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5节


第47章 展会

  “小声点吧!你看后头, 老招来了!”

  招春平站在原地,上前也不是,不上前也不是,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咳嗽一声, 绕开了路。

  被人拿来跟个年轻人比, 还被比下去了, 这个尴尬劲,让他臊得难受。

  往前走了小几百米,绕过一个弯,招春平一下子就呆了。

  小尾村附近多是小山岭,山坡又陡又峭, 狗儿山更是险峻。

  但是这座山上土地相比其他地方肥沃多了, 一过半山腰,坡度又缓和了不少,加上山顶还有个天然的凹地可以用来蓄水,所以一直是小尾村最重要的种粮地。

  现在一道禾已经收过, 可他仰头一看,原本应该空荡荡的山腰处挤满了人,发动机“嗡嗡”的声音跟抽水的“哒哒”声不绝于耳,再往上爬,几根两根长长的大管子从山底下引上来, 搭在干枯的田里。

  哗啦啦的水流从绕山而行的江里被抽了上来, 慢慢浸润了已经开始裂口的水田,远远望去,一片波光,已经抽水抽到了半山处。

  而半山腰上又架着一台他不认识的机器, “哒哒哒”地从田里再往山上的田引水。

  狗儿山上满是欢声笑语。

  明明已经是下工的时候,一大群平常干活都要三催四请的人,现在一个两个都撩起裤子在田里清 * 稻茬,每片田里都有人,男女老少,忙得热火朝天。

  招春平脸色铁青。

  他是管大队里工作分配跟人力的,可自己还没发话,甚至都不知道,下头壮劳力已经全部跑了过来,那他这个大队长要来干嘛??

  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

  可看着山上已经注得半满的水田,招春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说什么呢?

  难道真的要仗着自己的大队长身份上去呵斥一通?

  公社里也好、镇上也罢,可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道理。相反,聂正崖是大队副队长,苏净禾是干事,他们两分管提高粮食产量的工作,组织队员下工之后来攻关克难,又是在这个农闲的时候,不但没有影响生产,还会被被组织记功吧?

  招春平这一回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打落牙齿和血吞”。

  他看着漫山的水泊,心里一抽一抽地痛,忍不住咬牙:早有这个能耐,之前为什么不使出来,偏偏现在提了副队长分管粮食产量了才来干,可见这两个人心思重!

  然而找到聂正崖的时候,招春平却又换上了一张脸。

  他笑呵呵地说:“正崖,你什么时候安排的这些,我怎么知道?早说我就早早安排公社里成员过来帮忙了,你看现在天都暗了,怎么好做事!”

  聂正崖客气地跟他打了个招呼:“招队长,今天才把水泵跟水管借回来,原本只是想试试行不行得通,谁知道公社里听到消息,都来搭手,一下子就做起来了。”

  又问:“招队长,现在水的问题解决了,狗儿山上的田就能种二道禾,如果赶得上,收成应该不会差,之后就得看您安排人力了。”

  招春平就像被架在火上烤。

  前后左右都是人,聂正崖说的是为了公社好的事情,能多一口粮食,谁不愿意?

  可现在这个样子,两人的身份分明调换了过来,哪里像是自己是正对方是副,而是聂正崖这个副队长给自己这个正队长安排工作了。

  凭什么啊!

  偏偏他还不能反驳,也不能甩脸子,不然周围的人指不定出去怎么说!

  一时之间,招春平居然不知道是希望这狗儿山的二道禾收成好还是收成不好了。

  ……

  无论招春平是怎么想的,二道禾的种植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开展起来。

  他的配合虽然称不上积极,甚至还有点拖后腿,但是聂正崖跟苏净禾两个丝毫不计较,给多少人就用多少人,哪怕人手不足,一样能把事情做起来。

  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招春平的做法再隐秘,其他公社成员一样能看在眼里,不少人私下里就传起了小话。

  传来传去,小话变成明话,公社书记亲自找了招春平,敲打他,让他把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不要因为个人情绪耽误了组织、群众利益。

  招春平指天发誓,又要跟暗地里中伤的人当面对质,这件事情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还是把正、副两个大队长的 * 矛盾提上了台面。

  夏去秋来,一眨眼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狗儿山上的稻穗金灿灿地垂着,一摸一把沉甸甸,谷子饱满得坠手,只有极少部分因为水力不够,有点空壳。

  小尾村的人头一回跟其他村子一样忙起了收二道禾,辛苦是辛苦,个个都觉得有奔头,等到谷子全部收完,上秤一秤,加上一道禾的收成,比起去年足足多三成半!

