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生六零纪事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8节


  “爷爷, 我这几天待在县城里, 打听到一个消息。”

  短短几息的时间,江一留的心中闪过很多处理的办法,可是现在看家人的意思, 显然对那个向前进已经十分满意了, 一般的手段, 根本无法熄灭大家想要撮合大姐和向前进的心思。

  也是, 在这个年头,有一个工人的工作那就是个香饽饽, 更何况,据奶奶打探到的消息, 向前进的父母还是极易相处的老好人, 大姐嫁过去也不会受罪, 简直就没有比向前进更好的对象了。

  如果江一留不是事先在范晓娟的衣服里找到了那张纸条, 或许他现在也是其中满意的那一个吧。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一个人风评不错的老好人, 为何会在没有见过大姐的情况下, 联合范晓娟陷害大姐,用的还是这样恶毒下作的手段。不过他也不需要想明白,他只要知道,大姐一旦嫁给向前进, 就会遭遇这种恶毒的婆婆,就能彻底激发他拆散大姐和向前进的心。

  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自古以来,婆媳问题本就复杂难解,现在两人还没在一起,殷红就对大姐抱有如此恶意,更何况结婚以后,那时候她就有更多的机会,更恰当的理由折磨大姐,如此一来,岂不是又在重复上一世的悲剧。

  “爷爷,我听说开年后,县城的初中就要开始恢复上课了,大姐只有小学的学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在纺织厂当个学徒工,我想大姐的成绩这么好,如果能上初中,到时候考个高中中专绝对不是问题,这样一来大姐一毕业就能分配工作,只要小姑在纺织厂招人的时候活动一下关系,大姐就能做一个正式工了。”

  他们一家没有城市户口,要是想要包分配,必须取得中专及以上的学历,不像城里人,只要初中毕业,好坏都能分一个工作。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活动,也是为了缓解就业分配的压力。这些年因为某些大家都知道的政治问题,县里几家工厂实际上已经好久没有招过工人了,现在人手紧缺,江一留听姑姑说过,不出两年,纺织厂肯定要开放招人了。

  “初中复课了。”一直坐在上首没说话的江老头放下手上的饭碗,他的重点全在孙子的前半段话上。

  “是啊,现在城里都传开了,据说上头的文件都下来了,正月一过就会宣布。”江一留十分肯定的说道,这件事,在孟家的饭桌上也提起过几次,孟大昌和渝川小学的校长有点交情,估计是从对方嘴里打听到的。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有高兴的,也有不满的,当然,像三妮四妮这几个还小的,没心没肺,压根就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对她们来说,小学毕业都还很遥远呢。

  “大妮都十七岁了,初中加中专,五六年过去,都二十多的老姑娘了,白费钱,当上工人又怎么样,还不是便宜了外人。”

  苗老太对孙子的提议很不以为然,反倒是看了看坐在一旁安静吃饭,不参与这些话题的大孙子眼睛一亮:“爱国的年纪倒差不多了,到时候就送爱国去城里读初中,到时候当个有出息的工人。”

  江爱国的眼神闪了闪,他自然知道上初中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有机会上高中,甚至有可能上中专。要知道,在初中停课的这些年里,所有的中专生名额和大学名额,都是县里推荐的,他们选人的第一点,就是要求根正苗红,江爱国两兄弟有一个劳改的爸爸,在第一关,两人就会被刷下来。

  江爱国咬紧了嘴里的筷子,看着有些不满的大伯母,终究还是舍不得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舍不得说违心的话来拒绝。

  和江爱国一个年纪,却没有被老太太提及的江二妮有些不满,她也小学毕业了,怎么就不提她呢。

  “爷爷,我也想去县里上学。”

  自从江二妮被白昉丘正式收为弟子后,江老头就对这个孙女高看了一眼,现在,江二妮也算是所有孙女里的头一份,她的脾气本就比较大,现在好了,更加烈性了,有啥说啥,有时候惹到了老太太,江老头也会替她说些话圆过去。

  “小丫头片子学点字就差不多了,你不是还和你白爷爷一块学那什么花花草草吗,读初中就是白瞎时间,划不来。”

  苗老太想也不想就拒绝,孙女有再好的工作又如何,结婚了就全是男方家的了,他们辛辛苦苦花钱将人供出来,就为了让他们给别人家挣钱,别逗了。

  苗老太嗤笑了一声,那表情就是这事免谈。

  “奶,临时工每个月才十五块钱的工资,一旦成为正式工,工资立马就翻了一倍,随着工级的递增,工资还能上涨。大姐说了,她要是能当上正式工人,以后每个月就给家里一半的工钱。以后就算结婚了也照给。”

