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生八零小媳妇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3节


  苗秀岚面露欣喜,“快去。”崔平洲都能站起来,林琬可算是苦尽甘来。老太太揉揉眼睛, 捡起地上的野鸭蛋, 牵着小停香的手回院子。

  崔平洲在赵启书的搀扶下, 艰难的走动了几步,额头就已经疼的大汗淋漓, 赵启书看的不忍心,“平洲, 你歇会, 咱们不急一时,秦浅都说了你这需要半年的康复训练,急不得。”

  “老赵,我不是急, 我都瘫了十几年, 能再站起来我……我怕这不是真的, 只有疼痛才让我觉得,这不是梦。”

  几个医学专家带来了很多医疗器材抽血化验给崔平洲做各种检查,都查不出结果, 最后只能得出结论:这是个医学奇迹, 又或者是崔平洲强大的意志力让他站了起来。

  秦浅翻来覆去的看着姜辞熬的那几味中药,都是最普通的中药材,怎么会有如此的功效?太扯了。

  “小辞, 你给你崔爸熬的就这几味中药?没加别的东西了?你再好好想想?”秦浅实在想不出, 不是中药起的效果,那还能是什么。

  “就这些呀。”姜辞眨着眼睛,“我用的是我家院子后面的井水, 秦姨我家那井不会是口宝井吧?”

  小姑娘还真会联想,秦浅丢下手中那几只晒干的中药材,嘱咐道:“别胡说八道,井水都是地下水,那一片家家户户的水井都一样,别出去乱散播谣言哦。”

  “秦姨,我在外面不会乱说的。”她笑的一脸茫然:“不是井水吗?那我真不知道了哎。”

  崔平洲听林琬的话,终于坐到了沙发上,能再站起来的感觉,恍若如梦,秦浅带着医疗团队离开,临走的时候说道:“林琬,你一周陪平洲去医院做两次康复训练,督促他别想偷懒,半年后应该就可以像正常人一般的行走了。”

  林琬送他们到门口,心里真心替崔平洲高兴,“他自制力那么好,哪需要我督促,不过我肯定会陪他一起去的。”

  秦浅瞄到崔平洲看向林琬背影眼里藏不住的星光,也释然了,或许喜欢一个人,真的有奇迹。

  林琬转身的时候,崔平洲收回视线,转头跟姜辞说道:“小辞,秦城响应国家政策发展个体经济,你们以后不用偷偷摸摸的倒卖山货,去领张个体工商户的执照,大大方方的发家致富。”

  “秦市的政策下来了?”赵起书乐了,“那感情好,以后吃肉不用可着肉票了。”

  姜辞眼睛一亮,她得赶紧去办张营业执照,“真哒?我在山里还养了几百只野鸡野鸭,那我可就光明正大的卖了。”

  她从部队大院出来,立刻回去准备资料,去工商管理局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两天后,科长将那张制好的秦市001号营业执照交给姜辞,看着新成立的营业大厅笑着说道:“小姜辞,你是第一个来办理执照的人,你可好好干,让大伙儿看看个体经济的甜头。”

  现在大部分老百姓都在观望,毕竟有正式工作的人,是非常瞧不上个体户的,完全没有保障,哪有铁饭碗香,每月拿工资还能分住房。

  姜辞上辈子见识过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都富了,她接过营业执照,“许科长您放心,我一定给这开门红打响了。

  拿到了营业执照,姜辞就去了姜大生家,恰巧看到姜大娘在抽儿子。

  “你个死小子,老娘花了二十块钱买东西上门请人吃饭,才给你找了个纺织厂的工作,你居然不去。”

  姜大生一边跑一边喊道:“纺织厂里都是女人,我一个大老爷们你让我下车间做纺织工,我才不干呢。”他去上了一天的班,站了十个小时,一个人看两台机子就叫他眼花缭乱,那熟练的女工都是看四五台纺织机,到了第二天,姜大生死活都不肯再去。

  姜大娘甩掉手中的扫帚,坐在磨盘上抹眼泪,“纺织厂的工资高啊,多少人想进也进不去呢,你有个好工作才能找到媳妇,你看看你都二十二了,还没有对象,顾青川比你小两岁都娶了媳妇,你天天跟他混一块儿,娶媳妇这事情上,你咋就不学学他呢。”

  姜大生脑壳疼,转脸看到姜辞站在门口笑,忙把她拽进来,“小姜辞,你就别看笑话了,你快劝劝我娘。”

  姜大娘一看有人,抹了眼泪挤出笑容,“小辞来了啊,快进来。”

  姜辞把刚到手的营业执照拿给她看,“大娘,大生哥喜欢做生意,现在政策好了允许个体户,你看我营业执照都办回来了,我和大生哥在山里养了鸡鸭,这一批马上就出栏,至少能卖上千块,这不比上班强么?”

