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一日三餐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7节


  【我好爱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心意,只能努力用营养液浇灌你,你可感受到我无尽的情意! 哼!!看,看在你更新的这么辛苦的份上,多给你浇些营养液!要,要加油哦!!!】

  【作者好会哦,哈哈哈哈】

  【太太太闷骚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撒花】

  【哦吼】

  【嗯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不更文,我怎么买文,我不买文,怎么会有营养液,你说咋办吧!】

  【其实频次这么高,虾饺会生病的。温老师米青子的质量也会不好吧?就含量低,难受孕】

  【这两只猫咪好像隔壁的魔王和小龙啊(含咪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每一章的骚话都是点睛之笔哈哈哈】

  -完-

  ◇ 23、大虾奶酪法棍三明治

  西山水蜜桃

  温崇月想要和夏皎分享的有趣事, 当然不是和淮黑猪的老乡进行友好的切磋。

  而是多年前和他一起办辅导机构的朋友忽然致电,告诉温崇月,找到了当时温崇月带课班级学生的一些试卷作业存档。

  其中就有夏皎的。

  夏皎呆住了:“这么长时间了, 怎么还留着?”

  “没办法,”温崇月叹气, “李联是个收集控。”

  李联,就是当初和温崇月一块办辅导机构的合作伙伴, 夏皎听过他讲写作课,对他的印象就是瘦瘦高高、戴黑框眼镜的洁癖狂。

  他一般不会坐下,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消毒湿巾,将讲台反复擦上五遍,才会轻轻地放下自己的书。

  重度收集控的李联有两套房子, 不住人,专门用来做仓库, 用来分门别类地放置他所有的“纪念品”。

  他认为这些都是他这一生留下的痕迹, 万一今后他飞黄腾达,成了名人, 这些东西可是都能直接进博物馆的。

  夏皎并不觉着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如今她已经忘掉自己当时写的英文作文会是什么。

  不过能够想象到, 一定非常羞耻。

  夏皎曾经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语文作文,当时被老师高度赞扬的内容,放在现在就是回看都要昏厥过去的黑历史。

  三天后,温崇月收到李联寄来的夏皎作业和试卷存档。

  事实上, 温崇月对夏皎的印象已经淡到如水, 假使不是夏皎主动提起, 他早就忘记自己曾经教过她, 更不要说夏皎提到的下雨天送她回去这件小事。

  温崇月的记忆力并不算差, 只是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不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隔着多年光阴回望过去,像是铅笔留下的痕迹,只剩下淡淡一团晕染。

  教夏皎的时候,温崇月已经在读大学,性格也收敛了很多。

  他年少时轻狂气盛,高中刚毕业那会,和朋友组过地下乐队,他是贝斯手,是乐队里性格最好(相对其他人而言),打架时话最不多的一个。地下乐队之间起冲突时,温崇月沉默地按着人的头狠狠往墙上砸。

  后来没多久,乐队解散,温崇月读大学没多久,痴迷钻研技术,和几个同学组建团队做黑客。彼时红客联盟早已解散,网络环境监管也少,温崇月带着几个伙伴乘机飞来飞去参加一些比赛,团队里有同学经济困难,温崇月便包揽了整个团队参加比赛的花销——当然,这笔钱并不是伸手向温父要,都是温崇月自己赚的。

  和朋友合伙开设假期的辅导机构就是温崇月的赚钱途径之一。

  温崇月年少时跑的地方多,做过的事情也多。和其他温室里长大的富家子弟不同,父母失败的婚姻让温崇月提前感知到世界的利己主义和人性。

  温崇月的物欲值并不高,不过乐于尝试其他享乐、略带有危险性的事物,他在斯图加特尝试过高空跳伞,也曾在福克斯挑战过冰川徒行,去阿拉斯加体验直升机滑雪,也和表弟一块儿考取帆船证,驾驶游艇出海。

  在这些东西的刺激下,温崇月早就忘记了自己教过的学生。他更不会想到,顺手帮助的一个腼腆女学生,会在多年后成为他的结发妻子,他此生的伴侣,枕边人。

  周六,夏皎回家探望父母,温崇月白日里去了户外攀岩,归来后拆开李联寄来的包裹,拿到妻子读书时候写的作业和当时一些零散照片。

  难为李联花费心思找齐,温崇月打电话过去道谢,李联声音发坏:“行啊你老温,没想到你当时看上去为人师表的,居然找了自己学生当老婆。”

  温崇月笑骂他:“贫嘴。”

  都说字如其人,夏皎的英文字体写得规整,不出格,就是当时学生们都统一练的所谓“衡水体”。

  毕竟是为了高考拿高分,整洁干净、易辨认为重,温崇月不会对字体下过多评价,他只是慢慢阅读着夏皎彼时写下的东西,尝试在回忆中拼凑出这个不擅长社交的女性。

  当时的辅导班是小班制度,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数量少。温崇月做事负责,都说潜移默化,他骨子里有点温父的平和从容,随着年龄增加而愈发凸显,授课也耐心。

