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回天灾囤货忙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2节


  “外公,我育苗的时候育得有点多,偏偏这些菜苗又水灵得很, 扔了怪可惜的, 送你一点养养吧。”

  俞外公种田的手艺别提有多好了, 以前还在乡下的时候, 门前屋后满满当当的全是吃不完的蔬菜和水果,只是俞大舅在市里买了房把老人接过来后, 老家的院子和地就荒废掉了。

  虽然也用泡沫箱在家种过点东西, 但也只是小葱大蒜芹菜什么的。

  “放着吧放着吧,我养!”俞外公一听就来劲了,他种了一辈子的地, 种地这事几乎变成了他的本能一般融入了骨髓。

  “爸, 家里就这么点大的地, 你要在哪里养啊?”大舅妈倒不是真的为在家种菜这事反对, 而是真没地方!

  俞大舅这房子买得早,十几年前就买了, 户型虽然不小, 但住的人却很多。

  俞悦桐的大表哥结婚已经另买了房子自己住, 但表哥表嫂工作忙,小孩是两家老人轮流带的。二表哥还没结婚,目前还在家住,一百平的房子老人小孩大人,住得满满当当。

  阳台已经被改成了洗衣房,下面放着洗衣机,上面挂着衣服,虽然每天都在收拾,但看上去依旧有些凌乱。

  “放窗台上不就好啦?”俞外公去俞悦桐家住过几天,早就心痒痒得不行了,“我看悦悦就弄得挺好的,窗户边上阳光好,摆几盆菜什么的也好看,别人家不是还特意花钱买花买花瓶吗?正好连钱也省了,还能省几个买菜钱呢!”

  “爸,那是悦悦安了灯,要不然就那么一点太阳,够什么的呢!”

  俞悦桐掏出麻袋里的灯:“哎呀,我怎么把补光灯也一起给带过来了!”

  大舅妈哭笑不得:“你这哪是不小心的啊,分明就是早做好了怂恿你外公的准备!”

  “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就随他去吧。”俞外婆偏向了俞外公,于是本来也没怎么反对的大舅妈就随他们去了。

  于是俞悦桐就高高兴兴和俞外公一起摆弄起花盆土和补光灯。

  “用塑料瓶和泡沫箱不就行了?还花钱买这么多盆干嘛!”俞外婆把自己攒的塑料瓶和泡沫箱子全拿了出来。

  “外婆,这些塑料瓶先别动,室内种菜万一招了虫子很麻烦的。这些塑料瓶留着到时候做酵素用,菜叶子果皮烂水果都能废物利用,又能当肥料还不长虫子。”做酵素要用红糖,俞悦桐怕她舍不得,还提了一大袋红糖过来。

  “我找制糖厂老板要的,全是放库房里放过期不能吃的红糖,没花钱,家里太多了用不完,正好你们帮我消耗消耗。”

  这次俞悦桐没说谎。糖这东西不容易过期,但也只是不容易。

  正巧她在A国租仓库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隔壁的仓库到期很久了也没来续费,A国的仓库拍卖已经成了一种很常见的产业,这个仓库因为满是囤放了三四年的红糖,因为储存条件不达标,绝大部分都坏了。

  A国虽然能拍卖到期无人续费的仓库,但对接手者也有要求,仓库是要收拾干净的,而在A国垃圾处理费是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这一仓库过期的红糖不出意外地没人要。

  俞悦桐只花了一百美金就拍了下来。满满一仓库大约三千吨的红糖虽然已经过期,但拿来用作酵素堆肥种菜却很不错。

  俞外公种菜养果树的手艺不用她操心,俞悦桐只是帮着一起搬土种苗浇水。

  中午的时候,大舅妈留俞悦桐吃饭,俞悦桐顺便问起了老家的事。

  “外公,咱们家那地的租金送来了没?这都马上九月了,也该把米送来了吧。”

  被俞悦桐一提醒,俞外公也想起来了:“对啊,早稻七月就能收了,这都快九月了,怎么还没给送来啊!就算是忙,那打个电话给建闻咱们自己去拉也行啊!”

  饭桌上的俞大舅随口说:“可能是忘了吧。”

  俞外公不太高兴:“这事怎么能忘了呢!”