  姜大娘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儿子能多挣钱,把家里的房子翻新好娶个媳妇回来,她不识字,看着那张营业执照稀罕的问道:“真的给老百姓自己开铺子做生意了吗?”

  姜大娘才四十多岁,解放前她还很小,也见识过城里那些开铺子的老爷们,那家境富裕的让人眼红,她问道:“那我家大生能挣多少钱?我们家没有本钱呀怎么办?”

  姜辞让她放心,“不要大生哥出钱,川哥说了我们合伙大生占三成。”

  “三成?”姜大娘脑子极灵光,扳着手指头算了算,“那一千块钱纯利润,他就能得三百块,是这意思不?”

  “是,您算的一点没错。”

  姜大娘比儿子还高兴,她一拍大。腿,“成,那就让大生跟你们干,忙不过来的话,大娘去给你们帮忙,大娘不要工资!”

  ……

  晚上吃了饭,顾青川刷好碗回房间,看到小媳妇在被窝里数钱,他笑一笑,坐床沿上问,“营业执照办好了?”

  “嗯。”姜辞俯身在他唇上碰了碰,“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卖东西,川哥你最近在忙些什么?文物倒卖案子还没了结吗?”

  顾青川眸色微闪,这几天赵老大扛不住审讯到底是把那批文物的埋藏地点给供出来,这件案子也就算了结了,本该收心回来跟小辞一起去发展黑水河集市的事业,可是崔平洲的一番话,又让他生出了些新的念头。

  崔平洲推荐他去念军校,他也想像崔平洲那样,有足够的能力护住自己的妻子,光有钱是不够的。

  姜辞计划着未来,“川哥,黑水河是你的心血,我很看好黑水河那块地方,等咱们铺子做起来了,就在那里多买门面。”秦城大部分人都在黑水河的黑市上买过东西,商业氛围是足够的,前世市领导们把黑水河划为商业区,再后来,黑水河就成了秦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顾青川犹犹豫豫,“嗯,都听你的。”

  姜辞看出男人心里有事,忙问道:“川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你说呀。”

  “没,你想做的事,就是我想做的事。”

  姜辞不依,“川哥,我希望,你能去做你想做的事,你说嘛,我肯定会支持你的。”川哥是个特别有主见的人,这辈子大家的轨迹都不一样,说不定,他也有了他想奋斗的目标。

  “崔爸说可以推荐我去上军校……”

  “军校?”那出来就是年轻的军官,原来,川哥也想穿上那一身的军装吗?

  顾青川以为姜辞不愿意,忙说道:“只是说说,咱爸到现在也没法平反,我立再多的功,政审也通不过的,明天我就跟你们卖鸭子去。”

  “川哥,你去做崔爸让你做的事儿去,攒下多多的功劳,黑水河市场有我和大生,不会让你的心血白费的,挣钱就是我喜欢做的事。”姜辞眼睛亮亮的,“你呢,就去做你喜欢的事,咱爸一定会平反的,很快,你相信我。”

  黑水河集市第一家挂了营业执照的店铺,在白天开门营业了,姜大生有吆喝的天分,很快铺子门口就围了上百人,挤得密不透风。

  康桂香拼命挤到最前面,看着叠了几层高的鸡笼鸭笼里几十只野鸡野鸭眼红的不行,她知道这年秦市已经允许个人做买卖,但是别人可没有姜辞认路的本事,一下子抓到这么多野鸡野鸭。

  自己知道了又怎么样,没钱没东西,怎么做生意啊,她心里恨的不行,拼命的抹黑想让姜辞一只也卖不出去。

  “六块钱一只你卖的太贵了,供销社里才卖一块三一斤,一只也不过五块钱,大家别买他家的,还不如去供销社里买呢。”

  姜大生从鸡笼里拎出来一直肥硕的野鸡出来,“你也说了供销社卖一块三,我这一只野鸡足足有四斤多重,买一只鸡还送十个野鸡蛋,卖六块钱贵吗?你不要就算了,别挡着别人。”

