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红楼之黛玉重生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1节


  第93章 路遇

  九十三、路遇

  只见这马车在街道上越行越快, 黛玉死死攀住车窗的木框不敢放手。偏生黛玉这驾车的马儿也是匹好马, 虽然比不上进贡的宝马良驹, 但是也是身高体健,跑得飞快。虽然杨家兄弟二人勉力追赶, 然而两条腿的人又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马。此时大街上又没了摊贩遮挡, 行人寥寥无几, 这马车跑起来就更快了。

  黛玉只身一人身处险境,她自入京以来, 一直都是这匹马儿驾车, 这马被调、教的很好, 就连平日里解手都是掐着点的。黛玉不由得想起秋狩那一日, 安乐王突然发起疯的那匹马儿来,难不成自己这马也是中了同一种毒?

  马车颠簸得厉害, 黛玉想要跳车也是不能了。紫鹃虽然跑不过那马车, 却也迈着步子跑起来追赶而去,她自责得很, 早知如此她就让黛玉先下了马车了。

  车子已经跑出去很远,紫鹃已然力竭,只能看着那车架越来越远。

  这一条街道的尽头是皇城的护城河,这马如果直直这么跑去, 车子多半是会落入水中的。黛玉仔细回忆了一下, 偏生又想不起来这一处的护城河边可有石栏杆,毕竟黛玉一个姑娘家足不出户,对此处的映像也多是入宫之时偶尔瞥上两眼罢了。

  若是能这么直直冲入水中倒还好, 黛玉还有乘机从车中脱身的可能,但若是这马儿发起疯来不知道拐弯,那护城河边又有石栏杆的话,这马车撞过去,约莫是会散架的。

  黛玉心如乱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恨自己终归是女流之辈,就算再怎么心思玲珑,面对这样的险境还是无可奈何的。

  “把手给我,快!”男子的声音沉稳有力,车帘被掀了起来,只见那安乐王寒继早已落在车架之上,冲着黛玉伸出一只手。

  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天色变得昏暗极了,黛玉看不清这位殿下的面庞,然而生死攸关,黛玉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防,连忙扑了过去。

  那安乐王一把抱住黛玉,顺势越下马车滚到一边,但见黛玉无恙,又立时跃起,提了匕首飞身上马,搂着马脖子就扎了一刀,随即又砍断了拴马的缰绳,车子从马背上滑落,砸在地上‘哐当’一响,那马儿没了车子累赘跑得越发快了,寒继见状不妙,连忙翻身而下,只见那马儿脖子上血浆喷涌,头也不回的向前跑去,最后掉进护城河中,河水被染红了一片。

  黛玉呆呆的瘫坐在地,一时还没回过神来,有些木然的看向前面的寒继。寒继从马背上跃下时又滚了一圈,现在倒是站了起来,只是因为这一番激烈的动作,发冠早已掉了,如今头发都凌乱的披散下来。

  只见那披头散发的公子行至黛玉面前,想扶黛玉起身,想想又觉得不妥,手只能僵在哪里。

  “他们究竟是想害我,还是想要试探你?”黛玉回了神,仰头看着行至自己跟前的寒继,问到。

  “无论如何,都是一箭双雕的事。”安乐王又把手往前送了送,欲扶黛玉起身。

  黛玉虽然被吓得不轻,但是也没有腿软到难以站立的地步,倒是不用安乐王相扶,自己占了起来。

  “我这样子,倒是让你见笑了。”女为悦己者容,男人也是这般,在心爱的女子面前,这寒继倒也要顾虑着自己的仪表,这样披头散发在魏晋时期那叫文士风流,可在当朝却是十分不雅的,偏生这几日城中风挺大,这下十一殿下更是风中凌乱了。

  “呸!什么你呀我呀的,王爷还请先正一下自己的衣冠再来说话。”黛玉啐道,这寒继的样子真是有些滑稽,脸蛋倒是一如既往的俊朗,怪不得魏晋之时男风兴盛,这样打扮的美男子,比之女子,也是毫不逊色的。

  “分明是你先‘你呀我呀’的,如今倒是怪起我来了?”寒继小声咕哝着,摸索着身上可有能用来系上头发的东西,无奈他一个男儿家出门自己轻装从简,还是黛玉解了身上佩戴的宫绦递了过来。

  是以殿下毫不客气的接过宫绦,将那风中凌乱的乌发系好。

  黛玉瞧着这男子整理头发的样子,又回想刚刚自己对于男风的揣测,人家这才救了自己,自己却往那处想,果然这书多了也是有坏处的,黛玉不由的耳根发红,好在天色晚了,看不出来。

