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节


  这个规矩,她懂。

第6章 赶海

  “那倒不是。”王婶见她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戳着她的脑袋,嗔怪道,“我信不过你,还信不过你妈?少跟我说这些,待会儿婶子摸的海螺都给你,顺便给你宣传一下,要是潮水好,你收个三四十斤,没问题!”

  “谢谢婶子。”苏椒椒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王婶趁机拍了拍她的肩膀,用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椒椒,以后不要做傻事了,你知道不知道,你要是出什么事,你妈也活不了了,听婶子的

话,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为了那点事去跳河,不值得!”

  “我知道了!”苏椒椒用力点点头,“我听婶子的。”

  明晃晃的海面,咸咸的气息,海水已经没到了苏椒椒的胸口,她不怕水,就是有些眼晕,还有些窒息的感觉,她在海边长大,却不会游泳,是个妥妥的旱鸭子。

  虽然后来她学会了游泳,但那是在游泳池里,不能跟深不可测的大海相提并论。

  再抬头,王婶已经跟着人群走远了。

  浅水处的海螺并不多,越往里走,收获越多。

  陈娟比她个子矮,不敢跟着人群往深处走。

  她从岸边淌着水走过来,摸了一把脸上的水:“摸到了吗?”

  “还没呢!”苏椒椒用脚踩着脚下坑坑洼洼的海底,她摸海螺的那点经验还是王婶教的,就是一点一点地踩着海底,只有感觉脚下的异样,就要立刻用脚把沙子抛开,找到海螺,然后再用网兜把海螺捞上来。

  潮水好的时候,王婶那样的高手一晚上能摸二三十斤。

  所以一到夏天,海上就人满为患。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摸到两个了。”陈娟得意地让她看了看腰间的塑料袋,苏椒椒笑笑,“继续加油!”

  走着走着,脚下一沉,苏椒椒赶紧用脚把沙子抛开,试探着地把网兜伸到脚下,捞起来一看,是个小小的海螺,她满意地收入囊中,越发觉得自己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她要是一个人摸海螺去卖,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去攒够学费。

  涨潮的时候,已经到了半夜。

  苏椒椒才摸到了五个海螺,两只小螃蟹。

  王婶她们嘻嘻哈哈地从水里走过来,满载而归。

  跟陈桂兰要好的女人们,二话不说都把海螺卖给了苏椒椒,她们都相信陈桂兰,也惊讶苏椒椒竟然要做生意。

  苏椒椒跳河的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她们商量好了一样,闭口不谈,反而热心地告诉苏椒椒:“去早市卖得早点去占地方,一般饭店里收的多,运气好一下子就要了。”

  她们白天还要干活,没工夫去城里卖,所以才会在海边处理掉赚个现钱。

  况且,早市上的价格也很透明,一般在三块左右。

  一斤能赚一块钱。

  “好,我早点去。”苏椒椒答应着,忙碌了半个多小时,收了满满一桶海螺,整整四十斤,陈娟帮忙记账,她白天也要干活,不能陪苏椒椒去早市。

  反正她家里除了陈桂兰,其他人都想看她笑话。

  没人管她。

  两人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一点半,又累又困,姐妹俩没说几句话就睡了过去,睡得迷迷糊糊,苏椒椒便被隔壁传来的哭声吵醒了:“我亲亲的孩,你到底在哪里……”

  是二舅妈徐月娥在哭。

  睡在身边的陈娟早就醒了,她双肩抖动,极力压抑住自己,她不想哭出声。

  苏椒椒悄然握住她的手,叹了口气。

  陈娟有个弟弟,在一岁多的时候,在县城大集上被人偷走了,二舅和二舅妈发疯般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徐月娥思子心切,就变得疯疯癫癫,经常跑出去找孩子,每年都要住院治疗才能控制住病情。

  二舅陈桂升种地承包果园,还卖豆腐,在村里也是能人,只是赚来的钱都扔在了医院里给徐月娥治病,这个家也是捉肘见襟,他依然在苦苦支撑,一有钱就去买好一点的药。

  前世苏椒椒也曾让人打听过小表弟的消息,可惜依然是杳无音信。

  徐月娥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终日活在思念和痛苦当中。

  陈娟也因为这件事,嫁在了本村,她虽然没有领略过外面的世界,但她至少做到了孝顺,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而她,前世在外打拼多年,沉浮半生,历经世事沧桑,虽说后来也算小有成就,可她却失去了她最亲爱的妈妈。

  帝都万千灯火却没有一盏能真正温暖她的心。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苏椒椒眼睛红红地爬起来。

  徐月娥断断续续地哭了一晚上,直到天亮才疲惫睡去。

  陈娟同样没有睡好,红肿着眼睛起来给她做早饭,被苏椒椒拒绝了:“我得走了,迟了占不到地方。”

  盛着四十斤海螺的塑料桶沉甸甸地捆在了大金鹿自行车后座上,陈娟还不放心,拖过家里做豆腐用的海水桶,往塑料桶里舀了几瓢海水,又找来了一块塑料膜又缠了几层,一再嘱咐她:“遇到不好走的路就下来推着,要不然桶里的海螺就掉出来了。”

  “知道了。”苏椒椒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回头看了看比她还要矮小的陈娟,心头涌起一种难言的悸动。