  江一留眨巴了一下眼睛:“一半的工资那得有好多钱呢,到时候就能给我买一堆好吃的好玩的,我看表哥家里有好多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我也想要。”

  江一留知道,对于老太太来说,孙女的前途不重要,钱和孙子才是她的心头肉。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植根在苗老太脑海里六十多年了,江一留不觉得自己能改变她这个固执的想法。其实对付这个顽固的老太太,抓住她的软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真的?”苗老太有些怀疑,孙女真的愿意交一半工资上来,就算孙女愿意,她将来的丈夫能愿意?不过一半的工资,对于老太太来说,那还真是不小的诱惑。

  苗老太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初中的学费和小学一样,每年是两块钱,江大妮现在每个月都会寄回家里十块钱,如果她要去读书,这纺织厂的活肯定是留不住了,算下来,一年就损失了122块钱,六年就是、就是,老太太掰了掰手指,掰了好一会,只算出个大概数字,六年她得损失七百多块钱,按孙子的说法,大妮要是每个月都上缴一半的工资,算上工资增长的速度,她这笔钱,三四年后就能回本了。

  苗老太算了又算,脑子都算糊涂了,勉强得出一个结论,这笔买卖暂时看起来还是划算的,似乎送孙女去上学,也不是那么不容易让人接受了。

  “奶,以后我的工资也上交一半到家里,我也要去上学。”江二妮自然不觉得小弟这是在害他们,她心里也清楚,如果不过老太太这一关,她可能彻底会失去这个改变一生的机会。

  上初中,她的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窝在乡下,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更何况,六年以后事情到底怎么样还难说呢,她不信小弟会害她们,他既然会帮大姐撒这个慌,就绝对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她可不信大姐那个软面团会想到这么破釜沉舟的办法,绝对是机灵的小弟自己想出来的。

  在场的,除了钻到钱眼里的苗老太和有着其他心思的顾冬梅,估计所有人都看出来这里面的小九九,要知道小宝以往最在乎的就是几个姐姐,怎么可能为了什么稀罕玩意儿,就要往几个姐姐的工资里挖一半,你看家里那些好吃的好穿的,他哪一样没分给过几个姐姐。

  作为同样看不穿的顾冬梅,此时的思绪非常复杂。

  她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变了,江家的一切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还要去抢几个可怜的姐姐的东西,亏她以往还觉得儿子对几个姐姐挺好的,几个闺女将来也有了希望,现在看来,恐怕坑死几个闺女的还是这个儿子。

  顾冬梅揪着心,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几个女儿。

  二妮也是,这么傻的要求她怎么能答应呢,她不是一向最精了吗,大妮单纯被儿子骗也就算了,她怎么也上当了呢。工人意味着能找到更好的对象,可一个要上交一半工资给娘家的媳妇,没有那个男人能受的了。顾冬梅这么一想,似乎已经看到了两个女儿悲惨的未来,对江一留这个儿子也有了些怨念。

  这个生来和她不亲的儿子,是不是来跟她讨债的。

  顾冬梅甚至阴暗地想到了自己在儿子去小姑子家里时,让他带给大女儿的那些钱,是不是被小儿子偷偷昧下了,心里打定主意,在大妮回来后要找她好好问问,看儿子有没有私底下藏钱。

  苗老太没有发现媳妇的不对劲,开始在心里盘算起了二孙女的事。

  江二妮这个问题更好解决,她不像江大妮,现在还有个临时工的工作,也是江大妮运气好,纺织厂的会计室要收人,收的还是临时工,江大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侄女找了过去。江二妮碰不到这种好事情,她一旦小学毕业,最大的可能就是像莫向红一样在家待着,做些简单的活计或是下地挣工分,这么一来也挣不到多少钱。

  苗老太算了一下,要是送二孙女去读书,一两年就能回本,这买卖简直就是太划算了。

  “行,送,都送,不就是读个书吗,奶也不是那种狠心的老太太,既然你们两个娃子这么想读书,奶奶就送你们上学。”

  苗老太乐呵呵的,两个孙女每人都上缴一半的工资,以后自己的小乖孙不用上工都能躺着收钱了,要是之后的两个小孙女也能像这两个一样,孙子就能收两整份工钱,那日子,岂不是过得比谁都滋润。

