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咸鱼在文娱行业里疯狂内卷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5节


  【没, 还在等网页刷新。】

  【哦!现在可以登进去了。】

  【这么快?!】

  【能不快吗?毕竟沈总都发博表示会立刻解决。你见过老板发话后还没行动的公司吗?】

  【……嗯……怎么没有呢!】

  【你是不是对国内的环境有什么误解?】

  【外包人员,实习生,阐述不清, 公司一概不知,调查后会给您答复——就说我这味道正不?】

  【太正了,兄弟。】

  【这种情况得分公司, 得分老板。如果是沈总,我信你在她的评论区吼到她听见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沈总的名言:我可以忍受咸鱼,但不能忍受不办事的人。】

  【待遇看群英,老板看沈总。】

  满意追剧的观众散后,#群英崩了#的热搜也渐渐回落,独留一些没赶上热搜的还以为是群英的运营出了问题, 一个个地在问群英是不是要破产了, 他们还有机会等到《13thsteam》上架吗?

  追完剧的沈凝烟:“……”首先她没惹你们任何人,其次, 她没惹你们任何人。

  更糟的是,因为吧#群英崩了#刷上热搜的人都在追剧, 导致那些吃瓜吃错的晚课党与海外党都十分担心自己预约的游戏将随群英的破产一并玩完,甚至开始艾特国内比较有名的公司试图挽救还没公测的心头号。

  而等开完会的群英员工反应过来后, 谣言已经歪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什么群英的资金链断了, 所以要去东南亚讨饭。

  什么沈总之前查出绝症,所以要把公司卖了治病。

  …………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谣言传的那是有鼻子有眼的, 不仅忽悠了一众看客,甚至一些颇有资产的公司都纷纷来电, 表示对群英的项目很感兴趣,愿意接手群英的热门IP。

  沈凝烟:“怎么上一秒还是群英要破产, 下一秒就成我快凉了?”

  澄清的速度完全赶不上流言传播的沈凝烟对着电脑欲言又止,最后只用账号发了两条声明:

  第一,#群英崩了#是指群英视频崩了,不是指群英破产。

  第二,她只是腰部有问题,还没到安排后事的地步。

  澄清完的沈凝烟又去看了下群英官方的澄清,发现上头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千字但中心思想和她列出的两条一样,所以在沉默之余,第二次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这都是啥啊!”

  不是沈凝烟故意挑刺,而是对网友而言,看人澄清还要考虑深意,所以这到底是公关呐!还是阅读理解。她给运营开的工资就是为了为了折磨消费者的?

  沈凝烟看不懂,但沈凝烟大为震撼。

  于是在一言难尽的心情下,她用自己的账号在官方澄清下发了条评论:麻烦用几十字概括澄清内容。

  官方账号自然关注了沈凝烟的账号,所以在运营账号的员工发现有老板的评论后,吓得他们立刻回道:【有人把#群英视频暂时故障#的新闻误认为#群英崩了#,另外,沈总没事,所以不要误传沈总的健康出了问题。】

  沈凝烟终于满意了:“这才对嘛!又不是高考作文,澄清内容写那么长做什么。”

  底下那些求课代表的网友在反应过来也是纷纷揶揄道:【沈总也求课代表啊!】

  【哈哈哈!老板在自家官博下求人总结。】

  【估计沈总追完剧后都了懵了!她不过是离线了一会儿,怎么被人传谣成公司破产快死了?】

  【哈哈哈哈!倒霉的沈总。】

  【话说回来,群英能不能学学N飞,一次性放完所有剧集。】某个挤在评论区的网友努力出头道:【每天追剧实在在太麻烦了,而且对我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也所影响。】

  【大姐,想看剧就直说,扯什么工作状态啊!】另一个网友直接回道:【你这算盘珠子都蹦到我脸上了。】

  【不过有一说一,我也赞成一次放完所有剧集。】眼见有符合自己利益的话题,网友们立刻顶上:【抓心挠肝的感觉实在是在太烦了,@沈总,求你了,直接放出所有剧集吧!】

  如果说《七宗罪》的第一集是古老的罪恶,那么《七宗罪》的第二集应该算是现代的罪恶?还是说披上一层现代皮的古老罪恶?

