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回五零被大佬甜宠的日子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0节


  凡是从姜老太太家门口路过的人,都能看见她家院子里多了一个医棚。

  医棚搭好之后,第二天一大早,韩老族长专门拿了一串鞭炮,挑着在韩家院门口噼里啪啦放起来。

  姜宜凝完全没想到她提出的这个五次免费诊治的条件,让这些村人这么高兴,就跟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样。

  她是觉得没什么,给人看诊,也就是搭个脉,最多再扎个针的事。

  而且那些人的家里人她趁找他们摁手印的机会都见过一面,大部分人都只是营养不良,没有别的大毛病。

  只要以后能够渐渐吃饱,他们的身体就会恢复过来。

  姜宜凝心里有了底,把自己暂且定位为“保健医生”。

  如果真的有人生了大病,她还是会建议他们去市里看病的。

  就这样忙乱了几天,在韩家人和村里人的帮助下,姜宜凝的“姜氏医馆”正式开业了。

第41章 陋室明娟

  锵锵觉得这种日子过得十分新鲜。

  姜宜凝曾经给他买了文具,包括写字的本子,铅笔和小书包。

  他每天就背着小书包,像模像样跟她一起来到医棚,做好准备,搬着小板凳坐在她身边,等着病人上门。

  开始当然没有病人来找她,姜宜凝也不急,没事就教锵锵认字,还教他基础数学。

  锵锵特别聪明,第二天就开始学乘法口诀。

  这一天,韩子华跟他父亲出去卖了豆腐回来,见姜宜凝一个人坐在医棚里,含笑看着身边的小孩子。

  那个小小的孩子端端正正坐在小板凳上,趴在一个小桌上写字。

  姜宜凝穿一身样式简单却时髦的深蓝色阴丹士林布西式上衣,还有笔挺合身的浅色西裤,侧身坐在那里,像是一束光,就连浅陋的医棚都好像被照亮了。

  韩子华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识字,但是看着姜宜凝这个样子,他就想起小时候祖父经常夸他小姑姑的一句话:陋室明娟。

  对了,只有这个词,才可以形容她的美好。

  韩子华脸上一热。

  瞬间想起那天,她在房里毫不避讳地当他面说,她在换衣服……

  姆妈说,姑娘家只有对男人有意思,才会说这种话。

  韩子华握着挑担绳子的手紧了紧,连路几乎都不会走了,踉跄着担着豆腐摊子跑到屋里。

  没多久又托着一个黄杨木的托盘跑出来。

  托盘上放着两位热热的豆腐脑,白如羊脂玉,一碗甜的,一碗咸的。

  他笑着把那碗甜豆腐脑放在锵锵的小桌上,又把咸豆腐脑放在姜宜凝面前,脸上满是讨好的神情:“宜凝表妹,侬吃豆腐脑伐?很好吃的,是今天刚做的,阿拉特意留了两碗给你们吃。”

  姜宜凝是个大方的人,上次的事她都记在韩晏氏头上了,对韩子华并没有特别的恶感,因此也没有刻意拉开距离,只是笑着说:“可是我的医棚到现在还没有开张呢,没有钱啊,怎么吃得起两碗豆腐脑?——还是给锵锵吃一碗就行了,剩下那碗,给三姑婆留着吧。”

  “不要钱不要钱!”韩子华的脸又红了,着急地说:“都是亲戚,不是外人,宜凝表妹不要这样……”

  说完他就拿着托盘一溜烟跑了。

  姜宜凝愕然看着他的背影,半晌摇摇头,心想这医棚可要快点开张,没钱的话,连吃碗豆腐脑都要掂量一下兜里有没有钱……

  她低头看着锵锵,发现他聚精会神看着面前的豆腐脑,小嘴边悄悄流出一滴晶莹的口水,但还是背着小手在身后,一点豆腐脑都没有吃。

  她心里一软,打算过两天去市里买点吃的东西回来补偿韩家,也免得说两人在韩家吃白食。

  这碗豆腐脑,就吃了吧。

  姜宜凝拿起调羹在碗里搅了搅,舀起一勺豆腐脑尝了一口,立刻唔的一声眯起双眸。

  不得不说,韩家做豆腐的手艺真是一等一的好。

  虽然每天早上也有一碗豆腐脑吃,可她就没有吃腻过。

  豆腐脑颤巍巍的,嫩得像是吹口气就要化掉了。

  卤汁咸香可口,勾了薄薄的芡,里面还有脆脆的木耳丝,雪白的萝卜丝,软糯的黄花菜,再加上剁得细细的香菇碎、花生碎和黄豆碎,以及一点点碾碎了的花椒粉。

  吃起来一点豆腥气都没有,豆腐脑入口即化,和卤汁的味道拌在一起,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姜宜凝本来只打算吃一点点,可是不知不觉就吃了一整碗。

