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26节


  三小只的眼神,跟着亮起来。

  “好厉害啊。”悦提起灯笼,展示给兄弟们看。

  “都有都有。”罗学云给瘪哥、羊儿一人分一个。

  “不点蜡烛都能亮啊?”罗师信望过来,带着探寻的眼神,

  “电池的,没电之前都能用。”

  “哦,就跟手电一样是吧。”罗师信喟然道,“学云有心了。”

  “举手之劳,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罗学云道。

  午饭在老屋吃的,同样丰盛的一桌。

  吃完饭,老娘大姐他们又准备和面包汤圆,多余的面,要切成面条,兑在汤圆里同煮。

  光吃汤圆,很容易发腻,吃不饱。

  罗老爹则美滋滋哼着小调,坐在长板凳上,用蔑刀切着竹签。

  二姐带着幺弟幺妹糊纸,长方形的彩纸,短边相合粘牢,成为圆柱灯面,届时三根等长的竹签插在坟前,把灯面往上一套,就是给祖宗送的灯亮。

  此外,屋前屋后,犄角旮旯,池塘岸边,也都要送上灯亮,是真正意义的处处灯火。

  只是毕竟农村,没有猜灯谜的习惯,稍稍有些瑕疵。

  黄昏前后,幺爷一声令下,坡上坡下男女齐聚,携老扶幼,往山里进发,去给祖宗上坟烧纸,

  非止他们,各家都往山上去,山路可谓是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今年罗家混得不错,黄纸鞭炮都买的很多,可跟别家比,总量上仍有差距,到底是子孙人口还不多。

  当然祖坟数量也少些,毕竟罗家是从外地逃荒避战乱来的,论祖宗最高的就是罗学云高祖。

  对于大家庭来讲,高祖差不多就是后人能记得的极限,通过幺爷这辈中间人的模糊印象存留,便是当了皇帝,一般追尊到高祖就算结束,可见个人要名垂青史,泰半靠自己,小半靠儿孙,再远就指望不上。

  不过话收回来,高祖的决定却能影响甚远的一代一代。

  倘若当年不是被战乱饥荒吓疯,一个劲往山里安静祥和的地方躲藏,敢拼一拼,可能过得比现在富裕很多。

  当然拼输的话,就没办法。

  年轻小伙拎着镰刀铁锹,一路走一路砍,踩出道来,背负纸炮烟花的,抱小孩的紧随其后。

  扫视群坟,皆为土堆,没有墓碑,可见几十年的罗家人都贫穷得很,而一旦刚入土的几年,没有儿孙竖碑,迁延日久,再往后儿孙有钱有力,也不太愿意惊扰祖宗。

  罗学云真想吐槽,怪不得总是说视死如生,原来竟是一样的,很多东西出生时候买不起,将来也不会买得起。

  一入坟地,幺爷就显得惆怅忧郁,可能是想着自己的父兄们,都已长眠此地,自己也是土埋半截。

  他叫上年轻人,一个个介绍,谁是谁全在他脑海。

  烧纸放炮点烟花,很快林子里烟雾缭绕起来。

  罗学昌带着兄弟们燃火分纸,确保每个坟头都有火堆,不过都是自家长辈,也有远近亲疏。

  譬如罗老爹,他自己也掏钱买纸炮,还把罗学云买的大份子薅去许多,给他的父母敬上,以至于十来分钟都烧不完。

  有座新坟同样黄纸成堆,就是瘪哥的爹罗学福,学字辈兄弟都认识他,有替他多买的份子。

  罗学祥家的老幺学利,别地根本不去,伺候着坟前的黄纸燃烧。

  隐约的记忆慢慢浮上心头。

  要问罗学福英年早逝,谁最伤心,抛开五佬一家,就是罗学利,便是他自个的堂兄弟,都比不上。

  老早,学祥父亲就给儿子定下吉祥瑞福的名字,可是罗学福出生艰难,跟普生差不多情况,好容易过了满月,就开始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灾。

  罗师信给他起了很多小名,狗蛋、贱剩、草根、健康……都效用不大,于是请先生后定了福的大名,希望上天赐福。

  似乎真有些用,虽然是病罐子,但长起来了,不过常年居家,让他鲜少伙伴,唯一喜欢来寻他的就是学利。

  后者觉得他抢了自己的名字。

  谁知一来二去,竟成最亲近的兄弟朋友。

  只是学福十八岁时,罗师信不知从哪里听的土方子,决心要给儿子娶亲冲喜,以带去他的灾祸,借遍兄弟,半娶半买接来儿媳妇。

  此后一口气连生三个孩子,在第二个本命年病逝。

  当时哭最凶的就是学利,反倒学平学正那些堂哥,流不出几滴泪。

  没看过本人病情,罗学云可不敢说,学福反是因为娶亲加速病情恶化。

  只不过就结局而言,罗师信很可能早就知道学福没救,所谓的冲喜说法,不过说来好听,根底只是想趁他活着,留个后人。

  以免病逝之后,归葬乱岗,自己老两口后半生无所依靠。

  乡土有些事,真是活的书册,几万页都写不清楚。

  火光熄灭,各人陆续磕头,然后扫清坟前,插竹签搭灯笼,小蜡烛点燃,不一会山里便星星点点。

  登高远望,可见四野,全是灯火。

  祖坟拜完,大部队转回,捡取精锐小队,带着黄纸鞭炮,去乱岗给那些无子而死的罗家人烧些纸钱,送上光亮。

  在乱岗碰到孙正保带着几个小年轻烧纸,他热情地打招呼。

  “我一猜就是学云买的烟花,一冲一炸的,放了上百响,咱们队只有你舍得。”