  不多时林家的人已是追了过来,荷姨娘看到黛玉无恙,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了,奔袭了好长一段距离,众人脸色煞白,倒是黛玉瞧着气色最好了。

  紫鹃等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杨家兄弟见黛玉无恙,连忙去看那匹马儿的情况如何。这一番动静已是惊动了巡城的官兵,有几队人马已是向这边集结而来,虽然天色已暗了,视物已然不清,但是寒继还是从在一旁喘着粗气的荷姨娘手中拿过帷帽给黛玉带上。

  在这皇城根下守城的人可是对这些王侯将相,伯爵公卿了若指掌,见是安乐王在此,连忙拜见。

  寒继移步向前,让领头的借一步说话。走进了见又女眷,这些大头兵都十分识相的后退几部,转身回避。

  寒继遣人去帮杨家兄弟把马捞起来查个究竟,又遣人去架了马车来送黛玉回去,紫鹃等人缓过气来,也往前挪了挪,把黛玉挡在身后。

  这时从旁边一个巷子里跑来了个小公公,气喘吁吁问道。

  “小的奉命前来问问,此间是出了何事如此喧哗……王、王爷,小的见过安乐王。”这小公公显然是想学学下功那样得力的大太监的做派,可不料遇到的这主儿可不是他能惹的,是以前倨后恭,这态度是转了一个大弯儿。

  “你奉谁的命?!”寒继显然有些不悦。

  “小的奉太后娘娘的命送南安太妃出宫,恰好见此间喧哗,故而太妃遣小的来看看。”那小公公抖抖索索的答道,双膝一软,就要跪了下去。

  “你去回太妃娘娘,承安县主的马车坏了,想借她的马车一用。”寒继听见是南安太妃,再一看,这宫门已然在望,无怪乎会惊动她老人家。

  “是。”那小公公答应着,又一溜烟跑了。

  而女眷这边,张姨娘正焦急的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唯恐漏掉了黛玉的伤处。看黛玉白净纤细的手指都磨破了,虎口也裂开了,沁着血色,一颗心像是被尖刀搅着,痛极了。

  “虽说受了伤,不过是擦破些皮肉,好在性命无碍,姨娘还请宽心才是。”黛玉安慰张姨娘道。

  张姨娘是看着黛玉出生的,贾敏为了要孩子吃太多药,身子不太康健,走得又早,张姨娘可以说是一手把她带大,其怜爱黛玉之心不比贾敏逊色。

  “雪雁可还好?!”黛玉又问,方才雪雁可是一骨碌翻了出去,不似黛玉这般有人接引。

  “磕到了肩头,又跌伤了脚。”荷姨娘也凑了过来,小声道。

  “方才家主的马惊了,奴婢们连忙下车查看,不想我还张姐姐才下车子,我们的马儿也发起了疯来。”

  不愧是经过不少事的荷姨娘,如今见诸人无恙,连忙把蹊跷之事禀报给黛玉。

  黛玉点点头,两匹马儿一起发疯,这下毒之人是故意要林家人顾此失彼。

  “那匹马儿何在?速把此事告诉王爷。”

  荷姨娘听黛玉如此说,也顾不得自己髻发散乱,招手叫了杨山过来,让他去传话。杨山表示方才已经和王爷禀报过,那匹疯马也栓住了,倒是让荷姨娘白跑一场。

  说话间南安太妃的车架已是往这边驶过来了,下来了个婢女,欲扶黛玉上车,远处的寒继手执着一个灯笼,冲黛玉微微点了点头,黛玉也不再逗留,转身上了马车,上了南安太妃的马车。

  黛玉对荣国府中南安太妃想要插手自己婚嫁那一事依然心有余悸,是以并不太想和这位太妃同行,然而寒继已经点头,想来这一趟应该是无碍的,倒也放下一颗心来。

  上了马车,取下帷帽,南安太妃见黛玉发丝凌乱,头上一根簪饰也无,顺手自头上拔下一根簪子,亲自给黛玉绾发。黛玉推辞不过,只得依了。

  “先时县主及笄,我这老骨头本是想毛遂自荐的,无奈只能作罢。”南安太妃笑道,“不知县主可想好了人家,做媒一事,我这老货还是使得的。”

  “多谢太妃厚赐。”黛玉不想接话和南安太妃打着官腔。

  “也罢,难为你个姑娘家,只是需将媒人酒备好了,这媒人酒我是要喝的。”南安太妃也不勉强黛玉,想着这丫头多半是对贾府那一事心有芥蒂,都怪那冒头小子,好端端的让她去唱白脸。

