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彼岸繁花[综红楼]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9节


  “琮儿啊, 为父今天给你抢了一门好婚事, 定了个好媳妇,以后你要好好读书,要争气一点儿。”

  贾琮尚小, 哪里明白什么是媳妇, 看父亲的样子,知道父亲给自己抢了好东西。规规矩矩地给贾赦行礼,表示对父亲的感谢, “谢谢父亲,儿子一定好好读书, 给父亲争气。”

  “是给你自己争气。今天的大字写完了没有?功课呢?”

  “写完了。所有的功课, 昭大表哥都看过了。”张昭住在贾赦府上,贾琮的启蒙就交给他这个状元了。

  贾赦满意,看看时辰尚早, 就带贾琮去练武场。林海文武双修, 自家儿子也得练身好武功啊。

  与此同时, 远在江南的贾琏, 接到父亲贾赦的信。贾琏捧信看一遍再看一遍, 边看边感叹, 这才几年的光景啊, 林姑父从只有一个娇弱的小女儿, 变成有五个孩子了,其中还有三个是儿子哎。

  林姑父也太能干了!二年生三子一女。

  可这儿,父亲也要自己学!天,这怎么学得来啊,啊,啊!

  贾琏眼睛一转,把贾赦的信,拿去给凤姐儿看。凤姐正趁着女儿睡觉,带着平儿和丰儿给女儿做衣裳,因是跟来的人少,很多事儿都要自己动手,饶是如此,看张家大表嫂、二表嫂跟前的那几个人,凤姐儿都有一种自己太奢侈的感觉。

  “二爷,”凤姐见贾琏拿着信进来,估摸是老爷又写了信来。这父子俩,原在荣国府的时候,一个月、二个月地不见面,也都是常事儿,这离京八千里了,却每个月都通信、送东西。那大老爷贾赦真是矫情的人,凤姐心里不屑,嘴里是惊喜地问:“是父亲写信来了。”

  “是,你看看。”贾琏把信递给了凤姐。

  贾琏在张家被二舅舅和二个表哥管着,是日日苦读,早晚跟着张家男儿打熬身体。就是她,每天也跟着二个表嫂识了字、读了不少书。凤姐觉得除了日子艰苦一点儿,也没什么不好。

  凤姐把信看完,又看了一遍,眯着眼,笑看贾琏。

  “二爷,我可没有林姑父的本事,二年生三儿一女啊。莫非是二爷想有?”当姑奶奶看不明白你小子的花花肠子。

  “我哪里敢有啊。”贾琏看凤姐的神情,后知后觉地想起这儿是在张家,不是荣国府了。张家的三十无子才允纳妾,坑。可父亲和林姑父安排自己在这里学五年,贾琏又无处可以抱怨,也不敢抱怨。

  幸好凤姐还算是体谅他,打了个擦边球,把平儿开脸做了通房。为这事儿,二舅舅整整给他加了一个月的功课。

  “没有最好了。”凤姐摸着自己的肚子说:“二爷,我这晚了半个月了,怕是又有了呢。”

  贾琏一听,差点蹦起来,“一定是了。我打发人去请郎中。”

  …… ……

  京城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林之孝打发人到兵部,说张家三房的张旵到了京城的荣国府,同来的还有大房张昭的妻子、带了长女、次子;二房张旭的妻子、带了一儿一女,还把贾琏的信,带了过来。

  贾赦得了府里报信,外甥儿到京了,让来人去翰林院知会张昭、张旭,他自己看了贾琏的信,美的胡子直颤,立即过礼部,去找才接任尚书的林海。

  “林尚书,今晚请您喝酒。”贾赦抑制不住满心要溢出的笑意,装模作样。

  林海笑,“贾侯爷请酒,一定得喝。”

  “恩侯,有什么喜事儿啦?”林海接过林谨端来的茶盏,捧给贾赦。

  贾赦对林海当了尚书,还这样恭敬地待自己,很满意地接过茶盏。林海明了贾赦的这些个小心思,端个茶而已,哂笑一下,自己也喝茶。

  “瑛儿女婿到京了。这是喜事儿不?”

  “恭喜啊。你家姑爷到了,你不是该请姑爷喝酒吗?”

  “嘁。你只说去不去?”

  “去。不就是炫耀你家姑爷是举人吗?我家姑爷虽小,也开始读《诗经》了呢。”

  贾赦这回可是更开心了,读《诗经》的是他儿子。

  “琏儿媳妇又有了。”贾赦把信掏给林海,高兴地两手直搓,“这回儿,一定是孙子。”

  林海拿起信看完,笑着恭喜贾赦。

  “恩侯,你这是双喜临门啊。”

  “同喜,同喜。”

  “琏儿这字,进步可大啊。”

  “是。都是你和二舅兄教导的好。”贾赦对林海从心里往外,只有感谢。

  “哪里,哪里。我才教他几天啊。是琏儿有张家的灵性,有恩侯的韧劲啊。”

  这话贾赦爱听也认同,他贾家在读书方面,跟在张家后面拍马也追不上。

  “那也是有妹婿这个伯乐发掘了他,不然他就是荣国府给老二一家跑腿的。”

  郎舅二人把对方都捧了个高兴。

  “如海啊,那我就打发人去你府上接闺女了,把你大闺女也带去?”