  “这可不是老太太我逼得,是你们几个自己答应的,到时候可别反悔赖账,这么多双耳朵都听着呢。”苗老太觉得不保险,又加了这么一段话,心里想着要不在几个孙女去读书前让她们写一张纸条,以后也好有个凭证,省的她们到时候挣钱嫁人了,反口否认这件事。

  江老头精明的眼神从孙子微笑的脸上划过,心中赞叹了一声,他不在乎孙子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也没打算戳破自家老太婆心里的美梦。

  二妮是聪明的,想来也明白了小宝这么做的原因,只要她们这些做姐姐的知道感激,那么江家将她们供出来就不吃亏,四个姐姐每人帮衬小宝一点,小宝将来的路就能更加轻松。这种好事,江老头又怎么会拒绝呢。

  两位老人此时心里的想法完全不同,可是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想从孙女身上得到些好处,回报在孙子身上。

  “如果送大妮去上学,向家那事怎么办啊。”

  苗老太兴奋过后,想起他们刚刚的话题,大妮要是去读初中,在初中没毕业前还是不找对象来的好,可是向前进这个人选还真不错,他年级也不小了,让他等大妮三年,人孩子能愿意?

  “妈,要不别让大妮上初中了呗。”

  顾冬梅对向前进这个人选满意的简直不能再满意了,住城里,不和长辈同居;父母和善,和其他几个媳妇都相处融洽;向前进本人为人上进老实,挣得又多,顾冬梅真怕错过了这个,女儿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对象了。

  更何况。

  顾冬梅埋怨地看了小儿子一眼,就他那个馊主意,以后什么好人家愿意娶一个吃里扒外的媳妇,大妮的一辈子都毁了。

  顾冬梅想着,与其几年后拖成老姑娘,还不如让女儿现在就嫁了,至少衣食无忧。

  “妈,你说啥呢。”二妮是第一个跳出来反驳的,嫁人有什么好的,像她妈一样给婆家当牛做马一辈子,还半点好处落不着。

  手有余粮,心头不慌,自己手里有钱,女人才能立得起来。

  江二妮觉得,像她大姐一样绵软的女人,要是遇到个表里不一的丈夫,刁钻泼辣的婆婆,连骨头都能被人啃光。自己若是能挣钱,这底气自然也能足点,大不了一拍两散,没了你我还能一个人过的好好的,不稀罕你每个月给的那些生活费,这才是江二妮理想中的生活态度。

  虽然她知道大姐不一定能做到她这样洒脱果决,可是一旦真像她妈说的那样做了,作为一个不挣钱的女人,大姐以后估计受了委屈也只敢往肚子里咽,生怕被赶回娘家拖累他们几个弟弟妹妹。

  江二妮当然不怕大姐的拖累,她就怕大姐想不开,忍着熬着,憋出什么事来。

  她想的一点也没错,上辈子的江大妮就是一直都独自苦苦熬着,最后还是在弥留之际,实在是放心不下襁褓里的女儿,才把几个妹妹找了过来,在那之前,几个妹妹只知道她的日子过得一般,却不知她过得如此艰苦。

  顾冬梅没想到第一个上来反驳自己的就是二闺女,一口气憋在嗓子眼,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这个傻姑娘,她是在为她们着想啊,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顾冬梅寄希望于身旁的丈夫,她知道,丈夫也是心疼闺女的,应该不会同意这个荒谬的决定。可是她失望了,江大海此时看着二闺女,一脸赞同。

  “大姐要是能考上中专,就是板上钉钉的工人了,到时候找的对象,自然可以是比向前进更优秀的男人,初中毕业大姐也就二十来岁,城里的女孩这个年纪没找对象的也多的去了,何况大姐长得不差,人又勤快,什么对象找不来。”

  江一留蛊惑性地开口说道,潜意识给大家灌输了,一旦大妮当了正式工人,就能找到更好的对象的暗示。

  坐在他身旁的二妮终于察觉到一丝怪异,一开始对向前进十分满意的弟弟似乎在听奶奶说完向前进的家人后,极力反对大姐和向前进在一起。

  为什么,难道是向前进的家人有什么问题?