  原来门口那两大箩筐的野鸡蛋野鸭蛋,还附送啊,年前买过的那些人馋野山鸡,炖出来的鸡汤就是香,而且算下来比供销社贵不了几毛钱,人家还送鸡蛋呢。

  “给我来一只。”有个大汉子摸出六块钱来,“大兄弟,给我挑个大点的,家里孩子就馋这口野鸡汤炖蘑菇。”

  “好嘞。”姜大生打开鸡笼给他挑了个最大个的,还不忘吆喝一嗓子,“要买的赶快了,今天的这一批每一只都不低于四斤五两,你看这位大哥挑的这只足足有五斤重,等别人把大的挑走,你买小的不就少吃一口肉吗,赶快来挑啊。”

  说的好有道理啊,这年头双职工家里一个月至少也有六七十块钱的工资,一个月吃一两次肉还是舍得的,大家纷纷上去挑野鸡野鸭,生怕比别人慢一步,姜辞在一旁给买鸡鸭的人包鸡蛋。

  从山里运来的三十只野鸡、三十只野鸭,半天的功夫就卖完了,还有许多买不到,各种羡慕嫉妒。

  “你说他们这野鸡野鸭从哪儿来的,个个这么大,咱们就不能上山去抓吗?”

  “附近的山头哪儿还有呢,小辞认路的本事好,我们又不能像她那样往深山里跑,我听说啊,他们找到一个山谷,去年就在里面搞养殖呢,过年前我家就买过一只,肉可真香。”

  “好了好了,别眼红了,明天还有,咱们来早点。”

  六十只,三百六十块,加上下午又陆陆续续卖了点野鸡蛋野鸭蛋,姜大生点了好几遍,跟做梦的一样,“小姜辞,干个体户这么爽啊,比之前偷偷摸摸的卖强多了。”

  连续卖了几天,销量慢慢稳定下来,每天差不多能卖掉三十多只野鸡野鸭,有那些头脑灵活的看出了甜头,纷纷跑去工商所办营业执照,上面一看这势头好啊,干脆将黑水河划为商业试点,姜辞趁机又扩大了门面。

  她的婚嫁请了半个月,这才过去了不到一个礼拜,这天还没关铺子,三婶娘沈梅梅骑着自行车赶过来,急匆匆的说道:“小辞,你。妈妈跟崔平洲去京市了吗?”

  “是啊,今天才走的,很匆忙说是有急事。”姜辞看沈梅梅一脸焦急,忙问,“怎么了三婶?”

  “都是那个康桂香!”沈梅梅一跺脚,气的大骂,“那个丧门星偷了国营饭店后厨小仓库的东西去卖被抓了,说是你二叔给的钥匙指使她的,现在倒好,她交了罚款金放回来,你二叔被抓进去了。”

第30章 一家人

  “康桂香, 你这个死不要脸的,求着咱妈给我男人施压,把你弄到国营饭店做个洗碗工, 你倒好, 偷公家的东西还陷害给我男人, 我跟你拼了。”

  姜老二被抓到派出所,钟慧慧哭晕在姜家大院子里, 要不是许灵芝病的起不了床,她就进去连这个拎不清的婆婆一起骂。

  康桂香借着照顾许灵芝搬回姜家, 天天在许灵芝面前哭诉, 说姜国柱一个人养家太辛苦,自己也想找份工作给姜国柱减轻负担。

  许灵芝心疼大儿子,一天三趟的把二儿子叫回家,硬逼着他给康桂香找份工作。

  姜老二没办法, 又怕气死老娘, 正好国营饭店里招工, 就介绍康桂香做了个洗碗工。

  康桂香已经被钟慧慧挠花了脸,不甘示弱的叫嚣,“你男人安的什么心, 我是他大嫂, 就安排洗碗工的工作给我,他有一点点把他大哥大嫂放在眼里吗?他是饭店的大厨,不是他给我钥匙让我搬东西, 我一个小小的洗碗工能进的了库房?”

