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不做皇后嫁阁老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9节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厨房里的婆子送了晚膳过来, 宋琬净了手坐到食桌前, 看到桌子上摆了一碟腌的胭脂鹅脯, 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火腿炖肘子, 并一大盅粳米饭, 另有两碗红枣莲子燕窝粥。

  明月拿了碗箸来,拨了一碗饭,宋琬蹙了蹙眉, 摆手道,“将这些换掉, 拿两碟子小菜就好。”

  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她一点胃口都没有。沈谦又是她亲舅舅, 她不能亲自去吊唁他, 总该为他斋戒几日的。

  用过晚膳,宋琬让喜儿拿了笔墨过来。她坐在炕里头,抄起了《金刚经》。孟阶从书房回来,宋琬还披着一件单衣坐在炕上。他走过去抽了她手里的笔,说道, “夜深了, 等明儿再写吧。”

  宋琬扭头看了一眼漏钟, 已是亥正了。她点点头,踩着脚踏下了炕。孟阶吩咐明月和喜儿打了热水进来,宋琬卸了妆便上了床。

  她心里闷得慌,翻来覆去好几次, 还是很清醒。她害怕吵到孟阶,便悄悄地往床里头靠了靠,正要拉了锦褥盖在身上,却被一个有力的臂膀又拉了回去。

  孟阶睁开眼,将宋琬放下来的青丝拨到一边去,轻声说,“琬琬,你不睡肚子里的孩子还是要睡的,别再乱动了。”

  宋琬便将头埋在孟阶的胸前,小声的说,“我知道了。”

  也不知夜里几时睡过去的,二日清晓,宋琬拨开床帐,见孟阶早就去了翰林院了。她看外面院子里土润苔青,便问明月,“夜里几时下的雨?”

  明月夜里睡得最沉,她摇了摇头,喜儿便接过话来,“五更下了一会。”

  宋琬见天还阴沉沉的,还是也下的样子。她不由得蹙了蹙眉,喃喃的道,“也不知孟阶走的时候可带了伞?”

  孟阶走的时候,喜儿也起来了,她说道,“我瞧着洗墨是回房里拿了伞的,小姐不必担心。”

  宋琬又回了房里抄经书,她准备抄十卷的,三日的时候派人送过去,也算是她的一些心意。

  朱夫人和胡夫人、陈夫人却相邀一起过来了,她们听说了沈谦的事,都不免唏嘘,便捡着话安慰宋琬。

  宋琬现下已缓过来不少,她笑了笑,让明月将庄子里新送来的桃子和李子洗了与众人吃。

  陈夫人看上去很是喜欢吃脆生生的青桃,宋琬让明月挑了一篮,让她带走了。

  正午的时候,果真下起了雨。先是蒙蒙细雨,接着雨点子越来越大,院里的竹子却越发青翠起来。

  等雨小了一些,明月打着青油伞从外面进来,雨水沾湿了她额前的刘海,一绺一绺的,还往下滴水,桃红色的褙子也浸透了,绣花鞋更是趟了水,走起路来吱吱的响。喜儿忙拿了绸巾递给她,“亏你还打着伞呢,怎么淋成这样?”

  明月收了伞,将绣花鞋脱了,踩在地板上,笑嘻嘻的道,“竹林里冒了好些新笋出来,只露了一个尖,可多了,小姐要不要过去瞧瞧?”

  喜儿见宋琬一直闷闷不乐的,也忙道,“在屋里坐了半日了,小姐不如出去散散心。”

  都说‘春来竹笋雨后生’,宋琬还从来没有瞧过。她放下手里的笔,又从窗户里看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从昨儿晚上,两个丫头就变了花样的逗她欢心。宋琬不想拂了她们的心意,点了点头道,“那过去看看。”

  虽是初夏,雨水打在身上还是凉的。明月捂着嘴打了个喷嚏,宋琬听到蹙了蹙眉,嘱咐她,“快去换身干净的衣服来,再让厨房熬一剂浓浓的姜汤喝下去。”

  明月吐了吐舌头,忙从游廊里回了她住的耳房。下过一场大雨后,天色亮了许多,还微微飘着雨丝,喜儿撑了青油伞打在宋琬头上。

  院里铺了青石,上面有些长了苔藓,宋琬极是小心翼翼。竹林靠近月亮门前,有一大片。听孟阶说,这里原来只种了一株,都是后来发出来的。

  手腕粗的有十几株,还有雪后新发出来的,只有拇指一般粗细,倒有百十株。地下略有空隙的地方,果真有刚刚冒出头的竹笋,有的才刚刚破土,只有一个青黑的尖头,若不细看,还真瞧不出来。

  还有刚刚拱出一个小土堆的,宋琬提着衣摆蹲下,拨了一下那突出来的地方,下面便是新笋。

  “以前只听人说过,现下里亲眼见到,没想到竟如此神奇。”宋琬的嘴角不由自主的扬了扬,喜儿看在眼里,微微舒了一口气。

  明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也跑了过来,她含笑道,“今儿冒出这么多竹笋,咱们可是有口福了。厨房里的大师傅说,这新长出来的竹笋熬汤喝,可鲜嫩了……”

