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农家内掌柜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5节


  “行,等着,我给你拿。”萧楚北应道。

  最终两人一人借给了庄成刚三块钱,达到目的的庄成刚心里乐开了花,他得好好的计划一下,明天和范晓旭去哪儿玩,一定要将她拿下。

  

  星期天不用去缝纫社上班,华珺瑶打算去城里买点儿东西,再卖些东西回来。

  家里的主粮玉米面都换成了空间的玉米面,空间的粮食够多了,所以被换下来的玉米面,华珺瑶打算进城买了,又攒了快一个月了。全家消耗的玉米面大约在一百多斤。

  这年月,城市和农村各有各的难处。城市房子小质量好,农村房子大质量差;城市有工资,农村只有工分;城市有工业品,农村有土特产;农民劳动挣工分,工人工作三班颠倒;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人烟熏火烤一身油。

  城里人按量供应,二十来斤口粮吃不到月底。

  这个时候的粮食副食品都是统一分配,城镇户口按人头供应,每人每月能分到的粮食指标不等。

  刚出生婴儿每月定量是三斤,不过那得是商品粮户口。

  城镇户口的小孩子每长一岁便增加两斤粮食供应,直到二十一斤封顶。

  上初中时由学校开证明,然后去街道增加到二十五斤,高中能增加到三十一斤,比普通乡镇干部还要多一斤。

  当然前提是城镇户口,还有工作级别不同,分配的粮食也是有多有少的,反正不够吃。从而就有了高价粮,也就有了私下交易的黑*市。

  “黑*市”的存在,据说是那些施行计划经济国家才有的“特*色”产物。资本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地方,市场调节消费主导,物质极大丰富供需平衡,黑*市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然而美国3o年代布了严格的“禁酒令”,立马导致酒类黑*市猖獗。只有市场和消费受严格计划控制,黑*市方大行其道。

  这年月是黑市最为昌盛之时,原因不言自明。人们的肚子嘴巴都被各种票证严格管束,忍饥挨饿的年代物质匮乏,商店空空如野,没经历过这个年代,对黑*市概念当然模糊。一个月几十斤口粮,几张油票、肉票、蛋票、烟票……只能维持人最低最低的口腹需求,你不去黑*市不走“邪*道”,又有啥办法?可以说,“黑*市”贯穿了整个国家的“解放史”。

  都说黑*市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可是改革开放后,这余*孽是遍地开花,诸如“外汇黑*市”、“钢材黑*市”、“油品黑*市”至今依然。它们存在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双轨制”和计划仍然左右市场供需。

  然而“黑*市”给华珺瑶的,却都是些“美好”的记忆。童年时期总能让她饿不着。那时候小,看的别人家饿的那么惨,奇怪与自家的爹就是有本事让家里有口吃的,不至于饿得面黄肌瘦的。

  长大后,见识的多了,才知道老爹带来的东西恐怕来历不正。

  所谓的“美好”当然带有中性,华珺瑶不是赞美它,当然也不一味贬损它,虽然它“黑”,但许多人却离不开它的存在,更多的人靠它活着。

  

  省城的西南边,是古城最重要的工业区,全城至少五分之一的工人阶级居住工作在这一带,且还都是些大型国企。现在的工人阶级尤其是大型国企的工人是市场消费主体,他们有钱有需求也舍得花费。那里就有个非常大的“黑*市”——当然没有关闭前官方称“自由市场”。无数的店铺,无数的摊棚排出足有几里地,从早到晚熙攘的人流,五花八门的“黑*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所需,吃的喝的抽的穿的用的玩的……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黑*市”之所以叫黑*市,不黑也不叫黑*市,价格必然也黑,当地人称“高价”——高价馒头、高价烟、高价粮、高价油……如此等等。黑*市大概比商店里起码贵个三五倍不止。但是,国营商店,在这年月永远是“有价无市”。货物不齐全,甚至没有,这“黑*市”不应运而生,百姓又如何过日子?

  “黑*市”上最多供应就是吃的喝的。你可以花高价买,也可以以物换物。许多工人阶级就是把自家的旧鞋帽衣裳,甚至从厂子里怎么弄来的工具家伙铁丝电线零件等等物什,拿来换米换面换馒头换肉。

  华珺瑶背着背篓跑到这里,本以为这十年间严厉的打击会门庭冷落关闭了,没想到仅仅半年的时间,虽不至于红红火火,却已然有了人气。(未完待续。)

第82章 这倒霉催的

  看样子这里被改造成了旧货市场,省城说来也算是千年古城,好东西多的是,前些年破*四*旧,不少日子过不下去的人会把旧家具、旧瓷器等进不了旧货商店的东西拿到这里摆摊卖掉,怕丢面子不出摊的则卖给收旧货破烂的,后者拿到这里摆摊。

  所以这条路上大部分都是卖祖上的旧家具、旧瓷器一类东西,这些摊贩为主。

  这里没有金银,因为都在银行兑换了,至于铜铁、书籍字画之类的东西,那些都支援国家建设了。

  但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有古董啊!即便现在不是,放到几十年后的古董能卖高价!

