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带着异能穿回七十年代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61节


  李母松了口气,她也可以甩锅了。

第102章 织毛衣

  等杨大夫离开,田静才明白李母的意思,“婆婆,我的身体很好。是药三分毒,我不喝。”

  “要不就倒了?”李母压低声音,“可是两块钱一副……”

  “我也喝了药茶的,叫李敏自己喝吧。”

  李敏“……”她能不能说,谁出的这个主意就谁喝?可是看着大嫂那笑盈盈的样子,她,不敢。

  李正国拎了七包药包回来,“以后每天只熬不喝,第二天继续加水熬就好了,一包管三天。”

  “可是这些都是钱啊?”李母心疼,实在不行,还是她来喝吧。

  “这次杨大夫没收钱,都是不值钱的草药,为了味道浓,还放了黄连。”

  黄连?李母不敢喝了,“好好,我会按时熬药的。”

  李正国带着陈锁柱继续做家具。

  田静教李敏织毛衣,边教边骂,“笨死了,是从下往上挑的,不是从上往下挑的。”

  陈锁柱看看李正国,见李正国没反应,他也不敢多嘴,“李大哥,我,我爷爷同意了。”

  “过一些日子再说,现在不合适。”

  李正国没说的是,他妹好像不热衷出嫁了,他妹退婚风头还没过,明年再说。

  陈锁柱低头继续干活,他是不会放弃的。

  牛大嫂拎着个篮子过来了,和李正国陈锁柱打了声招呼,就站在院子外头喊人,“田静,田静。”

  “誒,来了。”

  田静打开院门,看到牛大嫂挎着盖了一块粗布的竹篮,忙把牛大嫂请进院里,“快进来,是不是帮我换到鸡蛋了?”

  “是啊,前天就换到了,你们回来有些晚,昨天你家又在夹院子,我不就拖到今天才来吗?”

  牛大嫂边说边和田静进了堂屋,一伸头就能看到炕上的李敏,“哎呀,李敏你是在织毛衣呐?”

  “是呀。”李敏骄傲地抬起下巴,“我大嫂买了毛线回来,左右我窝在炕上太无聊了。”

  “我看看。”

  牛大嫂把篮子往堂屋的桌子上一放,直接进了东屋,看到坐在炕边拧麻线的李母,更惊奇了,“李婶子,我看你精神好了不少。”

  “哪里是好了不少?是全好了,你没看到我在拧麻线准备做鞋了吗?对了,正好你来了,把你家打好的布壳板借给我一点,我急着给田静做鞋子。”

  牛大嫂看向身后的田静,还是那一身衣服那双鞋子,“好,下午我给你送来,你打算哪天打布壳板?要不要我来帮忙?”

  “就下午吧,你来帮我熬浆糊,你熬的浆糊最好用,顺便把剪子也借给我用几天。”

  “好啊。”牛大嫂与李母说定了,就看着李敏织毛衣,“看起来不是很难嘛,给我试试。”

  李敏见大嫂点头,就把手里刚织几圈的上下针递给了牛大嫂,牛大嫂抱着三角形的毛线和针就喊田静,“田静,你来教教我。”

  田静只是说了一遍,牛大嫂就快速上手,“这上下针太简单了,不过,你说的那起头,还是大有学问的,高矮胖瘦的,真是不好确定针数。”

  “是呀,织肥了费毛线,织瘦了穿不了。这上下针大约织了两寸左右,就应该在腰处比画一下肥瘦了。”

  李敏“……”她大嫂为什么不吼人了?

  织了一会,牛大嫂就把针线还给了李敏,和田静数鸡蛋去了。

  “田静,她们都要大米,就算只有几把,换回去也能给娃儿熬点米粥喝。”

  “碎米行吗?沙子不少,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拣。”

  “行,只要是米。”

  篮子里有六十个鸡蛋。

  鸡蛋六分钱一个,粮站的米价一毛三分四一斤,倒换粮票也要一毛多一斤的票,可她这是在黑市五毛钱一斤买的。

  “牛大嫂,说实话,我是黑市上五毛一斤买的,要不是路途远又想照顾村里人,我是不会在村里用粮食换鸡蛋的。”

  “这样吧,六个鸡蛋换一斤,米里有沙子,我就倒赔一些,以后再换,就不是这个价了。”

  “那当然,那当然,不能叫你垫了钱,这次米有沙子,给这个价,已经是便宜她们了。”

  十多斤的碎米,全部给了牛大嫂,叫她找秤称,剩下的,下午给带回来,顺便再带点蔬菜种子来。

  李正国把四层的木架箱子做好了。

  田静和李正国两个人筛了土,再把木架箱子连同土,一起放在阳光下晒着。

  牛大嫂下午拎着剩碎米过来时,看到这个木架箱子,稀罕得不得了,“这样要省下不少地方,放在厨房一角也不碍事。”

  “就是这样想的。”

  “田静你这个脑子里啊,什么稀奇的想法都有。”牛大嫂佩服不已地看着田静,“明天,我叫我家那口子,来问正国兄弟是怎么做的。”

  “行。”田静替李正国应下,“包教包会。”