  那天看了姜辞在黑水河卖东西, 一天足足挣了三四百,看的康桂香心头火起,她重生回来占尽了优势, 结果呢,屁用都没有,沦落到国营饭店洗碗,看着满库房的火腿、鸡蛋、熏肉、咸鸡咸鸭和瓜果蔬菜,康桂香动了邪念。

  她偷了姜老二的钥匙,趁着黑夜挑贵重好存放的干货搬了好几袋,卖的时候一下子被人抓住,扭送到派出所。

  康桂香怨恨,她怎么那么倒霉,东西还没卖出一件就被抓,当下就举证说这是姜老二让她干的。

  她冲到姜国柱跟前哭诉,“国柱,你是了解我的,我胆子小怎么敢偷东西,这都是你弟弟让我干的啊。”

  姜国柱默默的抽出被康桂香抱住的胳膊,脸黑的要下雨,短短的几个月,他都快不认识这个同床共枕了十多年的女人,“我不了解你,我已经拿出全部的积蓄,交了五百块罚款给你保出来,你还想怎么样?”

  钟慧慧爬起来冲向姜国柱,“姜国柱,你为什么要带这个女人回来害你弟弟,你知不知道你弟弟这次要坐多少年的牢?他还有四个孩子呀,你跟我去作证,说这事儿都是你老婆干的,是她偷的钥匙,跟我男人没关系,走,你跟我走。”

  康桂香一听急了,都怪林琬那个妖精让姜国柱念念不忘,姜国柱现在对她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万一他顾念兄弟之情被说动了怎么办?

  她一把挥开钟慧慧,“你死开,就你家有孩子,我家没孩子吗?我也有四个孩子啊,国柱啊,你也不想你两个亲生女儿没妈吧?”

  姜辞和沈梅梅刚好进院子,姜辞扶住钟慧慧,转头怒视康桂香,“她们还不如没有你这个妈,我奶奶不过是偏心加刻薄,你看姜红雨就敢杀人放火,你心肠这么黑,怎么能教的好孩子?”

  “你放屁,一个出嫁的女儿凭什么再管老姜家的事?姜国柱,你不管管你女儿吗?”康桂香恨不得给这个男人现在就踹掉,连自己的老婆都不知道护。

  姜老头被姜老三从小公园里叫回来,路上他就听说了家里的事,又去了趟国营饭店和派出所,回来就迟了些,他进门断喝,“都别吵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给二儿子捞出来,绝对不能坐牢,不然老二就毁了。

  姜老头说道:“老二媳妇,我刚才去国营饭店找孔经理,人家答应和解,只要咱们给罚款交上去,派出所就放人。”

  十几年的相处,人家孔经理知道姜老二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他都已经干成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了,怎么可能在明知道会被抓的情况下还去偷东西?

  但是姜老二和康桂香两边各执一词,明显是姜老二更吃亏,毕竟库房的钥匙一直是姜老二保管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洗碗工会胆大到去偷东西。

  孔经理最后大事化小,让老姜家出罚款给个交代。

  钟慧慧心里升起了希望,还能把人给救出来?“爹,那要交多少罚款?”

  虽然这些年跟姜老二没少吵架,可是她心里知道,自己男人脾气极好,都是她工作累了生活不顺心无理取闹,这时候男人的那些好全都在她心里放大了几百倍。

  她说道:“哪怕砸锅卖铁,我也给我男人捞出来。”

  姜老头愁容满面,“清点出来被偷的东西价值五百块钱,要交十倍的罚款。”

  十倍,那就是五千块钱,钟慧慧瘫坐在地下,就是给她骨头打碎,她也凑不出五千,她哭道:“康桂香,你为了五百块钱的东西,给我男人坑到坐牢,你不得好死。”

  姜老头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道:“我还攒了一千多块钱的棺材本,我都拿出来,你们一家多少再凑一点,我再出去借一点,我不能让我儿子无辜坐牢。”

  钟慧慧一听姜老头连棺材本都拿出来,以前还觉得老头子偏心,现在只想给姜老头磕头,她心里头也发誓,“爹,等老二出来,我们家给你养老,不要老三家操一毛钱的心了。”

  姜老三夫妻连忙说道:“看二嫂这话说的,都是一家人,我们两口子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家里只有二百块钱的存款,我们都拿出来给二嫂应急。”

  救急不救穷,这时候不拿钱,那还是兄弟吗?对于五千块钱来说,二百块太少了,杯水车薪,沈梅梅又说道:“我再回我娘家借点。”

  “就不要麻烦亲家了。”姜老头想了想,“咱们先自己凑,真不够再跟亲家们张口。”

  姜辞也说道:“爷爷,我也能凑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