  这个收成,拿出去给外头说,其他公社的人都不敢信的!

  眼看着村里装粮食的库房都要堆不下,交了要给镇上的公家粮之后,各人比起去年都能多分八十斤谷子。

  除此之外,苏净禾特地请了县里的专家过来指导嫁接、移栽果树。

  她选定的果树是金桔,很适合小尾村的气候跟图土壤,长势喜人,今年是第三年产果,平常护理得当,科学种植,比起前两年,枝头上挂得满满当当,大的果子甚至跟乒乓球一样的直径,表皮光滑,一口咬下去,外脆内甜,带着一点点橘皮特有呛味的汁水直接就在舌头上溅开,又开胃又好吃。

  各家难得分到这么大这么甜的金桔,都当做稀罕果子,过年期间寓意也好,除了自己吃,还拿出去送三亲四友的,很快,十里八村都知道小尾村上任了新的副队长跟干事,两兄妹能干得很,才上任第一年,就把一个落后村拉了起来。

  多管齐下,招春平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一提起小尾村,上头领导也好,其他公社的社长、社员也罢,知道的都是聂正崖苏净禾两兄妹,外头人只知道这里有碾谷机,有大金桔,靠着新上任的副队长兄妹二人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却没有一个知道生产队中还有个真正的大队长叫招春平。

  ……

  且不说招家人如何捶足顿胸,苏净禾已经没有时间理会他们。

  忙活完公社里的事情,等到粮食、水果全部入仓、发放完毕,苏净禾就跟着聂正崖他们一行人去了一趟杨坪镇。

  小尾村能找来水泵灌溉狗儿山上的田地,多亏了镇纺织厂。

  而能从纺织厂里借来这么重要的机器,光靠公社跟镇上的介绍信自然没有用,还多亏了聂正崖、苏净禾两人工厂子弟的身份,更多亏了聂国山夫妻二人的旧情。

  现在水泵用完,除了要还回来,小尾村公社自然要给点东西作为回报,而苏净禾、聂正崖两个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这一次来厂里,小尾村送了一千斤大米,杀了一头三百多斤重的大白猪,而苏净禾跟聂正崖两个则是自掏腰包买了不少村货过来,又特地选了两百斤最好的金桔。

  趁着聂正崖带着公社成员办正事,苏净禾就提着金桔四处串起了门。

  她先按着小时候的记忆找了几家来往密切的邻居,最后才上门去找了刘厂长跟工会吴处长家。

  吴处长家里只有八九岁的小孩在,接了金桔道了谢,等苏净禾 * 走了,门都来不及关就抓起一个金桔吃了起来。

  而刘厂长却正好跟他媳妇在家,换了衣裳刚要出门,就见到苏净禾送金桔过来。

  他看见个妙龄少女站在门口,愣了一下,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还问:“小同志你是?找哪位?”

  苏净禾腼腆一笑,叫道:“刘厂长,陈阿姨,我是聂国山家的小禾!”

  又递出手里拿着的一兜金桔:“我跟正崖哥来还厂里借的水泵,二哥他去仓库办交接了,我来送点村里自己种的金桔。”

  她身条修长,哪怕穿着厚外套也能看得出来身形匀称,双腿笔直,一张脸在外头冻了一天,鼻头有点发红,可五官精致,声音清脆,让人不由自主就生出好感来。

  刘厂长连忙把人让了进去,他老婆陈美凤则是到了茶出来,看了苏净禾半晌,才叹道:“小时候眼看着长大的,现在一两年不见,都认不出来了。”

  又感慨:“怪见外的,喊什么厂长,喊刘叔叔,当初你们那个工作不卖就好,来厂里上班,你叔还能多照应点。”

  苏净禾连忙道谢,顺着她的话就改了口,笑着说:“这几年刘叔叔跟陈阿姨已经很照顾我们了。”

  她看刘厂长手里拿着帽子,半坐不坐的,就问:“您要是厂里还有事……”

  刘厂长长长吁了口气:“的确有点事,只是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了,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苏净禾好奇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能不能帮上忙的?”