  “大伙努努力,争取两三年,都不心疼烟花钱。”罗学云笑道,“到时候满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图案,这正月十五过得才够劲呢。”

  孙正保扶腰挺胸:“都准备着哩,开春一暖和,大伙就认真种菜,向上罗坡看齐,盖砖屋住洋楼。”

  罗学云微微一笑:“我也准备着呢。”

第190章 确定合伙

  陈清酒厂,罗学云伸出右手和袁晓成紧紧一握。

  “好久不见。”

  相较年前,袁晓成的眉宇多些许忧愁,更不复罗学云与他初见时,淡定从容的书生模样。

  罗学云笑道:“都一年没见了,确实很久。”

  袁晓成跟着笑了两声。

  “过个春节,连我这种不好嘴的人,脸颊都厚一圈,学云看起来却一如往日,风采依旧,真叫我羡慕不已,想来还是渔樵耕读养人,自由自在,身心两愉。”

  “袁哥说这话,我可得诉诉苦。”

  两人分宾主坐下,罗学云继续说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咱们当农民的辛苦一大年,就能歇年关这十天半月,吃着喝着还要张望着米袋,担忧明年。

  哪像袁哥,旱涝保收,放假都不愁。”

  “你啊。”

  袁晓成手指乱点,摇头道:“旁人说这话情有可原,你说这话亏不亏心,要论家底,你怕是早就衣食无忧。”

  罗学云挑眉道:“开玩笑,谁敢说自个衣食无忧,何况我挣的都是辛苦钱,一分一毛都是地里掘出来的,当然跟广大乡亲站在一个线上。”

  袁晓成无奈,撇过话题。

  “年前你送的土鸡,味道真不错,我家人吃了都问哪来的,不知道学云家还有没有,多送些来,我照价付钱。”

  罗学云道:“我本就不是开养鸡场的,哪有成百上千的鸡供应宰杀吃喝,况且这三黄鸡之所以味道鲜美,养殖方法也费劲,你自己说,哪有好东西遍地都是。”

  袁晓成笑道:“这么好吃的鸡肉,我就不信你不嘴馋,若是给自己养着吃,可不能忘了兄弟,我家那位去年刚生,就念这口鸡汤。”

  “话说到这份上,我还能拒绝么?尽量今年多整些。”

  寒暄完,袁晓成带着罗学云参观酒厂。

  虽是本地土酒,销售范围最多波及邻县乡下,但一应车间和设备,确实五脏俱全,工业化生产就是这样,无论生产一杯还是一桶,该有的东西都不能少。

  “常有人说,水为酒之血液,咱们酒厂用的水,从哪里来的?”罗学云问道。

  “自来水。”袁晓成答应得很干脆。

  罗学云恍惚片刻:“老清河?”

  “对。”

  “老清河行船繁多,两岸还有居民生活影响,水质肉眼可见地变差,你们做酒都不考虑口感吗?”

  “你这就业余了。”

  袁晓成嗤笑道:“自来水厂和酒厂,有一层一层各种设备对来水进行过滤杀毒清洁等,说难听点,别说是河水,就是那啥都给你整得干干净净,酿酒又是全高温作业,什么水到这一地步,都返本归元,你还能喝出差别来?”

  罗学云反驳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名泉出佳酿的说法,为什么黔贵川的酒,能比本省的就更贵?”

  袁晓成一愣,很快道:“那是人家酿造工艺好,牌子硬,广告打得好,要是领导都喝咱们的牌子,照样被疯抢。”

  罗学云噗嗤一笑:“看来袁哥不仅懂得做酒,还懂得卖酒,为什么不跟上头讲讲经验呢,甚至主动请缨担当重任,任由陈清酒厂这样不咸不淡地经营下去,怕没几年蹦跶的机会。”

  袁晓成只是摇头不语。

  罗学云也不刨根问底,转头道:“茶圣陆羽说,泡茶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酒跟茶相仿佛,核心是水,要做就做好的。

  陈清酒厂这边,咱们管不了就算了,药酒厂勾兑用水,不要怕麻烦,去买玉阑山昂首峰附近的山泉。”

  袁晓成惊叫道:“疯啦?这么折腾,得增加多少成本。”

  “成本虽然增多,但盈利空间还是很大,况且买了山泉水,就可以将它标在广告里,增加它额外价值。”

  罗学云微微一笑:“要真觉得成本高,就加把劲,努力把药酒厂做大,将来把山泉水厂、陈清酒厂都纳入麾下。”

  袁晓成看着罗学云,似乎在参观什么稀奇物。

  “真不知你哪来的自信,一个小小的药酒厂,只有一个产品的空壳子,就敢叫嚣收购公家干了十几二十年的大厂子,咋这能耐!”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罗学云微微一笑,“如果办厂之初,没有远大宏伟的目标,那又何必往大里折腾?”

  “怪不得能跟老赵玩得来,原来是臭味相投,一个赛一个口气大。”袁晓成故作无奈,“可没办法,谁让我答应登上你的贼船呢,只能帮着摇旗呐喊。”

  罗学云大笑。

  带着袁晓成,约见纪万嵘,三巨头会晤,签订合同,确定占股和分红比例,商讨酒厂具体经营事宜。

  主要经营任务还是纪万嵘负责,酒厂也搭便车命名为温正堂药酒厂,借助他的渠道进行早期销售,然后逐步扩大市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