  下课时,来找温崇月问问题和倾诉烦恼的人不少,但夏皎从来没有来过。

  李联还寄来了当时的照片,夏皎的位置就在窗边。彼时她骨头都没定型,要比现在更纤弱可怜的多,瞧着像伶仃无助的鸟,就算是合照也微微低着头,眼睛中是一种游离之外的茫然,像是无法融入族群的幼鹿,又如失了队伍的雏鸟。

  温崇月捏着照片,想起夏皎在相亲时说过的话。

  “有天晚上,我错过了车,您开车送我回了家。”

  家中无人,窗外只有清风动枝,三钱月色越过玻璃入户,温崇月抚摸着膝上乖乖巧巧的温泉,终于从记忆中捕捉到一些残片。

  他的确送过夏皎回家,不过也是看她可怜,班上的学生只有她是外地人,讲并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常常分不清“n”和“l”。同学们逗她讲刘奶奶和牛奶奶,夏皎讲不出,憋得脸红眼也红。

  或许少年少女之间的玩笑并无恶意,但这应当给她带来切实伤害,温崇月从未见夏皎和人谈笑风生,在课余时间,她永远低着头看书,写作业,背影瘦弱纤细,像甩上去的一道墨点。

  温崇月并不记得自己和她讲过什么话,一个沉默胆怯的学生会让老师的用词也变得谨慎。大约是一些鼓励的话,也仅仅是鼓励,不会伤害到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内心。

  仅此而已。

  小虾米钻进垃圾桶中,哪怕结束流浪生活,它也习惯性地去垃圾桶中翻一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猫重桶轻,摇摇晃晃地啪啦一声摔倒,声音惊起温崇月,他放下照片,若有所思。

  那时候的温崇月的确未曾想过,自己会选择和顺手帮助的学生结婚。

  夏皎也没有想过,自己会选择在苏州定居。

  她长于江南水乡,习惯了接近一个月的梅雨天气,衣服只能烘干,到处潮哒哒、湿润润,呼吸的空气里似乎都含着缠缠绵绵的雨。夏皎原以为自己永远都会在江苏,但后来有了目标,辛苦读书,终于成功在心仪城市中读大学,在北方生活多年,这里没有梅雨,四季分明,冬天不再湿冷,还有踩上去暖热暖热的地板。只是“春脖子短”和偶尔有雾霾,夏皎努力适应了这个干燥、快节奏的城市。

  再度回到梅雨中,夏皎也并未觉着不适。

  大概感觉到舒适从来都不是城市,而是人。

  花店里的有专门的员工用餐休息区域,也有微波炉。其他人大多选择点外卖,或者去附近的店里吃饭,夏皎不用,她有温崇月做好的便当。

  温崇月选择的玻璃便当盒,可以直接放进微波炉叮一下,密封性也好,放到包中不用担心会将书也染上食物的味道,除了重一点外完全没有毛病。

  大学看日剧,夏皎对其中妈妈为孩子准备的便当盒惊叹不已,没想到她上班后居然享受到这个待遇。

  在前一天晚上,夏皎就会和温崇月一块用酸奶、蕃茄酱、蜂蜜和咖喱粉、酱油等调料腌制鸡肉。第二天,在夏皎还蒙着脑袋睡觉的时候,温崇月就已经起床,先用纸巾吸去鸡肉表层调料,再放进烤箱中烤。

  温崇月喜欢为她准备的还有菌菇饭,用五常大米,混合了香菇、蟹味菇、白玉菇,吸足了芝麻和柴鱼的香味,每次加热后都会惹得同事赞叹。

  当然,夏皎最喜欢的还是三明治,她简直是三明治的狂热爱好者,以前工作时候的早餐永远是三明治,方便快捷不脏手,吃完就可以丢入垃圾桶。

  温崇月就变着花样做——最简单的蔬菜沼三明治搭配烟熏三文鱼,奶酪渍物法棍三明治中包裹着苦苣、牛油果和水煮大虾,旁边永远是切得整整齐齐的厚蛋烧。

  在夏皎拒绝工作日的早操后,精力充沛无处用的温崇月重新开始了晨跑。不过,在晨跑之前,他会先用烤箱做一份蔬菜鸡蛋马芬或者蓝莓酥饼。等晨跑结束,烤箱里的东西也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温崇月将烤制好的点心放进夏皎的便当盒中,增加她上班背包的重量、也增加她摄入的热量,以此当做自己失去晨间运动权的无声抗议——