  她话音刚落,就见外面走进来二人,走在前面的是穿玄青色护卫服的寇怀,后面才是孟阶。

  宋琬扶着喜儿的手站起来,和寇怀微微颔首,“寇将军。”

  寇怀也拱手行礼,“夫人,你这一声寇将军,我可不敢当。”寇怀现在还只是翊中中郎将,离明威将军的名号还差的远呢。

  宋琬敛了敛眸,浅浅一笑,虚手请道,“寇将军……”她一时叫顺了口,倒有些不习惯,又连忙改口说,“寇中郎,屋里坐。”

  孟阶走过来,低头看到宋琬葱绫般的手指上沾了些许泥土,便从衣袖里拿了帕子给她。

  宋琬便说,“何苦再弄脏它,我去洗洗就是了。”孟阶点头,拉着她的手一起上了台阶。

  宋琬去东次间净了手,又回到正堂,看到明月手内捧了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进来。寇怀就坐在下首第一个玫瑰椅上,明月走到他跟前,微微俯身,“寇中郎请用茶。”

  寇怀连忙接了一杯,“谢明月姑娘。”

  明月咧着嘴朝他一笑,“寇中郎客气了。”

  寇怀端着茶钟的手却是一顿,黑黢黢的面庞上竟隐隐有了些红晕。宋琬正好看到这一幕,她略一怔愣,又低头莞尔。

  寇怀个头高大,鬓两边又蓄着胡子,看起来不像中原人,倒有几分匈奴人的模样。他本就长得骇人,脸上还有一道疤痕,许多女子看见了他都十分害怕,所以前世他一直未曾娶亲。

  明月倒不怕他。宋琬记得,明月还曾在客栈的时候吼过他几句。她瞧寇怀刚刚看明月的模样,分明是害羞了。

  倒也是,明月在一众丫头中,是长得极为出挑的。容貌虽不是名花倾城,但也是眉目清秀。要是别的女子,看见寇怀早就远远地躲开了,明月这样不怕他的,只怕是独一个。

  寇怀在军中,也难得见到女孩子,又是不怕他的,他定然是对明月存了几分意思。

  说起来,寇怀除了长得骇人了些,为人做事倒还光明磊落。他以后又是大名鼎鼎的明威将军,若是明月能和他在一起,倒真是一对好姻缘。

  宋琬想了想,决定抽个时间问一问明月是个怎样的想法。

  今儿在朝堂上,永隆帝想革去沈子煜的官职,几位大臣为他求情,都被永隆帝斥责了一番。后来梅掌院说,《永隆大典》的后续部分都是沈子煜经手的,若是革去了他的官职,只怕还要找个人熟悉前面的内容,定然又要推迟完成了。

  永隆帝很重视《永隆大典》这本书的编写,他想了想,才同意继续让沈子煜留在翰林院,但还是撤去了他侍读的官职,降为中书舍人。

  夏冕一直都没有说话,他昨儿晚上接到消息,得知了永隆帝发这么大火气的原因是沈谦家里竟抄出了‘大礼议’的檄文。

  夏冕一想起永隆十四年,就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的老师,他的同事,几乎都在这场风波中死的死,致仕的致仕。仅剩下的清流派,也是苟延残喘。

  他当年能够在这场风波中保全,全是因为一篇‘继统不继嗣’的文章。这是他的老师杨成礼致仕前上的最后一道折子,是以他的名义上疏的。

  永隆帝看了这道折子大喜,当时他还只是詹事,二日便被封为礼部侍郎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他知道老师的良心苦诣,顶住重重压力,在朝里站稳了脚跟。他与谢光对峙了这么多年,如今也该是给老师和清流派一个交代的时候了。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赵熙之和孟阶都是他看好的门生,二人的制艺学问都差不多,但心性却很不同。其实他更欣赏孟阶一些,但赵熙之跟在他手下四年了。

  有些时候,他还是更偏向赵熙之一些。

  谢光也是一个老狐狸,他见夏冕静而不发,也安静的什么都不做。

  两人竟比以往每个时候都更和气,就连沈谦死谏的事情也都没了消息。

  直到了四月二十三日,前线来报,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永隆帝连夜召了众臣进宫商议。

  英国公唐照决定亲自出征,永隆帝很是高兴,命他佩了将军印,充总兵官,从山东往台州进发。

  寇怀也在内。

  大军走的时候,经过宛平。各家各户的人都去相送,宋琬站在阁楼上,能看到黑压压的军队。她回松竹堂的时候,看见外面突然多出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她存了疑,晚上用膳的时候,她便和孟阶说,“我怎么觉着外面院子里的护院突然多了一些?”

