “一二三,田七!”

  “一二三,耶!”

  ……

  如此几次过后,张宣被调教的麻木了,两个哈宝正式变成了三个哈宝。

  ……

  正月十一,也即阳历1993年2月2号。

  今天的天气转好了,雨住风停,被暴雨摧残过的稀泥马路,积水星星点点地反射着太阳光。

  见儿子要走了,阮秀琴起的特别早,起来就一直在炒菜,炒了牛肉炒羊肉,炒了野味炒酸菜,钻进厨房就舍不得出来。恨不能把家里所有最好吃的东西都给满崽。

  把衣服书本收拾妥当,张宣走进厨房看着灶台上一水的瓶瓶罐罐,既感动,又心酸。

  这些肉,阮秀琴平时是怎么也舍不得吃的,都藏着掖着,最多家里来了像舅舅和姑姑这样的客人才会拿出来些。

  可现在倒好,一股脑儿给自己派上了。

  他选了一罐野味和一罐酸菜就说:“行了,老妈,别炒了啊,带到学校吃不完,这玻璃罐头瓶路上磕磕碰碰也容易碎,要是坏了搀了玻璃渣子,就吃不成了,多可惜。”

  阮秀琴没听,还是继续炒。末了用旧衣服加点烂棉花,把几个罐头瓶包得严严实实,才塞进张宣书包。

  她嘱咐说:“你吃不完就分些给你的同学,到学校要跟老师同学打好关系,认真读书,不要去争强好胜。还有不要和女同学谈关系。”

  前面还好,后面张宣听得想笑:“您老现在不让我处对象,那以后可别催我结婚啊。”

  阮秀琴不吃他这套,“现在不许处关系,以后结婚我照催。”

  张宣把书包拉链拉上,再检查一遍其它行李,也是放松心情说:

  “您别仗着是我妈,就可以不讲理。我跟您讲,现在不早早抢好姑娘,以后好姑娘都被抢完了,还怎么结婚啊。”

  阮秀琴对准他的头拍了一下,难得一见的说:“好姑娘我们家高攀不上,娶回家也会像村里的外地媳妇一样跑掉,条件没变好之前,就不要多想了。满崽,倒是那阳永健不错。”

  “啊!她?”

  张宣惊呆了,一副佩服的表情问:“你老看上她哪点了?跟我说说,是那两个永远不变的羊角辫?还是那土到骨子里的高山味?”

  阮秀琴剜了眼:“哪有这样说你同学的,人家成绩可次次比你好,又不花里胡哨,挺好一姑娘。”

  张宣,“……”

  上午9点过,太阳终于不水了,红艳艳的挂在高空,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舒服。

  外面总算不觉得冷了,真的是冻怕了。

  摩托车驶离村口时,张宣还是忍不住回望十字路口站着的母亲。

  头发半白、身子骨弱不禁风的阮秀琴,此刻正痴痴看着他。

  上辈子人过40后,总是容易悲春伤秋,总是容易生感慨,总是再想看看小时候的蓝天白云,夜晚的月亮星星,下河游个泳,走一遍曾经暗恋过的地方,想着那个人在何处,如今过得好不好?

  可是转身看到满脸沧桑的阮秀琴,看见她不舍的送别,张宣一坐上车什么情怀都没有了,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要努力读书,要努力挣钱,不能让她失望,一定让她过上好日子。

  乘坐摩托车赶到镇上种子公司时,他发现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汇合的。

  目送欧阳勇离去,张宣礼貌地同杜克栋打完招呼,就问阳永健:“你什么时候下来的,经过我家门口怎么不喊我啊?”

  阳永健龇牙露出一个土味笑容解释:“今天我爸出门搞副业,我凌晨4点就跟他出发了,到镇上才刚刚天亮呢,我怎么喊你啊,那时候你还在睡觉。”

第21章 迷之操作

  明明能猜到结果,但张宣还是忍不住滋个牙花问:“快30里路呢,大半夜走路下来的?”