  华珺瑶笑得如财迷的狐狸似的,这些小摊贩眼前摆得可都是古董。于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里推出了平板车。然后沿着道路两侧先寻摸了一圈,这双火眼掠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花钱买了一对雍正年间的粉彩瓷罐,明代攀枝莲青花瓷罐。又花两、三块钱买了几个不一样的茶壶、茶碗、茶杯、盘子,交易时是言简意赅,多余的话能不说尽量不说。

  就这样一路走过去买了不少的她相中的东西,由于推着板车,很方便,也买了些旧家具,木料自然是黄花梨、紫檀……当然有打砸的痕迹,上面精美的雕花也被磨平了,但紫檀就是紫檀,可比在废品收购站淘来的齐整多了,回家擦干净就能用了。

  看样子这里没有粮食交易,找个没人的地方,将平板车和买来的东西一下子收进了空间。华珺瑶专挑犄角旮旯走,凭着敏锐的观察力,还真让她现了苗头。尽管时下管的严,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粮还没有下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黑*市可活络的很,但大都卖的是粮食,火车站、大桥口、不起眼的胡同口,时不时有人交头接耳。

  华珺瑶去了火车下面的地下道,上面是呼啸二去的火车,地下道下面这里的人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都遮遮掩掩的,行色匆匆,话说的都很简洁,也是心知肚明,不用那么啰嗦。

  华珺瑶清晰的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的干净整洁,手里提着黑色的人造革的干部皮包,一看这就是买主。

  他俯下身来和蹲在墙根儿的一个老大爷小声交谈两句。不一会儿,两个人一起离开,等到男人再回来时,肩上扛着布袋子步履匆匆地走了。

  这算是交易完了。

  以她的耳力还能听见其他人的对话:地瓜干五毛钱一斤,面粉一块一斤,高粱三毛,嫌贵?不要拉倒……

  这里永远不缺买主,绝对的卖方市场,永远是一口价。

  包裹着纱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地华珺瑶先凑到老大爷的身边道,“老乡,有粮么?”

  老大爷警惕地看了看华珺瑶,后又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小把东西来。

  “六毛一斤。”

  是玉茭子面,粮站供应的是一毛钱一斤,贵了六倍,果然是暴利。

  知道了价格就好办了,心里有了底正打算有样学样的蹲在地下道的墙根儿,等买家的时候,就在这时,一人慌慌张张地迎面跑来,跑得特别快,像是背后有狗追一样,还没等华珺瑶反映过来,就看见身边的老大爷裹了下身上的衣服抬脚拔腿就跑。

  华珺瑶站起来看过去,带着红袖头的人,上面写着治*安*纠*察*队,就如掉进水里的油似的炸了锅了,小贩们四下里逃窜。

  “带红袖头的来了,快跑。”

  华珺瑶拎起背篓跟着跑,原以为跑出了地界儿很远了,结果还是撞枪口上了,被三、五个带着红袖套的人给围住了,她怎么就这么倒霉,看着三五人后面的老太太。

  华珺瑶只是路过她家门口,看着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没想到就被人给盯上了。这是真正的撞到‘朝*阳*群众’的手里了。

  真不能小看现在的人!全民皆兵,觉悟高、警惕性高,防不胜防……

  见机行事吧!

  华珺瑶被带到了纠*察*队,平房内,墙上挂着主席像,中间是办公桌,四周是长椅子,空荡荡的。

  华珺瑶就坐在长椅上,背篓放在脚底下,三只野鸡,两只野兔放在桌子上,粮食早就在跑的那一刻收进了空间。

  让她坐下,应该问题不大吧!

  一个身穿黄褐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站在办公桌前看着怯怯地缩成一团的华珺瑶严肃地说道,“你这是投*机*倒*把,知不知道。”

  “领导,俺不知道什么是投*机*倒*把!”华珺瑶哆哆嗦嗦地问道,一股子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气。

  “这投*机*倒*把,就是低价收,高价卖就是投*机*倒*把!”

  华珺瑶闻言,抬头飞快地瞥了他一眼,然后又低着头,咕哝道,“这野鸡和兔子是在山里挖的陷阱抓的。”抬起头满脸迷茫地看着他小声地说道,“不是低价收购的,这怎么叫投*机*倒*把呢!”

  “你这些野味,自己吃可以,拿来卖就是投*机*倒*把!”他厉声说道,眼中却满是平和,没有那种鄙视、厌恶。

  “这要是一顿能吃的完,也就吃了,可问题是天气热,放不住,拿它来换点儿钱急用。”从进屋到现在,看他的神色,听他的口气,华珺瑶胆子也打起来道,“这你们也管,管的也太宽了吧!”

  “不是我们管的宽,而是上面就是这么说的,我也没办法。”他说着坐了下来,“吃不完你可以卖,卖到农产品收购站,为什么非要拿到黑*市上卖。”

  华珺瑶抿了抿唇,不好意思道,“这俺也知道,可是俺爹病了,收购站给的价格低,别说看病了,药都买不起。所以俺才……才……”说着摸了摸盈满水雾的双眸。抽泣地说道,“都是父母生养的,这要是病了,做儿女的不得想想办法啊!”