  记得前世陈娟结婚后的一年,她回村看望陈桂升和徐月娥,走的时候,她给老两口放了点钱,徐月娥神志不清,把钱扔到了窗外,洒了一地,说她不卖孩子。

  陈桂升一边出去捡钱,一边留她吃饭,说徐月娥不是故意的,让她不要放在心上。

  那一年,陈桂兰已经不在了,家里的房子已经被她爸卖给了苏厚德,从陈桂升家出来,苏椒椒没有别的去处,她一个人坐在车里失声痛哭,她回到了故乡,却无家可回。

  回到家以后,她才在后备箱发现了一桶花生油,也是用塑料膜这样缠了一层又一层。

  是陈娟悄悄给她放进去的。

  那个时候陈娟跟她婆婆住在一起,家里人多眼杂,地里收成不好,不方便明面上送油给她,也没来得及跟她说。

  陈娟自始至终都对她好,是真正的情同姐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好多年没有碰这种自行车,别说骑了,苏椒椒推着就觉得费劲,无暇再回忆往事。

  尤其是后座上还带了四十斤海螺,六七斤的海水。

  刚到了村口,苏椒椒就出了一身汗,想到还有十几里的路程,她一咬牙骑了上去,自行车她经常骑,并未生疏。

  她生疏的是这种大金鹿自行车,敦实,笨重。

  好在是早上,马路上几乎没什么车。

  摇摇晃晃地骑行了半个小时,她才总算进了市里。

  市里的车明显多了,红绿灯也多。

  让苏椒椒尴尬的是,大金鹿的车架太高,她的脚无法着地,遇到红灯她就得跳下来,避让行人的时候也得跳下来,越是靠近早市的路段,人就越多,她跳跳上上很不方便,只能推着自行车,硬着头皮往前走。

  原本半个小时的路程,她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早市。

第7章 偶遇他

  人声鼎沸,挤挤挨挨。

  油条摊,馄饨摊,馒头铺子的香味扑鼻而来。

  卖菜的,卖海鲜的,卖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嘈杂有序。

  前世闲暇的时候,她最喜欢逛这样的早市,清新的空气,刚出锅的美味,让人身心愉悦,当然,那个时候她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无需为温饱奔波。

  兴奋过后,苏椒椒才郁闷地发现,里面的好位置都被占了,别说塑料桶了,连人都站不下。

  她推着自行车穿过琳琅满目的摊位,顺便打听了一下今天海螺的价格,有两块五的,有三块的,还有四块的,苏椒椒心里有了数,去路边找了个空地,支好自行车把塑料桶搬了下来。

  如今她不再是女强人,不再是云染创始人,她只是一个想要赚钱读高中的普通农村女孩,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境遇,没有钱都是万万不能的。

  前世她向往的早市成了她此时谋生的所在。

  时间紧迫,容不得她有半点松懈。

  旁边是个卖塑料袋的老大爷,见她桶里都是海螺,语气温和地问她:“小姑娘,你要不要塑料袋,五毛钱一捆。”

  “要。”苏椒椒这才想起她没带塑料袋,翻遍了口袋,总算找到了五个一毛的纸币,心里暗道好险,幸好有五毛钱,要不然她都不知道怎么给顾客装海螺。

  路口人来人往,并没有什么人驻足看货。

  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在她面前停留,更别说问价了。

  听着四下里的吆喝声,苏椒椒擦了一把脸上的汗,不管了,虽说她没有卖海货的经验也不能退缩,脸皮薄是赚不到钱的,豁出去了:“新鲜的海螺,刚出海的海螺,快过来看了。”

  这一喊,果然有效。

  很快,两个中年女人在她摊

位前停了下来,看她的海螺:“小姑娘,海螺多少钱一斤?”

  “三块。”苏椒椒笑容满面,“这些海螺都是活的,你看上面都带着海草,昨晚刚去海里摸的,你们看看,沙子也吐好了,回家清洗一下表面的泥沙就能煮。”

  “是挺新鲜的。”其中一个穿白色的确良的女人从桶里挑了四五个,甩了甩手上的水,“称一下,看多少钱?”

  “等等,我要两斤,能不能便宜点,两块五吧!”另一个穿蓝色人造棉连衣裙的女人侧蹲下来跟她还价,苏椒椒看她一眼,平静道,“阿姨,我的海螺这么新鲜,大小适中,不贵的。”

  “哎呀,你不是自己摸的嘛,反正也没什么本钱。”说着,蓝衣女人就开始动手挑,“好了好了,就两块五。”

  “对,两块五,我们多买点,”白衬衣女人已经把海螺放进了塑料袋,也跟着还价,“就是就是,你这个海螺大的大,小的小,也就值两块五。”

  “两块五不卖!”苏椒椒拒绝,她这些海螺要是两块五卖了,那等于不赚钱,每份海螺秤高一点点,到最后她绝对卖不出四十斤。

  “不卖就算了,咱们去里面看看。”蓝衣女人脸一沉,拉着她的同伴就走,两人边走还边回头看,似乎等着苏椒椒喊她们。

  苏椒椒看都没看她们。

  这点小把戏,她一眼就能看穿。

  这些海螺她在海边收的时候,都是统一收的两块钱一斤。

  刚才那两个女人都是挑大的买,如果卖到最后,岂不是只剩下小的了?

  想到这里,苏椒椒跟卖塑料袋的老大爷借了一个塑料盆,把桶里的海螺按大小分成了两份,大的卖三块,小的卖两块五。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