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
《重生八十年代有空间》 | TXT下载 |
上一页 | 下一页 |
《重生八十年代有空间》昧莉无仙
新书《七零下乡娇女医,现代大佬追着宠》已发布,欢迎收藏~~~~
上一世大哥早早去世,二姐因病瞎眼,三哥自闭,自己一生穷困潦倒,晚年拾荒为生。
这一世的周想看着空间里的破铜烂铁,立志把这些变废为宝。
同样重生的凌然紧追不舍:想想,请把我也变废为宝。
第1章 我不
周想的父母是双职工,每天忙着上班,周想五岁就洗碗扫地,七八岁就开始洗衣做饭。
大哥因为脑膜炎智力有问题,跟着爷爷在县城生活,爷爷是干部,工资高。
姐姐和三哥跟外婆在县城生活,只有周想五岁时跟着父母到镇上生活。
十一岁时,十八岁的姐姐周郁回到这个家里,可是周想平日里做的事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多。
姐姐只做饭和洗衣服,洗碗和漂洗衣服归周想,其他的事情还是周想的。
十二岁时,考上县城初中,周想去了外婆家住宿,开始了更艰难的生活。
外婆是个文盲,裹过小脚,走路慢,在县城的车站摆瓜子摊,周想每天中午放学必须去瓜子摊拿菜回家做饭或者换外婆回家做饭。
外婆不接受送饭,所以即使周想拿菜回家做饭,做完了也要换外婆吃饭,外婆再换周想去上学,从家到摊位,周想要走二十分钟,外婆的小脚走的更慢了,所以,周想下午上课迟到是常事。
晚上放学做饭还是周想的,写作业的时间几乎没有,外婆定点关灯。
为了节约煤炭,每天晚上的煤炉子外婆从来不封,所以周想每天必须早早起来生炉子,然后外婆来做早饭,周想才能去洗漱。
早饭几乎都是头天的剩饭,周想看着自己碗里的炒饭,三哥碗里的蛋炒饭,总是奇怪外婆怎么一锅炒出两样饭的。
其实外婆也并不是疼三哥,只是在外婆这里相对来说,男孩比女孩重要点,三哥十四了,很内向的人,是被外婆按照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每天揍一两顿揍出来的性格,从七岁揍到大。
姐姐和三哥总是说爸妈心疼周想,才把周想带在身边的,其实周母告诉过她,因为她是女孩子而且太小,爷爷和外婆都不愿意接手她,才被父母带到镇上生活的。
外婆住的地方很小,单位给分的房子,前面拆了,盖了四层的大商场,右边是仓库,左边是邮政局的新楼,小小的几十平米的院子到了夏天晚上成了蒸笼。
周想就去大商场楼顶睡觉,大夏天的夜里却是被冻醒的,一身都是露水,上初三时,周想手腕痛,查出风湿。
一瓶一百粒的药,需要二十八元,对于每个月只有二十七块八工资的周母来说,是高价,所以每次只买三天的药量,一个月买两次。
周想因为成绩差,考了技校,三年毕业,十八岁,妈妈给她找进了饮食服务公司,说个大家都明白的,国营饭店就是这个单位的,洗澡堂也是这个单位的。
周想进入已经被承包的国营饭店,被派去洗碗,成天泡在水里,风湿已经成了她的伙伴。
二十二岁嫁人,二十六岁生子,丈夫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所以周想下班十分钟不到家,国营饭店的电话必响。
三十八岁,周想终于争取到了净身出户,离开了窒息的婆家,去京都打工,遇到京都一个本地人,对方有一个闺女,俩人没有再要孩子,这二婚丈夫是个好脾气的,周想过得很顺心。
不用愁房子,不用愁存款,过上了顺心的日子。
到了晚年没人愿意养她,儿媳妇说她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而且没有尽到把儿子养到十八岁的责任。
继女说她爸不在了,这个家没她任何东西,她可以离开了。
因为风湿,四肢已经僵硬的周想,每天拖着身体捡垃圾废纸,卖点钱过活,桥洞下面就是她的家。
一天她捡到一个破镯子,似银非银,干脆自己带着,二婚丈夫给买过几件首饰,后来被继女收回去了。
周想看着手腕的镯子,想着那些年的顺心,干涩的眼睛微红。
一次不小心,镯子吸收到了手指流的血,然后就与周想有了联系,年轻时周想也看过几本小说,猜想这个可能是空间类的东西,就默想着进去。
里面是个小小的农家院,三间茅草屋,外面用竹子围了个矮小的篱笆,整个院子约有两百平,院子的一边有个水井,井已经干枯,另一半边是整理好的六畦地,地里什么也没种。
茅草屋里左边是卧室,中间是厅堂,右边是个类似书房的地方,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右墙有个高大的书架,书架上空空如也。
书房后墙有扇门,打开是个楼梯,下去后是个地下室,里面同样是空的。
篱笆只能打开门,却走不出去,四周都一样,软软的东西挡住了去路。
从这以后,拾荒的周想只要觉得捡到的算是好东西,就收进空间的仓库里,破旧的手机,破平板,破手提电脑,破风扇,破冰箱洗衣机空调,总之就是些破铜烂铁,完整点的书本也收着。
周想把捡到的果核,种在了院子的角落里,从外面拎水进来浇灌,果核长成了果树,半年就结果了。
那篱笆外面遮挡的东西也奇怪,人推不动,树长大了能撑开它,结的果子也能摘下来。
于是顺着那层东西的边角,都被周想种上了果树,慢慢的,苹果,梨,桃子每种都栽种到了十棵,没地方了,周想才在院子里的地上栽种几棵。
每种水果结的都比较大,味道比买的好,这样的生活让她有了一丝满足,每天捡宝贝,吃吃水果,偶尔用破旧手机蹭到附近的网刷视频。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回到了十岁?