  “别。可别。你知道我家那俩小子,到点找不到晏晏,哭的屋顶能掀翻了。”

  贾赦撇嘴,照例给林海一句,“就没见过你这样惯孩子的。”说完了,站起身来,又叮嘱林海,“我先回去了,你早点到。”

  “好,好,一定。”林海把贾赦送到礼部门口。

  礼部的人都知道这郎舅关系好,贾赦时不时过来串门,有时候会盘桓半天,有时候喝杯茶就走。

  贾赦这人,不仅常来礼部串门,还吏部侍郎程荫那儿串门。对此,满朝的清流、勋贵,都只能对贾赦竖起大拇指,吐一个字:“服。”

  林海不提,和谁都温温和和的。但这温和的后面,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疏远。而程荫呢,干脆是冷脸,对谁都不搭理。这俩人,是满朝公认的不好交往的,还都把贾赦奉为座上宾。不知道有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是常扎在贾侯爷离开礼部、吏部的后背上。估计背地里扎贾赦小人的,绝对也不会少。

  林海这里应了贾赦,就打发长随回府报信,晚上去荣国府喝酒。

  林海很快把手头的事情料理清楚了。最近在礼部的事情不多,还都是做过了的。尤其是杨维纲接了他右侍郎的位置,虽然缺了一个侍郎,二人一起搭档做了二年多了,既往这些活,也都是他俩干的,没觉出有什么不顺的。

  看看天色差不多了,林海过去杨维纲那里说了一声,倒把杨维纲感动得够呛,林海做了尚书、入了阁,对他——仍还是原来做侍郎时候的态度。

  朝事顺遂,家事林海也很惬意。他得以光明正大地、在多数的日子,都歇息在归荑院子里,身心都觉得熨贴极了。

  纪氏出了月子,把曼姐也抱去了上房。因赵老先生说纪氏生育的有些密了,身体有损,得要好好养养。纪氏既不想喝避子汤,也不想怀了以后再喝落子汤。就把旻官儿和曼姐儿放在她东屋的外间大炕上。晨官儿和暮哥儿仍在西屋。至于林海,纪氏安排他到莺歌和归荑两处安歇。

  纪氏为此还特意和林海说:“夫君,虽说春绣选了避子汤,可妾身估摸春绣的身子,是和别人不大一样的。万一又像生子方子一样,对她不好使呢。夫君还是不要过去了。”

  林海能说什么,内宅的事情,本就是主母说了算的。纪氏把事情说的光明正大,他对春绣本来就不是什么感情深厚的,况且在女儿记名这事儿上,春绣什么都想贪到的秉性,让他有点反感。尤其是管家和他说起过,春绣娘在针线房和人聊天,提起二姑娘的时候,偶尔还会说“我外孙女儿”,甚至还会说“等我囡囡生了外孙子”等等,更让林海觉得,春绣那里晾晾也好。

  林海吩咐林诚让管事的提点一下春绣娘,再这么胡说八道的,就送他们家回苏州,春绣娘才消停了。

  这些事儿,林海都吩咐管家不要对纪氏说,他早发现纪氏对春绣的反感,算了,都给他生了女儿了,如果能消停些,养着春绣不算什么。就是春绣一家,林海和林诚、林谦核计后,准备找个时机,把他家送去京城的庄子里,好好养着吧。

  为此,林海还和贾赦念叨过。“真让我二闺女,有这样做奴才的外家,以后可怎么得了。琮哥也不会认啊。”

  贾赦听了林海的话,翻了白眼给他,好好地笑话他一场。“没听说谁家庶子、庶女,认奴才外家,亏你是礼部的尚书呢。要认外家,也是贾家、是纪家。”

  林海认真地和贾赦讨论,“恩侯,这家生子做妾,就容易出现想给庶子、庶女做外家的。唉。你别说我是礼部尚书的话。天家是臣民典范吧?庶出的皇子、公主,是不是都分别认自己的外家。别说什么妃嫔不妃嫔的,实际都是妾,不也认妾侍做亲戚了。”

  “别提皇家,哪里是典范。天下最不规矩的就是那儿了。你见过谁家嫡长子不承继家业的?那还不得被御史喷翻,被扭送官府惩治啊。唯独咱们这天家,哈哈,哈哈……”

  贾赦说到后来,笑里满是苍凉、悲戚,倒弄得林海后悔和他说这些了。

第217章 林海80

  冬日里,黛玉应了同门师姐的邀请, 和迎春一起在官员的休沐日去赏雪。回来就去书房找林海, 重提起弟弟们会不会分薄了家产的问题。

  林海不想午睡, 正在添九九消寒图的消磨时光, 看黛玉出门的衣裳都未换,一脸认真地问三年前的问题, 就放下画笔,看着黛玉回答:“在爹爹的角度, 晏晏的每一个弟弟都是林家的, 不存在分薄林家的事儿。就像一颗大树, 分出新枝,种到它处, 最后由一颗颗小树再长成大树。”

  “爹爹, 那为什么以前她们会那么说?”