  向阳和白成军饰演的新人警察接到一个校园自|杀案!此案在有第一个受害人时,除了孩子的父母,所以都觉得这是高中的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特殊案例,所以在学校赔了笔钱,当地为了名声而努力压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一段时间。

  然而这就是事情的结尾吗?

  没有。

  因为在第一个受害者出现后不到一周就有第二起自|杀案,而且还是相约自|杀且在社交平台上留了遗书,立刻引得不少记者纷纷报道。

  众所周知,关于未成年的话题一向都是社会热点。那时的互联网刚刚起步,众人常用的社交平台也都是个人空间的电子手账属性,并不像现在的微博一样有着很强的传播性与社交性,所以在第二个自|杀案出现后,调查记者的报道也让无辜的社交平台躺枪,于是在众人的口诛笔伐下被市场监管下架,管理层也出面道歉并对发布内容进行强制审核。

  而这就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吗?

  并没有。

  因为在个人空间被强制审核与锁上后的短短三天里就有未成年人自|杀,这也导致民众的怒火再次转移。

  你以为是个人空间在传递负能量吗?

  没有。

  相反,个人空间还起到缓解抑郁情绪的作用。

  在这个不被理解的社会里,只有躲在电脑屏幕后和不认识的人一起互舔伤口,才能获得短暂的安慰。

  而在这个获得安稳的唯一渠道被封禁后,惶恐的未成年人被扑面而来的压力所击倒,然后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反应过来的家长为此围了学校,开始去堵班主任乃至校长的家门。

  到了这一阶段,别说是学校,就连当地都没法压下接连有在校生死亡新闻与丧子的家长带人与学校发生暴力冲突的新闻,只得开了安抚民众的发布会。



第289章

  碍于审核威力, 片里没有明着刻画学校与当地政府是怎么压并发了三次打脸通告的。

  第一人死时,他们说是安全教育不到位,导致去楼顶玩的孩子失足坠楼, 日后定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第二次出现集体自|杀时,他们说是死亡教育不到位,导致孩子因一点小事走上极端, 所以会出台相关的心理教育,为每一学校安排心理辅导员。

  而当第三,第四次学生死亡案出现时,编不下去的当地……尤其是某些部门已经吓得冷汗直流,甚至有人连夜跑路。

  好嘛!这下衬得还在挣扎的全是傻瓜。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结束了?

  不。

  因为这时网络不发达,所以未免调查记者写出一些不该写的东西, 所以当地“很有眼色”的学校开始强迫学生家长签署闭口协议, 甚至有社区的人上面去做受害者家庭的思想工作。

  除此外,地方报与别地的报纸上也出现了【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让所有人买单】、【这样会破坏当地和平】等高调子的言论。

  总之就是大道理说了一堆, 但听者只想【哔哔哔!】。

  我可去你的。合着受苦受难的不是你家的孩子,受苦受难的不是当地百姓?人家到底做错了什么要受这个委屈?还有那些丧子家庭……凭啥要其白发人送黑发人?还不许人家问个清楚。

  而比这些更让人血压升高的是受害者家庭找上门时, 加害者的父母与袒护父母的校方露出一副连84消毒液都无法洗净的恶心嘴脸:“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家的孩子平日里那么乖巧, 学习成绩也不错, 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欺凌别人。”

  “就是,肯定是你家孩子做了什么才会把我家孩子逼得打人。”

  “还有啊!你家的孩子也不一定是为学校里的事情走上极端,没准是家里压抑, 所以才会躲清静地死在学校里。”那人的尖酸刻薄很快把受害者家长给气晕过去,同时也给压消息的提供新的思路。

  对啊!人家为何不欺凌别人, 偏要欺凌你家的孩子?还有,你们家在教育上难道没有一丁点的问题吗?没准是想借机讹人呢!