  之后二人一路无话,南安太妃将黛玉送至家门前,林管家见黛玉回的比原先你说好的时辰晚,已是心焦,刚派了人出去打探消息,就撞见太妃送了黛玉回来,看着随行的两位姨娘和紫鹃的形容,心道不好,想来这路上必是出了事情。

  黛玉彬彬有礼谢过太妃,送别她老人家之后,快步进了二门,才进门,张姨娘就让林管家即刻去请大夫,顺便安排车马去将雪雁接回来,又派了人去探听关于车马的消息。

  忙乱了大半个晚上,黛玉敷了药,又喝过安神汤,亲自去看了雪雁的伤势,她伤得最重手骨脱臼,脚也扭伤了,黛玉要她好好养着,不拘银子,若需要什么药,只管让大夫开了方子就是,又宽慰了一次心有余悸的姨娘,这才在众人的催促声中歇下。

  黛玉前世吃够了思虑过重的苦头,终归劳心劳神思虑此事也无甚益处,倒不如安神养心,保养为重,明日再从长计议,因为安神汤的作用,就算受伤的手还有些疼,黛玉不多时黛玉就沉入了香甜的梦乡,次日晨起才觉得浑身酸痛。

  翌日黛玉养足了精神头,亲自挑了礼物,写了帖子,让人送往南安郡王府作为谢礼,不想那送帖子的小厮才到大门口,就遇上了南安太妃府上来送帖子的小厮。

  “家主,南安太妃府上送了帖子来,来人说南安太妃今日要来……”黛玉连忙接过帖子,打开一看,果然写的是此事。

  “照着府上平日待客准备便是……”黛玉淡淡吩咐了一句,心中却是有些忐忑。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照例要去看病,这次会去一个星期左右,治疗,顺便加屯稿子,所以下周(12月7日至12月15)不能更新,还望大家见谅。当然如果康复得好估计会更新,不过不敢保证。

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冷了注意保暖。

  第94章 媒人

  九十四、媒人

  彼时黛玉接到帖子时, 她才将将用完早食, 对方像是觉察她今日会晚起, 所以这帖子送来的刚是时候。

  想来这个南安太妃必定是个急性子,今日送了帖子, 今日就要来, 两位姨娘刚刚打点好待客用的一切, 诸事妥当,这太妃就到了。

  “昨儿我和你说的媒人酒可备好了?”南安太妃坐定便问, 紫鹃端上来一杯二泡的枫露茶。

  “不知太妃想要说的是哪家?”黛玉笑着问。

  经过昨晚一事这黛玉倒是不似之前那样对这一位老太妃怀有敌意了。黛玉昨晚仔细想了想, 南安太妃在贾府中所为, 仔细算来倒是于她有意, 最先挑起话头,也是最先把欺君罔上的罪名往荣国府头上扣。

  黛玉觉着自己对南安太妃的偏见。, 多半是因为前世这位太妃收了探春为义女, 最后远远的嫁了去,黛玉想着也确实有些冤枉了这位太妃。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也要贾府巴巴把人送去,南安太妃才能认探春为义女。不然若是荣国府里不愿意,这皇家之人为了名声也不会为难太多,毕竟这京中又不止贾府里才有适龄未出阁的姑娘。

  想通了这一关节, 黛玉倒也不似之前那般芥蒂了, 这位南安太妃对自己倒是怀着善意的。

  “县主冰雪聪明想来已经猜到,老太婆我也不打哑谜了,我说的正是太上皇膝下十一殿下, 安乐王是也。”南安太妃郑重其事道,不似讨媒人酒那般满是调侃。

  “不知县主意下如何,若是成了老太婆我顺便讨个县主的八字,这天家就是规矩多,钦天监里还是要合一合八字的。”南安太妃继续问到。

  “此事倒也不是不成,只是您老人家多半也晓得,我们林家只得我一人了,先父已是给我立了女户,却是不好嫁人的。”黛玉落落大方道。

  南安太妃看黛玉丝毫不怯场,心中十分满意,这位想来不是那么轻易就好说和的,而且照着做媒的规矩,结亲的两家是要有一番往来讨价还价的,嫁女那方以示矜持,和迎娶那方为了显示自己一求再求,对此门亲事的诚心。

  “县主还有什么要求只管说来。”南安太妃做过许多媒,早已熟门熟路了。

  “小女晓得王爷身份贵重,本已是高攀,然此乃我林家香火之大事,不得不说。还望太妃答允,此事让王爷一人知晓便可。”黛玉不疾不徐,说到。

  “老婆子我这点信誉还是有的,县主只管放心。”