  江二妮压下心底的疑惑,弟弟不会害大姐的,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大妮的事就看两个孩子的缘分吧,开年后,就送大妮二妮和爱国去城里读书,具体手续还得麻烦一下亲家,让他帮个忙。”江老头一锤定音,给这件事的决定划下一个句号:“饭菜都凉了,大家都开始吃饭吧。”

  放下了心头的大事,江一留的心情好了不少,即便放凉的酸辣鱼片味道有些腥冷,他也吃的津津有味。

  ******

  第二天天还没亮,江一留就早早地起床,准备接受大武叔的测验。去城里的这些日子,他也没放下腿上的功夫,厚实的棉裤底下各自捆着一块两斤重的沙袋,只有晚上上床的时候才会解下,而且每天在送大姐上工之前,他都会绕着职工楼跑上半个小时,再蹲会马步,一点都没有因为离开了青山村而放松。

  江一留早在去年就被霍武收为了入室弟子,光瓢和铁柱两个也通过了霍武的测验,和他一块被霍武收下。

  收了拜师礼,喝了拜师茶,霍武才告诉他们几个,原来他的本事并不都是在军队里学的,而是在被阮家收养后,被阮家的武师收为弟子,跟那个武师学的本事。

  他们这一系,归属于中国武术八大拳系之一意形拳,与武当、太极、八卦并称为内家四大拳派。

  当然,真正的古武术并不像后世的电视剧中美化的那般,只要练习,就能飞檐走壁,无所不能。据霍武所说,他习武三十于载,也只能勉强感受到一丝气机,在行动上比常人更加敏捷,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他受益无穷。而且形意拳迅猛雄悍,拳法之迅猛犹如电闪雷鸣,待到拳法小成之事,以一挡十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霍武练了三十几年,现在也只是小成而已。这还是因为那时候阮家是一方富户,对于这些精心培养的家仆不吝各种天材地宝的培养,从小就帮他们铸造了一副钢筋铁骨。

  据他所说,他们的师祖现在已到大成境界,只是在二十几年前,师祖护送阮家的长房去了米国,几个师叔护送二房去了港城,现在早就联系不上了,他们虽然被霍武收为弟子,却没在祖师爷面前磕过头,还算不上真正的形意拳派弟子,那些只能传给嫡支的秘籍暂时不能教授给他们。

  霍武花了两年的时间为他们巩固下盘的基础,只让他们做腿部的锻炼,拳头上的功夫,他们现在一点都还没学到。

  “用力,再用点力。”

  牲畜棚一间堆放草料的屋子里,传出来一声声呵斥的声音。

  江一留觉得腿上像灌了铅一般,额头的汗水不断的留下来,一下一下,机械地用腿踢踹着挂在半空中的装满糠麸的麻袋。

  “行了,休息一会。”

  霍武看他实在是没力气了,让他到一旁休息,换铁柱上场。

  江一留退到一旁,不敢立马坐下休息,捏了捏酸痛的腿部肌肉,不住地喘着粗气。

  “嘭——嘭——嘭——”铁柱的腿部力量显然比江一留大的多,每一次抬腿,都能把那一袋重重的糠麸踢到半空中。

  说来奇怪,他们三个人里,最适合习武的不是坚韧的江一留,也不是灵活的光瓢,反而呆呆胖胖的铁柱是三个人里根骨最好的。

  霍武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看走了眼,这个小胖子,或许就是他师傅当年对他说的那种万里挑一的练武奇才,天生就是为了习武而生的,因此,霍武对铁柱的看管就显得格外严格。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他还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到师傅一面,将自己的徒弟带到师傅面前,听到师傅的一句赞美。

  这两年的锻炼,小胖子的小脸蛋都瘦了一圈,成功的由一个有着三层下巴,三层游泳圈的小胖子,变成了一个只有双下巴,两层游泳圈的小小胖子,也算是可喜可贺。

  江一留有些纳闷,觉得自己比起书中那些穿越的前辈差远了,人家重生后顺风顺水,学什么都能成功,而他呢,想学医,二姐比她更适合,想学武,铁柱比他更有天赋。

  幸好他还有点阅历,会自己调节这其中的落差,不然恐怕得郁闷死吧。

  江一留安慰了一下自己,勤能补拙,天赋不够,努力来凑。他现在能做的,就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勉强不让自己被比下去。而且,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不适合学医习武,可是必然有一项是他擅长的东西,他会耐心的慢慢发掘。

  “阮叔,阮叔。”

  几人正在练习,就听到门外传来莫大栓的声音,霍武叫停铁柱的练习,好奇地走了出去。

  “阮叔去找城叔了,队长,你有什么事吗?”

  现在是农歇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地里也没什么活计,莫大栓怎么在这个时候找来了。

  “好事,大好事啊。”莫大栓乐呵呵的,“海城来信了,是政府寄来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