唐僧经历八十难取到经书时,如来佛祖计算他少了一难,顺势就给了他一难。
老天爷是不是在收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苦难经历的不够,顺势就叫自己从头开始?
给些别的难处,自己也会乐观的接受,可是又重新开始接受亲人递给的难,太过分了!
自己上辈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辈子要反复面对这样的人生?
你是大佬,我只是你手里的一颗棋子,想放哪里放哪里,包括悔棋重新开始。
可我不想重新开始,我过够了这样的生活!
我不想!
第2章 周母的发现
周想躺在冷风直灌的锅屋里的木板床上,身下是硬硬的炕被,炕被下是厚厚的稻草。
身上十斤重的大被子,翻身都困难,别说想塞紧被子了。凉飕飕的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刮进来,被窝里和身上都冷冰冰的。
周想看着外面蒙蒙亮的天,如果就这么死了,老天爷会不会再一次悔棋?把自己扔到更小的时候,更无力反抗的时候?
外面响起了开门声,周母的声音随之响起。
“你个死丫头,怎么还不起床做饭?”
周想睁着大眼睛,无神的看着芦苇杆扎捆铺的房顶。
锅屋有两间,中间用芦苇杆扎捆隔开,外面再抹点石灰粉,就成了一面墙。
周母见小闺女不回应,掀起门帘走了进来,“睡死了吗?还不起来做饭?”
周母见小闺女不动也不理,上前就打算掀被子,当手触及周想的皮肤时,缩了一下,又赶紧摸摸她的额头,“呀!这么烫!”
对着外间喊道:“周全,想想发烧了,我带她去瞧病,你替我请假。”
“好,我来做饭吧!”
周想被周母叫起来,见她不动,也不穿衣服,叹口气,拿过棉衣棉裤给她穿上。
“闺女,起来,我们去瞧病!”
周想只把自己当作木头人,没灵魂。
周母脾气不好,经常骂周想,偶尔急了还打几巴掌,但是每当周想生病时,周母还是有点温情的。
生活的重担都压在这个妇女身上,四个孩子,虽然三个跟着长辈,但每个月的生活费必须有。
丈夫的工资只管自己吃喝,每次领了工资就是他呼朋唤友的时候,钱花没了,就是他待在家里安静的时候。
家里的柴米油盐都是她的工资管着,有时候叫丈夫拿点工资出来一起分担一下,还要招来一顿打骂。
周想呆愣的眼睛看着四十二岁已经很多白头发的妈妈,心里是有些触动,妈妈太难了。
手上的动作有了些配合,周母见闺女有了些反应,心里稍微轻松点,很怕闺女烧坏了脑袋,大儿子就是脑膜炎烧坏了脑袋,如今快二十岁了,跟五六岁的孩子差不多。
待母女俩洗漱好,周父熬好了粥,周母喝了一碗,周想摇头不吃。
中医诊所里,大夫号脉说是邪风入体,着凉了,周母想着锅屋那四处透风的窗户,也无奈,手里没闲钱,单位能给四间破旧瓦房,都是看着双职工的份上,虽然周父周母不在一个单位,但是两个单位紧挨着,商议一下得到了四间偏僻住房。
周父周母住的两间房子稍微好点,窗户不透风,但是外间是堂屋,周父接待酒肉朋友时,必须得把方桌子摆在堂屋里。
拿了退烧药,周母就匆匆回来了,“学校那里等你好了,去上学时再跟老师说吧,回去记得吃药,我去上班了,能赶到就不用扣半天工资了。”
周想机械的点点头,回到家开了锅屋门,还是回床上躺着。
这样的日子有啥活头?
父亲不顾家,母亲忙着挣一天九毛钱的工资。
姐姐明年就回家了,不但懒,还要指挥自己团团转。
大哥傻,三哥呆,老天你叫我回来干嘛?
这个破地方在长江北,冬天零下十几度,全靠熬,暖气这个词从来没有出现过,包括炕都没有,连家庭暖气炉子都没有,一点零件都没有,有理论你也没配件安装啊!
生活条件不行,生活质量不行,回来受虐?
机械的吞下退烧药,老天肯定是不会放自己离开的,悔棋的人从来都装作自己不是故意的。
离不开就不折磨自己了,头晕很难受的。
吃了药再回床上躺着,中午周母匆忙回来,没了现成的饭吃,必须自己回来做了。
吃饭了,周想只喝了一碗鸡蛋汤,又回去躺着,周母见没了活力和生气的闺女,很担心。
从来没见小闺女这样过,好像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
周母就这样匆匆忙忙三天,周想就这样行尸走肉三天,周父仍然自得其乐三天。
晚上,周母拉着闺女谈心,“想想啊,妈妈知道你每天也辛苦,可是日子就这样,你不想过也得熬着,熬到老,腿一蹬眼一闭,就过去了。”
周想跳起来,流着泪大喊道:“可是它过不去,不给过,祂反悔,祂让我重头再来!”
“谁呀?”
“老天!”说完就晕了过去,周母心疼的抱着闺女,这几天闺女的变化自己是看在眼里的,闺女眼中的沧桑和死寂叫自己心惊。
借尸还魂的故事自己听过,以为闺女被别的鬼魂占据了身体,但是经过三天观察,闺女还是自己的闺女,但,是几十年后的闺女,所以有了刚才的试探。
闺女的几十年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叫她有了重来的机会都不愿意,自己若是能够重来肯定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