  孟阶给她夹了一筷子的青菜,“快吃饭。”

  宋琬见孟阶不想说,便不再问他。今天中午,陆芮派人给她送了一包红鸡蛋,说是陆清叶生了个女儿。

  宋琬想到前世陆清叶时常来看她,便想着给济南送去一些表礼,“陆伯母生了个女儿,下个月要办百日宴。我想给她送些东西,你说送什么好?”

  孟阶就说,“你想送什么就送什么。”

  宋琬撇了撇嘴,有些不悦的道,“你如今是越发敷衍我了。”

  孟阶这些日子忙着翰林院的事情,从早晨走了直到傍晚才回来。她心疼他,家里有些事情她便一个人处理了。可有些事情,她还是想询问孟阶的意思,毕竟两人是夫妻,一些琐碎的事情她总想找个人分享。

  她放下筷子,径直去了净室洗澡。孟阶便让人将饭菜撤了下去,等宋琬洗完出来,就看到孟阶正坐在床前等她。

  宋琬没有说话,从那一头爬上了床。孟阶轻笑,将手里的书合上道,“不如就送手镯脚镯之类的,咱们是晚辈,最好不要逾越。”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宋琬并不理他, 侧了身子背对着他。孟阶便一手撑着, 探着头和她说话, “还在生气?”

  她刚洗了脸,额前的发丝还湿漉漉的, 孟阶给她撩到耳后, 又说,“是我错了,我不该这般的。”

  宋琬在见到他坐在床上等她的时候, 就已经心软了。孟阶整日里这么累,她不该耍小孩子脾性的。

  宋琬抿了抿嘴角, 眉眼里带了一丝笑意,“看你这么诚恳, 我便原谅你这一次。”她轻轻推了他一把, “算了,你去书房吧。”

  孟阶便低头亲了亲她的眉心,轻声道,“那你先睡。”

  宋琬一时还没有睡意,她等着孟阶走了, 便让明月拿了笸筐过来, “那块肚兜我才绣了一半, 你把丝线分好,今儿个应该能绣完。”

  明月便搬了一个小方桌来,放置在床上。快进五月,晚上并没有那么凉了, 宋琬只穿了一件中衣,黝黑发亮的青丝绾成一个松松的纂儿,半倚在靠枕上。

  她刚认了针线,就听帘笼声响,喜儿走进来道,“真是奇怪了,陆世子派人送来的红鸡蛋我明明放在了橱子里,回头找的时候,却是一个都没了。”

  明月坐在床沿上扯丝线,她笑了笑接过话来,“八成是被哪个馋嘴的小丫头或是婆子偷吃了,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你帮我扯这些丝线,我去骂她们一顿,保准一会就给你揪出人来。”

  宋琬见明月说着就要起身,含笑说,“不就几个鸡蛋,何苦闹得人不安生,明儿再说吧。”

  “小姐你不知道,厨房的那几个婆子,偷偷地往家里搬粮食呢,只喜儿姐姐就碰见过几次,暗地里还不知道搬了多少呢。”

  喜儿确实碰见过几次,但宋琬前些日子心情不好,她便只和明月说了。

  明月是个急脾气,听了后就要去厨房里大闹一顿,喜儿连忙按住了她,说不要再给宋琬添堵,她才作罢,只让喜儿暗地里呵斥她们一顿。她回头就忘了,现下听到鸡蛋不翼而飞,便又想起了这档子事。

  宋琬见过那些婆子,一个个的确实都是精打细算的主。若说拿东西暗地里不让人发现便罢了,这瞧见了,若不给她们点颜色,只怕她们变本加厉,还以为她是个好欺负的。

  宋琬看着明月急匆匆的出了门,便和喜儿道,“喜儿你跟着她去,别闹出乱子来,吓吓她们就是。”

  这些婆子大都是刘保善的远门亲戚,若是闹得大了,只恐拂了他的面子。刘保善倒是个忠厚老实的,孟阶跟着唐云芝去了青州后,他就在这里守了快要十年的时间。只是他的亲戚们,就有些……

  既是他带进来的,那还是让他来处理好了。

  宋琬坐了一会,就觉着腰酸的厉害。三个月后,她的肚子就大了起来,一日日的往外突了不少,坐久了便会不舒服。她便放下针线,向右歪了歪身子。

  只听门外响起一阵动静,明月和喜儿打着珠帘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宋琬看见她们,笑问道,“怎么样,可震住她们了?”

  “有我出马,哪里有失策的时候。我刚进去,她们就都一个个的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明月一面说着,一面从身后拿了一盘红鸡蛋出来,“只是这个,倒是误会了她们。”

  宋琬笑了笑,说,“刚刚还说被人家偷吃了,怕是你忘了搁哪儿吧,怎么又找到了。”

  “也不知是谁,把它丢到了坏掉的菜叶子里。显儿家的收拾的时候,就看见了它。”明月捧着小盘子,放在了食桌上。

  宋琬闻言微微一愣。今儿傍晚,她见洗墨回来了,却没有看到孟阶的身影,就随口问了一句。洗墨说,孟阶去了厨房那里。

  下人们住的倒座房就在那边,她当时还以为孟阶是要去吩咐事情。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