  这个下午,牛大嫂和李母在打布壳板。

  田静在木架箱里种她的菜。

  可惜,有李正国这个懂行之人,不好用异能,不过,每样她都偷偷留了两粒种子,明天上山给培育出来,准备种在自留地的棚子里。

  晚上,李母叫李正国给她多点几盏灯,她要赶快给田静的鞋子做出来,再赶衣服,田静没有衣服可换,她的那些破衣服,也被撕了打布壳板了。

  次日早起,田静就收到李母给她的鞋子,“谢谢婆婆,以后,别费眼睛,留在白天做。”

  “好。”

  早饭后,田静看了看新鞋子,决定等上山回来再穿。

  背上新竹背篓,对李母和李正国打了招呼,田静就出了院门,却发现西边又多出了第四家第五家,而这两家是李会计的两个儿子。

  田静皱了皱眉,没理会,直接从西屋边上离开了,在农村,每家都会隔开一两米的距离,要不是自留地开在各家前头,邻里之间隔开的距离应该是自留地的大小。

  一直到看不到田静的背影了,李爱国才低头继续围地基。

  这次上山,田静特意盯着野兔打,说了要给婆婆做棉衣的衬里的。

  现在已经是初冬,很快就要正要彻底冷了,婆婆的棉衣棉裤该准备起来,李敏的棉衣应该能对付这一年吧?棉花是不是不够啊?

  用柴刀把两只野兔剥好了皮,兔肉兔皮分别用藤蔓细细地卷好,放在背篓底部。

  上面放着红菇娘果,红菇娘果上是婆婆丁和苦麻菜,盖上盖子,田静快速下山,她要回去洗脚换鞋。

第103章 大扫除

  回到家,直接背着背篓进了西屋,先藏好培育出来的种子,再把背篓里各样东西拿出来。

  等到李正国进来时,就看到三个瓷盆里装满了东西,“这是什么?”

  李正国指着藤蔓裹住的东西。

  “兔肉和兔皮,晚上再拆,先这么放着,你抓些红菇娘果去吃吧。”

  田静端着野菜去东屋,交给李敏择去,她自己去厨房烧水。

  洗干净脚,穿上尼龙袜,穿上新鞋子,田静去了东屋,“鞋子很舒服,谢谢婆婆。”

  正在给儿媳妇做衣服的李母笑呵呵地摇头,“一家人,客气什么?”

  “那我就不客气了,婆婆你快点缝,李敏,你放下毛衣帮忙,我想洗澡了,很多天了。”

  “我也想洗。”一听田静要洗澡,李敏觉得自己头皮痒痒的,抬手就挠,“我已经半个月没洗头洗澡了。”

  “你不会长虱子了吧?”

  见李敏用力挠头,田静害怕了,这年代头上长虱子的人很多。

  原主是个爱干净的,洗澡不方便,但总是偷偷洗头,因为田苹的头上就有,原主怕被传上,就经常洗头。

  而且原主头发短,一盆热水分开就够用的了,头上当然是没有虱子的。

  “不会吧?”挠头的李敏顿住手,“我小时候长过,后来我娘天天给我篦,就没了。”

  李母放下手上的针线,从炕柜里翻出她珍藏的篦子,“自己拿去篦一篦,最近家里人多,不知道是不是别人传的。”

  当李敏真的篦下一个大虱子时,惊叫着跳下炕,“完了,快快,快洗炕单晒被褥。”

  田静摸摸发麻的头皮,“赶快的,婆婆别忙做衣服了,拆了炕上的东西,李敏,你洗炕单被里被面,我去烧水,把这些都给烫一烫,最后再洗头洗澡。”

  “以后,离那些人远一点,说话做事都可以,别和她们勾肩搭背的,

  “婆婆,你先用陶罐里的水洗头吧,等我烧了水出来,你再顺便洗个澡。”

  婆媳三人各司其职的匆忙开始了灭虱运动。

  李母洗了头和澡,李敏才把两床被里被面里及炕单洗出来。

  李正国来回挑了很多水,最后又被田静指挥挑着烫过的被里被面去库河里漂洗。

  等李敏洗头洗澡后,田静来不及洗了,只能等饭后洗,本不打算今天洗的,因为李敏,全家大扫除。

  中饭由李母和田静做,李敏继续洗被子,洗她大哥的薄被子,要不是因为怕有虱子,一开始就混在一起洗了。

  当李正国挑着被里被面回来,看到他妹在洗他的薄被子,还一愣,他忘了,甜甜不会是想跟他分被窝了吧?

  李敏的手劲很大,和她大哥一起拧被里被面的水,呲啦一声,已经有很多年头的被面,就被兄妹俩给拧烂了。

  李母心疼坏了,张嘴要叨叨闺女,就听儿媳妇说话了,“正好,留着打布壳板,昨天打的那些不适合还给牛大嫂。”

  昨天,用的是她的衣服打的布壳板,一条一条的太小块,牛大嫂拿来的布壳板上的布块可不小,即使牛大嫂不说,还回去后,牛大嫂的婆婆和弟妹能不说吗?

  “可是,可是,被面该怎么办?”李敏弱弱的问。

  “傻了吧唧的,我屋里那么多布匹做什么用的?”

  “那些是花棉布。”李敏心疼,她刚才跟进西屋拿被子,顺便翻看了那几匹布,每样她都喜欢。

  “买回来就是用的,把婆婆的被面也给换了,还有我房间的被子,都给换了。”田静不容置喙地做了决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