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78节


  “仙使!”……

  喜和所有咸阳黔首一样,已经字不成句,只能出口嘶喊仙使。

  又像登仙台上的陛下一样,向着仙使归去方向的星辰,深深揖礼。

  渐渐地,章台街上,便只见项背,不望泪面。

  ……

  二丈高台后方,嬴政收到了仙使周邈的新年赠礼——七彩锦袋中,装着碗大的红皮块茎果实,赫然正是红薯!

  二大高产粮,玉米、土豆、红薯,大秦就已经集齐了。

  ……

  在咸阳黔首不舍仙使离去,却又为仙使功德圆满回归仙界而祝福时。

  今夜不宵禁的咸阳,东城门外,一个车队悄然驶过护城河桥。

  第二日,咸阳城外,某无名村中。

  外出闯荡数年的孤儿圆石,竟带着十个隶臣妾,一车队的行李,衣锦还乡了!

  说是在外得贵人赏识,有幸被赐名:周邈。

  (正文完)

第162章 番外一

  原身圆石出身的村子没甚特别,籍籍无名。

  当然,也有建制在册的官方名——内史(咸阳)杜县,乱石村。

  位于杜县南部,在划分南北的秦岭北坡山脚。

  乱石村,顾名思义,乱石遍地,方的圆的山石突兀,纵横散乱。

  村里无几坦阔良田,刀耕火种垦荒出不成片的斜坡山田,极易水肥流失,不耐晴也不耐雨。

  养活寥寥百数不到的一村人也勉强,于是在耕种之外,唯有靠山吃山,与野兽抢食。

  尤其先前百年战乱不平时,村中青壮皆被征召上了战场,十去无回,村中渐渐只余老弱。

  再后来,便连老弱也少有新增,一个村子加起来刚逾半百之数。

  乡野原始蒙昧,却也淳朴。

  大概是因着一份子孙战死的移情怜惜,圆石生于乱石村,父母早亡,无依无靠,却也不曾遭受恶劣欺辱。

  圆石的阿母亡后的首个冬日,实在挖不到野菜、草根,采不到野果,更逮不着老鼠、兔子,饿得几日在村中不见人影时,也得到过邻居郑老妪一碗有几粒豆麦的‘稀饭’。

  但也仅限于此了。

  彼时村人自顾求生都难,哪里有暇顾他?

  好好坏坏,总归活到十四岁上才病逝了。

  圆石的病逝是因为白日进山采野果时,被一场阵雨淋着,着凉后当晚就高热不退,独自一人缩在塌了半边的破屋里,无人知晓、照护,到第二日晚间一命呜呼。

  接着后世车祸身亡的周邈穿越而来,之后就是仙使临秦的后续种种了……

  周邈是继承了原身圆石的记忆的,圆石说是吃百家饭长大,但他更多算是天生地养长大。

  而对能说得上对原身有恩,冒雪端来一碗已经凉透的豆麦稀饭的郑老妪,也早已在圆石十岁那年病逝。

  郑老妪独子战场未归,也是无依无靠,提前几年就一日一锄地,在破屋旁刨出个人长的坑,让圆石到时给她盖几撮土。

  虽然病逝时她没能自己躺进坑中去,圆石念着一饭之恩,郑老妪又病得只有一副骨头并不多重,花了半日,终于是将她拖入了坑中盖上土,就此掩埋了。

  因此

  乱石村之于周邈,也就只有原身出生之地这一个意义了。

  后来到咸阳后,他中途没有再回来过,或者嘱咐特意关照。乱世村与天下郡县所有的村镇,于他而言已无不同。

  然而事实上,乱石村毕竟是仙使躯体的来处,一直被隐秘关注着,许多不平事在刚起时便已消弭无形。

  且乱石村毕竟隶属杜县、咸阳,之后仙使临秦后营建仙秦时的多轮征召役夫之中,也占尽京畿地利之便,但凡满足条件者,无一不被征召。

  而今的乱石村,仍旧只有稀稀疏疏近百户,仍旧地处偏僻秦岭山脚,到底也是隶属咸阳,加上迁徙过来一些黔首,早已超过百人。

  不过面貌早已大不同,被征召过役夫的家中,房屋都推倒翻新重建,有衣蔽体,吃饱穿暖,面色红润。

  便是不曾被征召过役夫的老弱,也因种上高产仙麦、仙豆、仙玉米,而不再挨饿。

  ……

  圆石回来了。

  消失七年的圆石回来了。

  但其实圆石的衣锦还乡,并未引起太大轰动。

  虽然清晨踏着朝阳回村时,驾着两辆马车,三辆牛车,满载行李,身边还有十个隶臣妾服侍。

  “没想到,消失几年的圆石,风风光光地回来了。”