  借着令人血压上升的矛盾, 《七宗罪》也侧面暗示了受害者是如何走上绝路的。

  校园霸凌是原罪。

  而比校园霸凌更绝望的是他们也曾挣扎过,也曾鼓起勇气向父母诉说自己遭受的不公,可结果却是他们的父母与欺压者的父母说了一样的话。

  “人家为何不霸凌别人,偏要霸凌你?”

  “我送你上学是让你好好读书的,不是让你跟些不三不四的人搞小团体吗?“

  “你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就是想让家里出只金凤凰。算你妈我求你了,别再搞事了行吗?”

  这些言论或是以争吵,或是以短信的形式展露到观众面前,配合那些已经逝去的受害者在舔舐伤口时的压抑哭泣……

  别说是同龄人受不了,就连那些成天嚷嚷着“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就是因为过的太好了才会那么脆弱”的家长也都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

  当然,也有些死鸭子嘴硬的表示都是孩子的错,那些受不了校园委屈的日后都是社会上的失败者,结果被问“你有多成功啊!”,“你是不是参与了校园霸凌?”,“给你当孩子真是老遭罪了。”

  最后逼得反驳的顽固消耗离开。

  借着这个机会,也有博主整理了近几年国内的青少年自|杀数据,结果发现不仅是未成年人的自|杀率年年增长,甚至国内的自|杀年龄都有呈低龄化的趋势。而比自|杀率更可怕是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被性|侵|犯的比列也逐渐上升,并且在下方的评论区里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发言。

  “有没有可能是以前的未成年人自|杀率与儿童的受侵|犯比例比现在高?毕竟那时交通不便,而且没有互联网来统计数据,所以……”

  此话一出,那些仗着年纪大而死鸭子嘴硬的人也跟着闭嘴了。

  城市化后的成果之一就是农村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毕竟以前是跑不了,而现在跑去城市里当牛马都好过在老家被磨搓死。

  同样的,现在是有各式各样的心理辅导群和官方热线在拯救自|杀群众。

  而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日子里,那些被忽视的未成年人又该如何?

  “要去东南亚的中东部的员工家属都办好签证了?”出发的前一天,沈凝烟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赶到群英的总部。而和明星一起出发去东南亚分部的员工们也都决定凑合一晚,明早乘大巴去赶飞往魔都的早班,然后坐包机去东南亚。

  “好羡慕哦!”其它部门的员工瞧着兴奋到已难以工作的经纪人们,小声问道:“咱们也能混到这种待遇不?”

  “等你升上去就有了。”老员工答道:“或是混资历。估计那批最早进公司的后年就能报销机票了。”

  “什么报销机票?”今年进来的实习生耳尖道:“群英还会报销机票?”

  “也不算是报销机票吧!就是在群英干了五年以上的员工每年都有一万五的旅游补贴,刚好报销出国游的机票。”老员工得意洋洋道:“我还有两年就有这一待遇了。”

  一万五在国内足以让一家三口玩上一周。要是碰上旅游淡季和调假,没准能蹭公司的行程省去单程的机票钱。

  “当然,要是能蹭沈总的行程就好了。”老员工在群英起步的那几年有幸跟过沈凝烟的出差团。

  沈凝烟在对自己人方面那是真的大气。

  不说是包机,但也给出差团的所有人报销了商务舱和四星级酒店钱。

  然而跟包机出国的商务团待遇相比,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和群英的经纪人们一样兴奋的还有沈凝烟的保镖家属。

  因为是包机,又值国内的寒暑假,所以沈凝烟的两个保镖也带着家人一起度假,甚至蹭到了老板旁的豪华套房。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