  阳永健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他:“生个脚就是用来走路的呀,不走路难道还花冤枉钱啊?你就这么有钱吗?”

  “那你也是蛮辛苦的。”张宣无视她的嘲讽,也无视一边笑疯了的的杜家父女,放好行李,拉开桑塔纳后门弯腰钻了进去。

  还是同往常一样,阳永健因为晕车严重,坐了副驾驶。

  而张宣和杜双伶并排坐后面。

  其实他也是挺晕车的,但毕竟是一大男人,总得要坚强些。

  杜双伶今天穿一件好看的浅粉色毛线外套,一进车里,就很自然的从书包里翻出两片晕车药给他,还有一瓶桔子罐头。

  把晕车药吃掉,拧开桔子罐头闻了闻味桔子味,喝一口,随着汤水从咽喉顺流而下,因晕车综合征而紧凑的心情也陡然放松了下来。

  盖好瓶盖,张宣只是对杜双伶笑了笑,都没有客气地说谢谢,也没去故意问这花了多少钱?

  因为对于已经相处六七年的三人来说,真正的友情,就是互相理解,不费力的默契,水到渠成的互助。

  平平淡淡过生活,一起激情奋进学习,相处中不刻意经营,不努力讨好,说话可以不必要太忌讳,无聊时还斗斗嘴,三人顺其自然的舒服。

  前排驾驶座的杜克栋似乎早就习惯女儿这样了,或者说不习惯也不行了,麻木了。

  也不知道三人的关系是什么时候突飞猛进的?

  如果硬要搬套一个时间,杜克栋觉得:那大概就是三年前吧,中考前夕那段时间。

  或者说中考后算起也可以。

  毕竟在这样一个旧时代,偏远山区的学生想要进150里开外的城市读书、想要进整个邵市最好的一中读书确实很不容易。

  整个县城一共都没多少学生进的去,更何况三个原本要好的人一起考进去了,那身处异地抱团取暖,关系更进一步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车子动了,杜克栋收回了放在女儿和张宣身上的视线,认真开车。

  由于泥土路不太好,坑坑洼洼的稀泥地太多,足足花了快三个小时才赶到邵市。

  过了邵水桥,杜克栋瞟了眼路边一家卖相不错的洋餐厅,把车靠边停下就说:“中午了,我们吃个饭。”

  四人下车,鱼贯往“yummy”西餐厅,也即“娅米”西餐厅行去。

  张宣他们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家西餐厅吃饭了。

  印象中,好像是从高一第二学期报道开始,杜克栋每学期开学都要带三人来吃一次。

  西餐厅老板姓游,叫什么不知道。大概30来岁左右,身材高挑,明媚动人,是一个很容易让男人想入非非的女人。

  张宣好几次都在心里疑惑,杜克栋是不是因为看上人家了?所以每次都来这里吃,每次来了这里都要吃?

  做人不能这样啊!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啊!艾青阿姨论诱惑不比这老板娘差啊,要那啥有那啥,要啥有啥啊……

  进了餐厅,要个小包间,杜克栋熟练的点了四份牛排,要了几个菜,再要了一瓶红酒。

  看着没有酒驾意识的老杜同志这样喝酒,张宣也是操碎了心。

  真担心杜克栋哪一天会出事,就没有免费的车蹭了,没有免费的大餐吃了。

  好吧,虽然每次西餐都吃不饱,但好歹也是进了高级餐厅的人不是?很知足。

  杜克栋给几人倒好酒,举杯热情满满地说:“来,我们干一杯,祝你们三个今年高考旗开得胜,都考上清华北大。”

  三只货笑着举杯,轻碰了一下:“干杯!”

  这西餐厅的每个菜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味道确实还不奈,四人彼此间太熟悉了,有说有笑,没有一丝局气。

  只是阳永健吃西餐有个特点,貌似有强迫症,吃着吃着就老想用手去拿,不太习惯刀叉反复切割的小家子气。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