  是的,如今两个人的运动只剩下夜间。

  在经历过好几次晨起锻炼导致的精神不振后,夏皎和温崇月开诚布公地谈了一场。双方权衡利弊,以及体检报告作为重要证据,这对新婚夫妻达成共识。

  无意外情况,在两人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一日三餐,坚持不动摇。

  新的家庭规则试运行后,获得夏皎的强烈好评,她可以有更多的睡眠时间,上班时候的精神更好,就连陪猫咪玩耍的次数都多了。

  温崇月拒绝对此做出评论。

  七月夏日长。

  绿荫浓,梅雨停,绿塘清水涌。吴江地区有首民谣,“六月六,买点馄饨落一落;七月七,买个西瓜切一切”。

  事实上,七月的苏州不止是西瓜,太湖西山的杨梅熟了,李子红,蜜桃甜。

  夏皎对桃毛过敏,碰不得,偏偏又爱吃桃子,只能笨拙地戴着手套剥皮——西山的水蜜桃甜啊,又大又白,透点淡淡的粉,一只手握不住,得捧着,小心翼翼在桃子上戳个口,低头吮吸满满的蜜桃汁。对桃毛过敏的人不能这么吃桃,夏皎只能可怜兮兮地揭掉桃皮,在尽量不触碰桃毛的状况下吃桃肉。

  西山水蜜桃的优点就是汁多,夏皎当然知道自己这样太浪费,可别无办法。

  直到被温崇月发觉。

  “早该和我说一声,”温崇月有些无奈,他手法熟练地揭开桃皮,将白白净净的桃肉喂到夏皎唇边,“咬——你以为丈夫的作用是什么?”

  夏皎咬了一口甜嘟嘟桃肉。

  到底是做菜熟练的人,就连一颗水蜜桃也能揭得这样好,她满足地喟叹一声,回答温崇月的问题:“嗯……丈夫的作用,做家里的顶梁柱?”

  温崇月说:“皎皎,说心里话不犯法。”

  夏皎松了口气,想了想,认真地说:“提供稳定的X生活?满足食欲和X欲?”

  “你这样理解也没有问题,”温崇月说,“我们是伴侣,皎皎,明白伴侣的意思吗?再遇到这种小麻烦,我希望你第一个想到的是找我帮忙,好吗?”

  夏皎就着他的手,一口一口吃桃,她苦恼:“但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温崇月:“不会。”

  的确不会。

  温崇月并不介意剥一颗水蜜桃,喂给对桃毛过敏的妻子吃,这并非毫无代价,夏皎还会捧着水蜜桃让他吃,将饱满的桃子咬出紫红如熟透的杨梅色,直到皎皎蹙眉咬唇才松开。

  随着七月的到来,锦溪古莲长堤长,拙政园中菡萏碧波如荡,太湖东山花西山果香,或者在同里摇橹悠悠,或者提一盏灯,夜游网师园。来苏州游玩的人比往时更多,有小情侣,也有一家人出行,苏州博物馆前排队的人能够到百米之外。游客如织,大大小小园林都难觅清净,太湖旁边的农家乐也是,每逢节假日也必定爆满。

  花店的生意也更好了。

  虽然夏皎如今还不具备参与大型设计的资格,但在花店中和植物共处也让她感觉到放松自在。现在的工作环境并不需要夏皎再去购买昂贵的衣着首饰来妆点自己,只需要淡妆干净就好,之前的工作实在太累了,现在的夏皎每天都素素净净地去上班,更何况,处理花材总有意外,也不适合穿材质娇贵的衣服。

  之前那位老人成了花店里的常客,他还是一脸严肃,不爱说话,每次来都急匆匆,买的也不多,每天一朵玫瑰,雷打不动。

  夏皎尝试向他推销店里的会员制度,想要说明会有优惠,可惜老人并不领情,冷淡地打断她:“别想哄我办卡,我不充钱。”

  夏皎说:“是这样的先生,不需要您充卡,我们只需要您留下手机号和姓名——”

  “不要,”老人硬邦邦地说,他还在坚持用现金,掏钱包,“不用。”

  夏皎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倒是郁青真吃吃地笑起来,她颇有些同情地拍了拍夏皎的肩膀:“我都说了,没必要把心思花在这种购买力低的客人身上。”

  夏皎不赞同她的说法。

  夏皎说:“客人都一样的。”

  郁青真不这样认为,她看不上这些零散的、只会按枝购买花朵的人。在郁青真眼中,像白若琅那种级别的客人,出手就是几十万,买一卡车一卡车的花,眼睛都不眨一下,才是需要耗费精力去维持的优质客源。

  上次去布置场地的时候,郁青真也看到宋兆聪的照片,虽然称不上一表人材,但也是五官端正。这是郁青真第一次触碰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不免有些心猿意马。

  郁青真若有所思:“有钱人一次购花的订单,提成得赶上我们好几个月的基础工资了吧?”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