  刘厂长摇了摇头,边上的陈美凤则是说:“省里下了文件,说是南斯拉夫有个纺织品展览,让我们厂里也做点展品出来。”

  苏净禾说:“厂里大把产品,选点展品出来不难吧?”

  陈美凤也跟着摇了摇头:“那个展览是面对国际友人,那些外国人奇怪得很,不喜欢化学染料染的布,想要植物染料染出来的,现在外汇紧张,省里给的是死任务,一定要我们做出天然植物染料染的十种花色跟花样来。”

  刘厂长的眉毛皱得能夹死蚊子:“要是早几个月还好,现在都冬天了,还能去哪里找什么天然植物染料,花花草草都枯得七七八八了,找了半天也才找到蓝色、红色两种,色都不好调……”

  ***

  稍晚会手动防盗两章,请大家不要订阅标题为“防盗章”的章节,如果订了也不要紧,明晚之前会替换并且会多赠送一些字数,抱歉影响亲们的阅读体验,谢谢!

第48章 你才不懂装懂

  红、黄、蓝三色是颜色本源, 只要有了它们,就能调配出各种颜色来。

  化学染料自然好找,可这大冬天的,突然之间要找天然染料, 就着实有点难了。

  苏净禾问:“咱们这里没有合适的, 再往南边有没有呢?粤省跟琼省冬天都暖和, 花花草草的也多。”

  刘厂长摇头:“眼看就要过年了, 谁有空去帮你找,况且运力也难, * 找到了一时半会又运不过来,运过来了还要糅制发酵,少说也得一两个月, 哪里来得及……总之, 要是这一阵子找不到合适的,也只能有什么用什么了……唉!”

  纺织厂虽然在外头人看来风光无限,可里头管事的才知道有多难。

  厂里损耗大,养的人多, 产量常年跟不上上面下达的任务。

  今年还没完成指标的四分之三,现在省里提的要求又要完不成,刘厂长都有点担心去开总结大会的时候,被批评成什么样子,会不会把他从厂长的位置上撸下来。

  他说完, 看了一眼苏净禾, 笑着说:“看我,跟你说这个做什么,你跟正崖在村里怎么样了?上回我去镇上开会,听人提了一嘴, 说是有两兄妹出息得很,被镇上点名表扬了,一打听名字,果然是你们两个!”

  苏净禾客套了两句,却是认真问:“刘叔叔,厂里要用什么来做染料,不如我回去打听打听?也许下面哪个村子里有合适的?”

  陈美凤推了推丈夫:“都是自己厂里子弟,小禾有心要帮忙,你就给她说一下呗,又没啥。”

  刘厂长最后就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本册子,翻出来给苏净禾看:“排第一第二第三的都行,颜色越鲜亮越好,其实不是一点黄色的天然染料都找不到,而是找到的颜色都不够亮。”

  苏净禾低头一看,册子上写了十几种植物的名字,但是都只有名字,没有图画,其中有几样被特别圈出来,后面做了关于季节的备注。

  她问:“刘叔叔,这些有没有图样的?”

  刘厂长摇头:“这倒没有,但是东西到了面前,车间的人能看出来。”

  苏净禾见刘厂长着急去开会,便把册子上的名字全部记了下来,连忙告辞了。

  出了刘厂长家门,眼看时间还早,苏净禾拿着誊抄出来的名字绕去了不远处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今天的人倒是不少,门口闹哄哄的,都围着几辆车不知道在做什么。

  苏净禾没有理会,躲开人群走了进去。

  馆里书并不多,她很快按着索书号翻查了一遍,没有找到植物分类,只找到几本中草药图册,在上面对照出了几种刘厂长册子里提及的天然染料植株,只可惜看书中的标注,那些在本省都没有分布。

  她仔细又翻查一回,再找不到更多信息,围着图书馆又走了一遍,终于在一个标着“阅览室”的房间里看到了有两个带玻璃门大书架。

  书架上的书都保存得很好,书柜上写着“苏岁安老先生敬赠专架”,走近一看,上面摆满了大部头的外文书籍,不但有俄语、英语,甚至法语、德语、拉丁语的也不罕见。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