  她也没瞎说,她爹确实身体不好,只不过几个月让她给调理的身子渐渐的好多了。

  他看了看华珺瑶又看了看桌上的野味,“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倒也会说话,我看你这人挺实在的。”话锋一转道,“我们是干这个的,不能不管。”拇指轻轻摩挲着食指道,“这样吧!你要保证以后不再黑*市卖,有了野味卖到农产品收购站,我就放了你。”(未完待续。)

第83章 柳暗花明

  华珺瑶闻言点头如捣蒜道,“哎!中,俺谢谢你了。”说着站了起来连连鞠躬道,“谢谢。”提溜起背篓转身就走。

  “回来!”他叫住了抬脚要走的华珺瑶道。

  华珺瑶转过身换上一张忐忑不安地面容道,“领导?”

  “把着野味拿走,卖到收购站去。”他指着桌上的野味道。

  “哎哎!”华珺瑶忙不迭地将桌上的野味提溜到背篓里,提着篓子转身就走。

  出了纠*察*队,华珺瑶才长出一口气,说不害怕是假的,公检法破坏殆尽,也没有法律依据,加上现在的人疯狂,不按牌理出牌,随便整个帽子给你戴上,就能整的你家破人亡。

  如此平安倒真是让她意外,与她相比其他被抓着的人救没那么幸运了,换来的钱和东西都被没收了,被说服教育了一顿,才被放出来。

  从他们的口中才知道他们损失,有卖粮食的,烟叶的、花生的、野蘑菇的……等等五花八门,多是经济作物,且多是自己种的。

  “这还让人活不活了。”

  “俺的祖宗,这话能在这儿说。”

  “这下子辛辛苦苦了大半年,全没了。”

  “行了,少在这儿埋怨了,没得在让人家给抓进去。”

  “你说怎么办?家里还有呢?”

  “换个地儿咱找地方接着卖!反正被抓着也是说服教育一下,又没有伤天害理,都是自己种的山上摘的,投机个屁!”

  华珺瑶一拍额头,自己真是愚了,去黑*市这不是目标太大,摆明了让人逮吗?应该去家属院,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儿,也不会被逮住了,而且即使被撞着了也可以说以物易物。

  反正天色还早,把野味儿放进了空间,将玉米面儿放入背篓,这一瞬间换了换,背着背篓朝家属院走去。

  走着走着,过巷子口的时候,突然被人抓着了裤脚,华珺瑶不得不停下脚步,“喂!喂!”于是蹲了下来,“晕了。”扶着他靠墙坐好,看着眼前的少年,就是刚才被纠*察*队追,在黑*市中奔跑的那个少年。

  这小子倒是幸运啊?他们被抓进去说服教育了一番。

  三根手指搭在他瘦骨嶙峋地手腕上,“这是饿晕了,”话音刚落,他就醒了,死死的拽着她要撤回去的手,“有粮么?”

  华珺瑶不动声色地看着瘦得脱了形的少年,少年急切地说道,“我有祖上留下来的老东西,我想换粮食?有点儿就成。”语气有气无力的,最后细弱无声,一双大眼希冀地看着华珺瑶。

  华珺瑶从背篓里拿出一个竹筒,打开,放在他的嘴边道,“来,先喝点儿水。”看着他警惕地眼神,“喝吧!”

  少年就着竹筒,咕咚咕咚痛快地喝了半竹筒,才松开了口。

  “不喝了。”华珺瑶问道。

  他摇了摇头,华珺瑶扣上竹筒,看着他道,“你怎么知道我手里有粮食的。”

  稍微有了力气地少年平静地看着华珺瑶道,“我在那里看见你,认得你的背篓,我闻着味儿了。我手里的老东西想去那里换钱来着了。虽然刚刚他们没抓到我,被人盯上了,往后很长时间我都没办法进那里卖了。”话落非常的沮丧,都说天变了,可他们家依然扣着大帽子,生活依然困苦,饥寒交迫。

  话言简意赅,很明显大家都知道老东西值钱,有权势的能保住,他家现在被戴上了帽子,被踩到泥里了。生存都遭到了威胁了,不如换点实际的粮食。

  “什么老东西?为什么要卖?”华珺瑶好奇地问道。

  “小黄鱼。”少年飞快地说道。

  “金子啊?你可以去银行兑换,何必冒险去那里卖呢?”华珺瑶不解地问道。

  “银行价格太低了,且换来的钱,买高价粮,一进一出,根本换不来多少粮食。金银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果腹最重要。”少年压低声音说道,“我家有十条小黄鱼,我都拿出来了,我们家成分不太好,去银行兑换有风险,只能去那里。我徘徊了两天,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和我兑换粮食的人,可是他给我的价格太低,真是气死我了,银行收黄金,一克还五块呢!”

  少年越说越气,为了取得华珺瑶的信任,连那混蛋因为不卖给他小黄鱼反而举报自己私下交易的事情也说了。

  华珺瑶摇头嘴角微翘,真是被逼急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