  乱石村的村人们得知圆石——如今改唤周邈了——风光归来,茶余饭后也会说起。

  但就像之前一样,也仅限于此了。

  当初他们不曾欺辱、也不曾施恩,就连圆石是何时离村都不知,只等好久不见其人影后才发觉,之后也不曾聚集人手去找过。

  ——那时的村人们又能去哪儿找?去深山、去城中?那他们将会是被野兽啃吃,或饿死道旁的下场。

  他们问心无愧,但如今周邈风光归来,也不会厚颜凑上去占便宜。

  但若是温饱不保、饿死在即,他们当然也会乞讨上门——都要饿死了,还要什么廉耻?

  但他们现在吃饱穿暖,无病无灾,已然满足。

  因此,村人们固然羡慕,却已知足,没有贴上去。

  而且相比周邈归来,从杜县县城传来的消息才最是轰动!

  ——仙使化星辰归去矣!

  “……天降仙音,基建仙人下达仙使的营建仙秦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仙使功德圆满,可回归仙界主星,当时便化作星辰而去!”

  “真的假的?仙使怎的就离去了!”村人们震惊非常。

  “当晚县城有数百人去了章台街登仙台观景,十数万人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而且第二日,始皇帝陛下旨令便颁出,地方郡县或许还没到,但杜县城门口早就张贴了!

  始皇帝陛下亲笔,连夜雕版印刷,加盖朱砂玺印!还能有假?”

  村人们不得不接受现实,却又忍不住地不舍、悲痛起来。

  男子碍于颜面气概还忍一忍,女子们却是当即泪如滚珠!

  从县城回来的村人瘪石,同样不舍于仙使的归去。

  但他随即安慰道:“哭什么?仙使是功德圆满,飞升仙界去了,这岂不是大喜事!”

  “是啊。”

  “是啊,虽然我们不舍仙使离去,但仙使功德圆满,化星辰回归仙界,确是大喜!”

  “是啊是啊。”……

  青天白日,村人们却抬头望天,企图找出仙使所化那颗星辰,睹星感念。

  很快,瘪石又接着往下说后续,“陛下旨令道,虽今年行新历,然为谢仙使对大秦的厚赐恩德,设十月初三为‘丰收节’,当天官民皆休假一日,当晚不设宵禁,天下黔首万民应当时时感念。”

  “我记不住原话,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瘪石只能用自己的转述。

  又道:“当时还听身旁人说,仙使仙踪遍天下,近乎各郡都至少有一座登仙台,丰收节时郡县官吏及黔首可往台下祭拜,献上丰收的仙粮五谷做贡品。”

  “应该的应该的!我们今年就要勤恳耕种,今秋丰收了也好去咸阳城登仙台下供奉祭拜!”

  “对对对!”

  登仙台下丰收节,五谷仙粮祭万斤。

  只道仙使归去日,星辰烁烁照古今。

  ——这等丰收节盛况,就是后话了。

  瘪石还道:“而且陛下还下令了,在此仙使归去之时,为感念仙使恩德、庆贺仙使化升,免天下赋役三年!”

  “我听士人解读说,这个赋役包含田赋、口赋和力役

  ,也就是说三年不征田赋、力役。”

  眼下的大秦,还没有大兴苛捐杂税,田赋(田租)、口赋(人头税),以及大体上每年一月的力役,就是主要的赋役了。

  免赋役三年,便是天下黔首三年间收获的粮草,全归他们自己了!

  此消息一出,村人们无不欣喜!

  “真的?这可真是大喜事了!”

  “陛下万岁!仙使万岁!”

  “好啊好啊!好好地存上三年钱粮,就能把房屋翻修一番,再给我孙儿娶妻成家了!”

  ……

  一时间,乱石村的中心场坝上,围着一座石磨的人群中响起冲天欢呼,村人们激动得手舞足蹈。

  一时朝咸阳拱手拜拜,一时朝天空拱手拜拜。

  刚去给郑老妪堆了一个坟堆,又祭拜归来路过的周邈:“……”

  害羞溜走.jpg

  ……

  早在中南半岛上,随着三班各自的任务都已完成,虽还未回收工业机器人,但系统界面已经开始变化——进入了结算页面。

  毕竟是宇宙时代的基建系统,即便被周邈吐槽死板,到底也不是某绿色网站,一个年度报告都要迟到一个多月,美其名曰春节礼物。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