  而锵锵也不用她说,她一开始吃,他也开始吃了,整个小脑袋几乎要埋在装豆腐脑的粗瓷大碗里。

  不过虽然是这样,他还是很注意干净,吃的时候,小脸一点都没有沾上。

  吃完还打了一个小小的饱嗝。

  姜宜凝垂眸看他,他也仰头看着姜宜凝。

  两人一起笑了。

  那是一种吃饱喝足的笑容,十分温馨美好。

  姜宜凝主动把两只碗拿回韩家的灶房,洗干净之后放回碗架上。

  韩子华看见她还是吃了他送的豆腐脑,心里更高兴。

  因此第二天中午,他和自己的父亲卖豆腐回来之后,又给姜宜凝和锵锵各送了一碗豆腐脑。

  姜宜凝依然没有多想,和锵锵一起开开心心吃了这碗豆腐脑。

  这一次,韩子华没有把豆腐脑放下就走,而是坐在了她的医棚里,笑眯眯看他们吃完,才把装豆腐脑的两只碗拿走,不用姜宜凝去洗碗。

  到了第三天,当韩子华中午回来,又给她和锵锵各送了一碗豆腐脑之后,姜宜凝才察觉不对劲了。

  送一次可以说是亲戚之间的关心,送两次可以说是亲戚之间比较好的关心。

  可是送三次,这就不能再用亲戚关系解释了。

  姜宜凝看着摆在自己面前,依然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开始觉得食不下咽。

  她凝神想了一会儿,拿出上次去市里换的那些新钱里仅剩的一千块钱,放到韩子华手里,歉意地说:“韩子华同志,我是真的没钱了。这一千块远远不够你这三天给我们吃的豆腐脑。不过我发誓,等我挣钱了,我一定把另外几碗豆腐脑的钱,都还给你。”

  韩子华愕然,不知道怎么反应。

  等姜宜凝把钱都放在他手上了,才慌忙又塞回去,连声说:“真的!真的!宜凝表妹!阿拉真的不要侬的钱!阿拉……阿拉……阿拉……”

  他支支吾吾半天,还是说不出心底的话,最后只有再次落荒而逃。

  这一次,姜宜凝不能再吃这两碗豆腐脑了。

  她肃着眉眼,弯腰对锵锵说:“锵锵,这豆腐脑今天不能吃了,姨姨把它们送回去,好不好?”

  锵锵懂事地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锵锵已经连着吃两天的豆腐脑了,也吃够了。”

  其实他还没有吃够,但是没有那么馋了。

  姜宜凝摸了摸他的头,把两碗豆腐脑放回托盘里,送回到堂屋。

  韩子华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只有姜老太太和韩晏氏坐在堂屋中间做针线。

  姜老太太在纳鞋底,韩晏氏依然在改着几件衣服。

  姜宜凝把托盘放到八仙桌上,笑着说:“三姑婆,表姨,你们辛苦了,吃点豆腐脑吧。”

  韩晏氏忙说:“这是子华特意给侬和锵锵吃的,阿拉怎么能吃?”

  “其实是我不好意思,身上没钱,老是白吃白喝已经够麻烦你们了,怎么能再让你们损失更多呢?刚才我给了韩子华同志一千块钱,虽然连一碗豆腐脑的钱都不够,但总是表明我的心意,总之我是不会白吃你们家的饭的,先把一千块付上,等我挣了钱,一定会原数补偿。”

  韩晏氏一听就质地姜宜凝这是表示她不接受韩子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

  姜老太太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说:“怎么了?侬不吃了?前两天不还吃的好好的?”

  “无功不受禄,可一可二不可三,所以我送回来了。以后别让韩子华同志给我和锵锵送豆腐脑了,再送,你们这就是强买强卖了,我可要去找韩子越同志说道说道……”姜宜凝偏了偏头,故意把韩子越拎出来狐假虎威。

  她知道韩子越在这个家的地位,只要韩子越说个“不”字,这个家没有人敢跟他对着干。

  而韩子越是部队的人,是那个先进组织的人,他比韩家这些人要开明得多。

  果然她说了韩子越后,姜老太太笑着点头,韩晏氏却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她细细的柳叶眉渐渐拧在一起,几次想张口跟姜宜凝说话,但是都被姜老太太犀利的目光给堵了回去。

  姜宜凝察觉到这两人之间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不过她不是特别爱八卦的人,对别人家的事情不感兴趣,因此当做不知道,朝她们点点头,就出去了。

  这一次回到医棚,发现锵锵站起来,趴在医棚门边,探头看着堂屋的方向,小脸上的紧张表情没有来得及收起来。

  姜宜凝被小孩子的敏感弄得心情无比柔软。

  她俯身抱起他,坐到自己的桌子前,摊开自己给他写的九九乘法表,继续教他背诵。

  锵锵的记忆力非常好,几乎是过目不忘。

  她把剩下一部分九九乘法表只教了一遍,他就能背诵了。

  姜宜凝就给他出了几道乘法题,教了他列竖式计算,然后让他去自己的小桌子前做题去了。

  姜宜凝没养过孩子,更不记得小孩子是怎么启蒙的。

  换做一般的孩子,三岁的时候能把话说清楚就不错了,哪里就能开始识字背乘法表列竖式计算?

  但是姜宜凝和锵锵两人都是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一个敢教,一个敢学,而且还学得很不错。

  姜宜凝看着锵锵做了一会儿题,才心情好了很多。

  外面的天气不错,地里的水稻到了收割的季节,整个村子的人都开始秋收。

  看病的人就更少了。

  姜宜凝也没奢望一开张就有病人,她不急。

  可这一次,她才把视线从锵锵那边移开没多久,就听见隔壁院子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毛豆……阿拉的小毛豆啊……侬可不能有事啊……”

第42章 卖田卖地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