  林海看着快9岁的女儿, 把嫡子和庶子的在男人和主母眼里区别,细细说给黛玉听。

  “在父亲眼里, 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父系血脉的延续。可庶出的在主母的眼里, 就是别人的孩子。是要分走本该全归她自己儿子的父亲精力、全由自己儿子继承的家产,甚少有女人会愿意的。”

  “那,爹爹,母亲为什么把春绣姑娘生的曼曼, 记到她的名下?”

  “晏晏啊, 庶女和庶子不同。女儿养好了, 可成为联姻的好工具,为嫡子带来好处。记到了嫡母名下,由嫡母养大的庶女,身份就高了很多。在礼法上,这样的记名嫡女,身份仅次于继室的嫡女。养得贴心了,选个对嫡母、嫡子有益处的人家嫁过去,就能给嫡母、嫡子带来数不尽的好处。”

  “爹爹,您会用我给太太的嫡子换好处吗?”黛玉揪着林海的衣襟,两眼满是恐惧。

  林海把黛玉搂到怀里,轻拍着、安慰惊恐的小人。“爹爹怎么会舍得委屈晏晏。在礼法上,先是原配嫡出的子女,然后是继室所出的子女,再是记名的嫡子嫡女。庶出的,还有什么良家妾侍所出、婢生女所出、从良女所出,乃至外室子所出的排列。先生有讲过吗?”

  “有。爹爹,可又要求将所有的孩子都视同己出,好矛盾啊。”

  林海笑。“晏晏,这就是男人制定的礼教的矛盾处。一方面把孩子按生母的不同,分了诸多的等级。另一方面,男人又要妻子,把不同等级的孩子都一样看待。晏晏记得去首饰店买镯子吗?”

  “记得啊。”

  “出身就像材质不同的镯子,这个比喻不恰当。可本质是一样。要求把不同材质的镯子,卖一样的价格,还昧着良心说都是一样的镯子。理解吗?”林海觉得黛玉这么大了,该知道一些事情的本质。

  “爹爹,这是骗人啊。怎么会一样?”

  “是啊,女诫那些东西,就是男人写出来骗女人的。都是哄死人不偿命的玩意儿。”

  “可爹爹?”黛玉被林海的话撞击得有些迷糊,“那为什么还要学三从四德女诫啊?”

  “这女诫啊,好比下棋的规则。先把规则融会贯通,然后在规则内,动脑筋去赢。超出了规则,有两条路了。”

  林海听了下来,喝口茶,吊出黛玉等答案的神色了,才接着说:“一个是彻底输掉棋局。”

  “再一个呢?”

  “改了规则,让世人接受。”

  “改了规则,让世人接受?爹爹,那怎么能做到?谁能做到?皇后吗?”

  林海笑,“规则不是一个人制定的,是上千年形成的。要改,也不是一个人的一生能做到的。皇后看起来在女人里的地位最高,她也要受到这些女诫类的约束。超出了,会被弹劾,还有废后的结局等着呢。”

  黛玉陷入沉默。

  林海悠悠然把消寒图添好颜色,招呼小厮进来,把画笔等收拾了。

  “晏晏,赏雪玩的好吗?”

  “还好吧?”

  “还好,那就是有不顺意的了。晏晏说给爹爹听听?”

  “爹爹,师姐她们都不喜欢庶出的孩子,为什么男人一定就要庶出的孩子呢?”

  这尖锐的问题,呵呵,不好答。林海想想,才斟酌字眼说:“小孩子太容易夭折了。男人想多生几个,保证自己有传承香火。”

  “爹爹,不是这样的。弟弟是因为那些人使坏才病的。爹爹如果不收那么多姬妾,娘亲就不会……弟弟就不会生病。”黛玉的话出口,立即白了脸,伸手捂嘴。看着林海,惶恐的眼泪滚滚下来,“爹爹,爹爹不要生气,晏晏不是要指责爹爹。”

  “晏晏,你说的有点道理。爹爹不会怪你的。”林海赞许地点头,这孩子终于肯说出来、肯面对、压抑在心底的弟弟和娘亲死去的事了。

  “爹爹,怎么是有点道理?”

  “爹爹以前给你讲过猴群的故事,还记得吗?”

  黛玉点头,眼泪就随着这点头,扑簌簌地又滚下了一串。

  “猴群里,只有猴王才能留下后代。男人的本性,就是恨不能目之所及的土地上,全是他一个人的后代。所以他想多生一些。而女人,最佳的生育年龄也就是在18岁到30岁之间,生3个到4个罢了。再多,生的密集了,对身体就有害了。所以,男人和女人就出现了矛盾。这个世界是男人做主的世界,男人搞出三妻四妾的花样,想更多地留下后代,就有了女诫等,想让女人接受这样的观点,还要把嫡出和庶出的一样看待。而女人,前面说过了,本心并不认同这点的。还有一个,真的就是小孩子身体弱,一个受寒就容易夭折的。玉儿,理解吗?”林海放慢语速,缓缓地和黛玉讲。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