  俞悦桐和俞外公口中说的“租金”,是老家的地。

  去年各种惠农政策出台后,俞外公动过回村继续种地的念头,但俞大舅觉得他都一把年纪了,下地干活就是辛苦的体力活,不让他回去。

  俞外公拗不过儿子,最后老家的地租给了同村的人,一亩地一年意思意思地收三百斤的大米。

  这事俞悦桐当时也听说了,不要钱要米这个要求还是她提的,都说农村人淳朴,但在农村生活那么多年的俞悦桐知道,那只是“理想”化的农村罢了。

  早两年看着俞外公和俞外婆跟着儿子搬走了,家里的屋子和田虽然空着,但不管怎么说那些东西都是他们家的。

  邻居连知会一声都没有,就把俞外公家的地填了做成水泥路,还是俞外公回老家拿东西时发现的。

  对方家里明明有足够宽的院子,填完了自己家的不算,还要把附近他们家的地也填掉一些,说是方便。

  那块地,俞外公是早就不种了的,虽然一家子早就不靠地吃饭了,但老人家对土地的感情不一样,也不要什么钱,只要求他们写字据,承认这地只是给他们用,但这块地还是村里分给俞外公的。

  对方一开始还答应得好好的,但一看俞外公找了村委会的人做见证,又反悔了。

  为了三分地的事情,两家闹得不可开交。

  因为对方已经把田给填了,村委会又和稀泥,除非再花钱请人把地敲了,要不然事情根本没有结果。

  最后俞大舅担心俞外公的身体,怕再闹下去老人家非得气出什么病,也只能两头骗。

  骗对方说俞外公已经愿意退后一步,又骗俞外公说对方同意换地。

  然而事实是那块地被不了了之地含糊了过去。大舅是初中老师,每天面对青春期叛逆少年头疼得要死,反正家里的地是早就不种的,一家人也不靠那个吃饭,占了就占了吧,他实在是不想每天和捕头村委会扯皮了。

  所以俞悦桐在听说俞外公想把地给同村的老朋友用,只要别人地荒着的时候,她就不同意。

  但俞外公对村里还是很有感情的,他在那里出生长大娶妻生子把孩子养大,六十多年的时光都凝聚在了那片小小的村庄里。

  俞外公她劝不动,俞悦桐转而给俞大舅出主意,最后老家的五亩地以粮食支付的方式租给了对方,租金一年一共一千五百斤大米。

  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很多,但末世来了之后,大米比钱珍贵多了,一千五百斤的大米省着吃,能够俞大舅家吃一年。

  上辈子俞外公就是免费把地送给了同村的“朋友”,暴雨之后买不到粮,低声下气地问对方能不能卖一点给他,他愿意出“市场价”,但是却被对方无情拒绝了。

  俞悦桐至今还记得俞外公在电话里崩不住地跟她喃喃着:“人怎么一下就变了呢?以前他不这样的。”

  虞城的水稻能三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不想那么辛苦的人一般都只种两季。

  杂交水稻的产量高,一亩地产个两千斤不是问题,一年就是四千斤,一亩地三百斤的价格真的不能说贵。稻谷收购价一斤才一块一左右,而一亩地的市场租金是八百,一年三百斤打对折都不止了。

  虽然辛苦,但刨去支出一亩地最少能挣三千块钱更别说还能种油菜花种莲藕这些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三百斤的稻谷撑死了三百五十块,完完全全的就是同村友情价。

  但七月收稻,八月下旬也看不见稻谷,这又算什么?

  “大舅,你当时是有跟他说了吗?就要今年的早稻。”俞悦桐特意强调过就要早稻,早稻七月末收割,就算迟一些,八月中旬也能全部晒好保存起来。

  中稻九月收割,晚稻十月收,但那个时候不管地里有多少即将长好的粮食,都只会在暴雨中腐烂。

  今年官府农业部的态度也十分明显,用各种办法让农民们选择早稻而不是中稻和晚稻。

  “说了的,我当时跟他说,不管他种什么稻谷,反正得在八月十号前送来,我再催催。”虽然是这么说,但俞大舅显然有些心不在焉的。

  俞外婆却有些紧张地说:“他不是不想给了吧?今年粮价的确有点高,我看新闻里天天说什么粮食危机啥啥啥的,这两年天气是越来越怪了。”

  “去年冬天过得像春天一样,今年春天像夏天,现在就更不得了了哦,天天说台风,结果呢?两个多月了,雨是一滴也没下,就咱们隔壁村的水库,听说都干了嘞!”

  大舅妈拿出手机查了一下然后惊呼道:“我说呢!今年粮价翻了一倍,国家给到农民的收购价都到两块五一斤了!”

  俞外婆:“不对啊,我昨天去超市买米还看到大米是六十一袋呢,没涨。”

  附近超市的大米大部分是二十斤一袋,从四十五元到七十元不等,俞悦桐家里和俞外婆家买的都是六十一袋的东北米,米粒饱满香气扑鼻,算是非常好吃实惠的大米了。

  他们这里的杂交水稻的产量高,但口感要差上不少,基本上是四十五元一袋,平均下来就是两块两毛五一斤。

  稻谷带壳,去壳要钱,装袋要钱,重量还会多少变轻一些。

  两块五一斤的稻谷收购价和两块两毛五的成品大米,这个价格有点让人不敢想象。

  “粮食蔬菜的价格有官府调控,谁家不吃米啊,肯定是要□□的!放心吧,什么涨也不能是粮食涨啊!”俞大舅虽然这么说着,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俞悦桐的舅舅阿姨们不种地,叔叔姑姑们也早就不种地了,二十斤的大米足够一家三五口人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没有天天去超市买米,也没有卖稻谷,所以即便到了现在,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和他们一样,对粮食价格没有太高的敏.感度。

