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吾家阿囡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节


  “嗯,跟去年一样,我叫你来,不是这事儿。”李士宽袖着手,站起来,“走,到后头说。”

  李文华跟着李士宽,一前一后,进了后面的院子。

  “小李庄的李文善,你知道不?”李士宽压着声音。

  “不是死了好几年了?入土的时候风光得很,我听人说过。”李文华撇嘴摇头。

  死了还要风光,败家货!

  “李文善的独子,叫李学栋,今年县试,考了第三。”李士宽接着道。

  “咦,他家还供着读书人哪,这么多铜钿?怪不得风光大办。”李文华啧啧。

  再多铜钿也不该花在死人身上,真是败家!

  李士宽斜瞥着啧啧不已的李文华,一声长叹。

  他那个弟弟吧,老实巴交不中用,这个大侄子吧,跟他阿爹一样的不中用!

  算了算了,不中用就不中用吧,至少会过日子不败家。

  “你去推辆车,就说去县城看看香烛,到三岔路口等我。”李士宽不多说了,直接交待道。

  “好!”李文华先一声好,随即疑惑道:“怎么不一起走?”

  “咱们去趟高村集。你记着,去高村集这事儿,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你媳妇也不能讲。”李士宽严肃交待。

  “大伯放心。”李文华不停的点头。

  虽然他不知道他大伯打的什么主意,不过,这不耽误他认真听话。

  他这个大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精明人儿,他阿爹活着的时候,他们家大事小事就是他大伯拿主意。

  他阿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侬大伯怎样讲,侬就怎样做!想啥么想!

  ………………………………

  李金珠和李玉珠推着李学栋回到家,李小囡和李银珠正在做饭,看到三人的脸色,就知道这铜钿没要着。

  李银珠盛好饭,再将一只鸡蛋用棉线勒成两半,李小囡和李学栋一人一半。

  她们家去年春天孵了十几只母鸡,被三堂伯李文才家偷了几只,给先生送了两只,过年杀了一只,考县试的时候又杀了一只,如今多数时候,一天只能有一只鸡蛋了。

  “阿姐,族里一个铜钿也不给,咱们怎么去平江府?”李玉珠吃了几口菜饭,忍不住发愁道。

  “找人借?”李银珠的主意又多又快。

  “找谁借?借了怎么还?就算能考上,”李金珠的话顿住,整个人萎顿下去,“考了府试还有院试。”

  “院试要到杭州城考。”李小囡小声接了句。

  “借了铜钿,万一考不上……”李玉珠看了眼李小囡,低头吃饭。

  李小囡没说话,她真不敢打保票说她一定能考上。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各自埋头呼呼吃菜饭。

  吃好饭,李金珠打点起精神道:“学栋和阿囡去念书,铜钿的事,我帮你二阿姐三阿姐想办法。”

  李小囡和李学栋到堂屋没多大会儿,李金珠和李玉珠沉着脸进来,一人一架织机,咣咣噹噹开始织布。

  李小囡溜出堂屋,挨到正在涮锅的李银珠身边,压着声音问道:“三阿姐,大阿姐想出办法了?”

  “大阿姐不让讲。”李银珠眼圈一红。

  “咱们两个偷偷讲。”李小囡往李银珠身边挤了挤。

  “是你二阿姐,要把自己典出去。”李银珠喉咙哽住。

  李小囡呆住了,片刻,慢慢萎缩蹲在灶口,看着涮着锅,时不时抬手抹一把眼泪的三阿姐,难过的想大哭一场。

  第二天上午,李金珠和李玉珠送李学栋和李小囡回高家学堂。

  李学栋进了学堂,高先生招手叫住了李金珠。

  李金珠跟着高先生进了高家堂屋,只觉得屋里明亮富丽的让人眼花,到处都是好东西。

  “你们族里的事儿,你知道多少?”高先生先问了句。

  李金珠一个怔神,“小李庄离李家集四五里路,我们不大去族里,族里有事体,都是三堂伯传话,收铜钿祭祀谢神什么的,不大知道。”

  “你们李家分五个房头,丰、盛、祥、满、旺。

  “丰字房是长房,你跟你三堂伯家,都是盛字房。盛字房跟丰字房同一个祖爷,一向同气连枝,这两房人丁也最旺,你们族里的事儿,都是丰、盛两房当家作主,如今的族长,就是丰字房的。”高先生细细解释。

  李金珠连连点头。

  “这中间,就免不了这儿多了,那边少了,其它三房,别的不知道,旺字房很是不满。”高先生压低了声音。

  李金珠怔怔的看着高先生。

  “昨儿个,旺字房的当家人,你堂翁翁宽老太爷,到我这儿来了,是来问学栋的人品学问的,宽老太爷的意思,你家学栋考府试和院试的铜钿,他出。”

  李金珠眼睛瞪大了。

  “你懂不懂?”高先生看着李金珠问道。

  “让我家学栋以后帮着伊?”李金珠脱口问道。

  “你这小拧聪明!”高先生一脸笑,“宽老太爷的意思,学栋要是考不出来,这事体就不再提,这铜钿,他就当打了水漂。要是学栋考出了秀才,族里的事体,你家学栋,得站在他们旺字房身后。”

  “好!”李金珠立刻点头。

  三堂伯敢打她家那几十亩地的主意,就是因为族里是他家说了算,她成天做梦,什么时候有本事了,一定要把三堂伯两公母打到脸肿!