  “小女若是允了这门亲,还望王爷答允小女可在家中供奉林家香火,年节祭奠,清明洒扫,若……小女身故,能允小女以林氏葬入林家祖坟。谢过太妃……”黛玉说完,起身冲南安太妃行了个万福。

  “你……果然与众不同。此事……包在我身上便是。”南安太妃做了那么多年媒人,黛玉这要求,那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然南安太妃知晓这女娃子看似淡泊孱弱,出了品貌之外,必有其独特之处,不然那一位也不会另眼相看了,是以就算惊讶,也没有失态。

  反正她只要传个话,如何应对还是要总是追在自己身后叫婶婶的十一殿下说了算的,想来典雅也是够又胆色,方才那话往大了说就是藐视皇家。毕竟黛玉既然嫁入皇家,便是皇家的人,之后婚丧嫁娶,都有相应的章程。

  这黛玉既然要葬入林氏祖坟,那自己那侄子身后又该如何,照着礼制是要合葬的,难不成让自己那侄子孤身一人?

  南安太妃越想越觉得头疼,还不如不想,不过她既然答应了黛玉只让安乐王一人知道,必然是说到做到,绝不会在其他人跟前露半个字,且为了黛玉好,她也不会将此事在太上皇和太后面前透半个影儿。

  话说到这份上,南安太妃也不耽搁,想来那小子怕是等的急了,等着答复呢!

  南安太妃告辞,黛玉照例送了客人出门,此时却见门厅处喧哗,无奈只能让客人与自己在偏厅回避,遣人去问出了何事。

  来回话的是林管家,原来昨天黛玉的马车摔坏了,又因为天晚,是以没有拖回来,今天安乐王府上把马车送了回来,还一并送来了一大块紫檀木料,说是让林家用来修补马车用。

  林管家一瞧,这车子果然连车架都摔断了,十分心疼,毕竟这马车是从林如海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初时就是用大块的紫檀木料拼接雕刻而成。这紫檀木不算难得,然而紫檀这样的林木长势极慢,足矣制作马车车厢的大块木料却是十分难得。

  因为主人家喜欢,林家的下人们都十分爱护这辆马车,是以那么些年,也就换过车轴车轮和上面用的褥垫车帷,其他的部件一概未换。

  看到结实的马车被摔成这幅模样,林管家可惜之余更是心惊,怪不得昨儿见姨娘们面色那样插,还好黛玉成功脱险,若是和马车一同摔了,又不知会如何了,只是究竟是那路宵小要对黛玉下手,如今这一位太妃,前儿把黛玉送回来,今日就急吼吼的来提亲。

  黛玉想到父亲最喜爱的马车因自己的缘故被损坏,心里也不好受,南安太妃听说是一整块的紫檀木料心中有了计较,看来自己这侄子,今后必定是个惧内的料。

  “想来殿下是拆了自己的书案,才得了那么一块木料。殿下府上有一个用紫檀圆木做的书案,他说这紫檀木料难得长那么好,拆解了反是不好,于是就削平了些,整块做了书案,原来是留了今日与你修马车使的。”南安太妃打趣道,把黛玉的脸都说红了。

  想到黛玉的婚事,林管家也是苦恼,他不知道这门婚事是否可靠,只能照着黛玉的意思行事,然他也很担心若是黛玉今后不好,他如何向九泉之下的林家列祖列宗交代。

  老管家心中有数,先时林如海那一番安排,已是做好了让黛玉终身不嫁的准备。不过看那王府也真是有心了,上好的紫檀木料若是林家真的要找,也不是不能寻到,只是这马车有了年头,木材算是陈木了,难得送来的这一块也是陈木,颜色光泽与马车刚好相称,用这样的木料修补,今后也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这木料很有些分量,外面家丁忙乱了一会儿才将它搬进外院,收拾妥当之后,黛玉再度送别太妃,林管家屏退了下人,黛玉在这院子中仔细端详起这根木头来。

  “这人也真奇怪,竟是送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黛玉自言自语道,不过这物件虽然古怪,但是却救了她的急。

  且说这南安太妃的车马没走出多远,才转过街口,就有人窜了上去。

  “怎么这么久才出来,她可应了?”安乐王在老太妃面前与其说是侄子,实则更像是太妃的孙辈,毕竟太妃的孙儿也和他差不多年纪。

  “谁让你偏挑着这时候去送木头,倒是拦了我出来的路。”南安太妃不说成了,也不说不成,面上淡淡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