  之前不知道可以当没发生,但现在既然已经意识到粮食价格的不正常,俞大舅就有些坐立难安了。

  俞外公和俞外婆年纪大,小时候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饥饿,一想到粮食可能出现问题,焦虑的神色几乎是克制不住地出现在两个老人的脸上。

  俞悦桐立刻提议道:“反正大米这东西天天要吃,要不然咱们下去去批发市场多买点吧。”

  俞外婆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连声道:“是该买点,得多买点。”

  大舅妈也对着俞大舅催促道:“等一下你赶紧打个电话,不就是一千五百斤的稻谷吗,叫上老二一起去拉回来得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一千五百斤的稻谷撑死也就三千七百五十块钱,每家分一分就更少了。

  因为就几百块钱的事,现在出门和朋友吃一顿可能就不止几百了,俞大舅也一直没上过心,但一涉及到粮价可能要涨,所有人都不太淡定了。

  俞大舅打电话去问稻谷的事情,被问急了,对方才支支吾吾地说,愿意以一亩五百的价格当租金。

  俞大舅听了都要气笑了。

  一亩地三百斤的稻谷换成五百是赚的,毕竟这五百拿去批发市场买成品米,能买两百多斤,还方便。但这人做事不地道,让人心里有气!

  “大舅,我给我爸打个电话,一起去他家吧。”俞悦桐显然是早就预料到了,把之前花了两块打印费的合同拿出来,“我爸那车能装,一趟就给拉走了。”

  俞爸爸为了送货方便,一直开的是小面包车,一千五百斤的稻谷听着是挺多,但也就是十五个编织袋的事情,俞爸爸的面包车虽然看着小,但装这点东西简直是绰绰有余。

  听了电话的大舅妈原本还有点上火,一看俞悦桐掏出合同,立刻就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是咱们悦悦厉害,这人啊,最好还是能有个合同傍身!”

  俞悦桐当初先斩后奏把合同打印出来的时候,背地里还遭过埋怨,说俞悦桐这样把好好的邻居弄生分了。

  但事实证明一切签合同才是最好的!

  作者有话说:

  ? 第 26章

  八月十五的时候, 官府发了一波总值在五千亿左右的消费券,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是四百元。

  但考虑到很多小孩没有电子账户,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机,实际上能拿到的消费券更多。

  很多西方国家不出意料地又开始发表Z国要完蛋的言论。从去年年初开始, Z国进口的粮食、肉类、奶制品、石油等战略物资就大幅度地增加。

  甚至在环保方面, Z国也成了呼吁发起人。

  但Z国的这些行为显然只是被西方大国们打上了愚蠢的标签。

  各种Z国妄图恐吓民众统治世界的阴谋论层出不穷。

  但俞悦桐根据那片隔开的空间使用情况来看, 官府的这步棋走得远比明面上看起来更慎重。

  以A国为首的资源大国趁机涨价赚了Z国一大笔钱,但他们国内也因此乱了起来,资本逐利,在利益面前没有坚固不摧的朋友。

  Z国派出的工作人员在搅浑的水中趁机摸到了不少大鱼。不走海关,而是用更加隐蔽的空间在他们国家内进行国内的交易, 因此反而放松了警惕, 让间谍们狠狠地购买了一大批物资。

  末世虽然还未开始, 但现代科技技术让很多事情都变得有迹可循, 俞悦桐记得上辈子国家就有所准备了,只是没想到末世会来得这么突然更没想到灾难会如此恐怖, 持续的时间会这么久。

  不吹不黑地说, A国目前的科技水平是略胜Z国一筹的,他们照理说比上辈子的Z国更加清楚接下来的日子会有多难熬。

  但是,居安但思危的意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A国地广人稀, 资源又丰富, 从来没什么节俭的念头, 到了末世也是如此。

  上辈子也是如此,末世前几年, A国是十分潇洒的。手里有粮, 地广人稀, 遇到灾难了随便一跑就能继续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但他们早就习惯了浪费和随性,又没能点亮种田技能,等时间一长未加工过的农产品腐烂,大规模使用机械进行耕种又成了奢望,恶果就来了。

  反倒是人口众多的Z国出人意料。十五亿的人口让人觉得这个国家没救了,同样是人口大国的阿三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在末世第五年就接近亡国灭种,每个角落都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变异苍蝇多到令人心惊胆战。

  Z国不仅人多,而且集中,怎么想都不可能从那么频繁的灾难中活下来。但现实是,Z国不仅活下来了,幸存者和基地数量都远超各国。高层和异能者甚至偶尔能吃到新鲜蔬菜。

  普通人虽然活得凄凄惨惨每天在饿死的边缘徘徊,但至少能吃上食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