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0节


  方言扬了扬手,“虽然情况是这么个情况,但我建议你不要只投稿给《今天》。”

  “为什么?”

  “因为《今天》这本民刊不安全。”

  “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我看了你的那些诗稿,有2首诗应该不算朦胧诗,要不这样,把这2首投给《诗刊》,其它的朦胧诗,分开投给《今天》、《山花》、《诗探索》,尤其是《诗探索》,创刊的谢冕老师本人,他非常地支持朦胧诗。”

  方言如数家珍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我没意见。”

  苏雅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岩子,你、你简直拯救了我的诗歌梦,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千万可别这么说。”

  方言半开玩笑:“你要实在想感谢我的话,要不这样,等你以后成大诗人,多多给我们《燕京文艺》投稿?”

  “什么大诗人,故意损我是不是?”

  苏雅被逗笑了,攥拳作势要捶。

  “这话说的,发表了不就是了嘛。”

  方言闪到一旁,后脚跟碰到行李。

  “总之,不管能不能发表,都要谢谢你!”

  苏雅直直地盯着他,余光里注意到大包小包行李堆在炕上,“岩子,你这是……要出差?”

  “不是,我要去文学讲习所上课。”

  方言环顾四周,确认该带的都带了。

  “文学讲习所?”

  苏雅在他的介绍下,心头的疑惑慢慢地解开,张了张嘴,“你、你怎么又进步了!”

  “没辙,我就是想不进步,都有人撵着我进步,苏雅同志,你可要加倍努力了。”

  “方言同志,我一定会的!”

  …………

  第二天,一大早。

  当苏雅走出屋子的时候,方言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跟杨霞、方红踏出了房门。

  “岩子,路上注意安全!”

  听到苏雅的声音,方言大为意外,转头看向左厢房的门口,她的人影却已经消失不见。

  也顾不上多想,径自地来到公交站。

  坐上18路公交车,一直坐到终点站。

  文学讲习所由于才刚刚恢复办学,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临时设在朝阳的dang校。

  四周空空落落,能看到有几个村庄,走了一段路,才算到了一个勉强能叫“街道”的地方,有一间很小的供销社,门口挂着一幅厚重的棉帘子,挡着风。

  路对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邮局。

  方言走了三四分钟,来到校门口。

  只见一张桌子立在不远处,一块小黑板斜靠在桌前,上面的粉笔字清清楚楚地写着:

  “热烈欢迎文学研究所小说创作班学员”。

  “小同志,你来报到的对吧?”

  一个长脸笑面、稀疏头发的老人,坐在桌子后面,手拿着笔,投来慈祥的目光。

  “没错,老师。”

  方言放下右手的行李,看了眼老人和他身边的小姑娘,“我是来报到的。”

  “叫什么名字啊?”

  “方言。”

  “噢,你就是方言啊?”

  老人和小姑娘立刻眼前一亮。

  (ps:1979年到1980年是朦胧诗争议最大的时候,主流诗歌界一度很排斥朦胧诗,《今天》期刊在1980年10月被勒令停办)

第35章 宿舍里各个都是人才

  “老师,您认识我?”

  方言左看看老先生,右看看小姑娘。

  “你的《牧马人》、《黄土高坡》,我想现在的文学界,应该很少有人没读过。”

  老先生笑容和善。

  “不敢当,您过奖了。”

  方言反手一问:“老师,怎么称呼您?”

  “叫我古老师就好,希望你继续努力,在讲习所学习这段期间,争取写出超越《牧马人》的作品。”古老师勉励了几句。

  方言一脸认真,“我一定尽力而为。”

  “嗯,不骄不躁,稳如磐石,怪不得李老对你有那么高的期望。”

  古老师对着花名册看了一眼,“把你的介绍信和证明拿出来吧。”

  方言从挎包里取了出来,信息核对无误之后,古老师看向一旁的小姑娘:“小姜。”

  “你领着小方同志去安排好的宿舍吧。”

  “麻烦您了。”

  方言冲他们点头,“也麻烦小姜老师。”

  “不用客气,叫同志就好。”

  小姜听到大名鼎鼎的方言喊自己“老师”,心里美滋滋,“需不需要我搭把手?”

  “不用,我一个人能行。”

  “那就跟我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她嘴里知道,文学讲习所百废待兴。

  目前,在职的人员寥寥无几。

  整个筹备组,除了她姜丹以外,所长李清泉,副所长徐钢,以及刚才的古剑之几人,另外,还有几个驻校的老师兼职帮忙。

  而真正负责教学讲课的老师,不是文坛大佬,就是名牌大学的中文系老师,平时不参与讲习所的日常工作,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模仿老大哥的高尔基文学院。

  “那边是图书馆。”

  “校舍后面是操场,有篮球架……”

  在姜丹的介绍下,方言好好地打量着校舍,几排平房,非常简陋,路上长满了杂草。

  宿舍是四人一间,他被分到靠外的一间。

  一推开房门,卧室坐北朝南,后窗正对着后院,一阵阵微风吹过,灰尘漫天飞舞。

  就见两個人麻利地打扫着卫生。

  “额滴老天爷,这不是岩子嘛!”

  “莫伸!”

  方言大为意外,“蒋紫龙!”

  “哈哈,颁奖大会一别,本来我以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到你,没想到竟这么快!”

  蒋紫龙倍感惊喜。

  “我也一样,想不到会这么巧,把我们分到一间房。”方言和他们握手,“缘分呐!”

  “可不是嘛,真是缘分。”

  蒋紫龙语气里透着激动。

  莫伸不禁感慨:“这下好了,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聊文学、聊创作上的事了。”

  三人边闲聊,边分工明确地打扫。

  而后,聊到了最后一名室友,他们打赌竞猜,蒋紫龙猜是‘沪市’,莫伸说是‘晋西’。

  方言想了想,“我猜是冀北。”

  结果,一个也没猜对。

  “我叫古桦,来自湘南郴州。”

  古桦掏出相思鸟牌香烟,分给三人。

  那不就是《芙蓉镇》的作者嘛!

  方言接过烟,主动给古桦介绍起他们。

  “这位是蒋紫龙,那位是莫伸。”

  “伱就是蒋紫龙!你就是莫伸!”

  古桦激动不已,使劲握手,等轮到方言自我介绍,惊异不已,“你就是方言?早就听从文代会回来的朋友们说你很年轻,但我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方言咂摸着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余光里,明显能注意到蒋紫龙三人眼神里流露出羡慕,毕竟他们都比自己大上一轮。

  自己这年纪,别说在这个寝室,就是在招生的34名学员里,也是相当扎眼。

  好在他们不是嫉贤妒能的人,说话好听,人又很好,眼神中还带着几分对小老弟的宠溺和呵护,方言也欣然接受“寝室老幺”的身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