第5章 府试

  三月底,旺字房的宽老太爷经高先生转手,送了一两银子过来。

  连李小囡在内,李家姐弟五个,对着那十个小银角子,把听说过的验证法子用了一遍。

  这是她们头一回见到银子。

  李小囡咬着银角子,十分的纳闷,这儿的银子,怎么会这么美丽这么贵气这么熠熠生辉呢?

  从前,她当垃圾扔过一大堆好几个九的纯银,那些银手镯银锁什么的,看着就是一堆破烂么。

  真是彼一时此一时!

  府试从四月十二日开始。

  整个平江府的考生就多多了,要一个县一个县分开考,昆山县排在哪一天,要考试前一天才会贴出来,这一趟来回,短了五六天,长了,只怕要将近十天。

  可四月里要犁田育种,正是农忙的时候。

  李金珠和李玉珠围着田梗走了两圈,回来又细细盘算了一遍,决定李金珠陪李学栋和李小囡去考试,李玉珠和李银珠在家,再拿出两个银角子,到隔村赁头牛外加一个壮劳力,犁田耙田,这样,后头下种育秧,李玉珠和李银珠姐妹俩就能撑下来了。

  初九一大清早,李金珠带着李学栋和李小囡,悄悄离开小李庄,跟着高先生帮忙找的一队行商,赶往平江府。

  第二天午后,姐弟三人在平江城外的郭巷镇下了车,再三谢了掌柜,赶往平江城。

  姐弟三个,都是头一趟离开昆山县。

  从郭巷到平江城,一路上店铺客栈商行一家接一家,那份繁华热闹,看的李家姐弟目瞪口呆。

  李小囡看看这边,看看那边,眼花缭乱,好几回都忘了走路。

  唉,这是个十分富足、相当发达的地方啊,穷的只是她那个村,她这个家!

  “阿囡,咱们先别分心,考好试再说。”李金珠时不时拉一把看的走不动路的李小囡,不放心的交待了句。

  “嗯嗯,我知道我知道。”李小囡盯着一家糕点铺,一边点头,一边念念叨叨的背起书来。

  她一定要好好考!

  只有考出来,她们姐弟五个才能逃出三堂伯的手掌心,才能活下去,才能离开那个小村子,她才能安心的在这个世间做出点儿什么,比如赚些小钱。

  秀才,还是挺有地位的,昆山县望洪家,就是从洪二少爷他二翁翁考中秀才之后,才成了县望的。

  天落黑时,三个人进了平江城,在离府学七八条街外,找了家便宜脚店住下。

  隔天一早,李学栋换上那身考试衣裳,和李金珠一起,去府衙报到。

  府试必须考的,只有头一天的正试这一场,其余几场,考不考随意。

  各县正试的日子已经张贴出来了,平江城考生最多,自成一场,其余五县,分成三场,昆山县和常熟县合成一场,在第三天。

  正试的规矩和县试时差不多,也是天不亮进场,天亮开始考。

  李小囡穿着李学栋那身考试衣裳,提着高先生给的长耳考篮,扣着时辰,和李金珠一起,赶往府学。

  过了两条街,路上提着灯笼,赶去进场的人就多起来。

  李金珠下意识的往李小囡侧前挡了挡,李小囡微微低着头,紧挨着李金珠。

  到了府学门口,李小囡和李金珠挑了一处阴影站着。

  也就小半刻钟,府学大门从里面打开,两个差役严肃着脸,一左一右摆了两只穿红着绿的稻草人出来。

  “你……”

  “大阿姐放心,我进去啦。”李小囡打断了李金珠的话,提着考篮,往府学大门过去。

  “李学栋!这里这里!”昆山县案首洪二少爷洪振业挥着胳膊叫道。

  在洪振业的热情安排下,他们前五名一组互结,再由洪振业的二翁翁洪老秀才担保。

  李小囡提着颗心,走向洪振业四人。

  “人齐了,咱们进去吧!”洪振业率先往府学大门进去。

  过了照壁,洪振业踮起脚伸长脖子,冲着里面挥着手叫:“二翁翁!二翁翁!”

  核名的小吏忙让过洪振业五人。

  洪振业几步冲到他二翁翁面前,“二翁翁,我们来了,这是赵墨华,这是钱兴邦,这是孙清白,这是李学栋!我是洪振业!”

  洪振业对着核名的书办,一口气介绍道。

  书办对着名册,挨个看过除了洪振业之外的四人,转头看向洪振业他二翁翁。

  洪老秀才正跟府丞嘀嘀咕咕说着什么,连眼都没斜一下,带着几分不耐烦,挥了挥手。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