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八十年代生活记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1节


  如今接受爸爸了,在小朋友眼里,爸爸大概是可以随便揍的存在。

  金春慧哼一声,夹了个雪衣豆沙,抖掉上面过多的白糖,自己先尝一小口。

  尝过后,大概明白丈夫的意思,这玩意儿还是饭后或者饭中吃比较好。

  不宜嘴巴淡的时候吃,她已经抖掉一部分白糖,对她来说仍是太甜,又甜又油。

  她吃了一口后,送到年年嘴边,年年小朋友似乎并不觉得太甜,吃了一口又一口。

  小朋友刚开始吃得起劲,后来也不太能吃得下去,金春慧把吃了半个的雪衣豆沙放盘子里,先喂女儿吃饭。

第13章

  黏糊糊的菜挺合小朋友胃口,地三鲜对他们来说有点咸,拌饭里还是能入口的。

  小朋友前头吃不下去雪衣豆沙,过了没多久又重新惦记起来,吃饭的时候,圆溜溜的大眼睛就盯着雪衣豆沙看。

  金春慧给小朋友吃的是拌了菜后黏糊糊的饭,自己不把菜往饭里拌,她不爱吃拌饭,喜欢把菜放饭上慢慢吃完。

  爸爸每夹走一个雪衣豆沙,年年都要喊声妈妈,语气着急,好似想让妈妈拦着爸爸。

  “这一个半是妈妈和年年的,剩下的都让爸爸吃。”

  一盘一共五个,金春慧让丈夫赶紧吃完三个,盘子就放年年旁边,省得年年惦记。

  严劭已经吃了两个,剩下一个两口吃完,金春慧把盘子放到年年旁边。

  这下年年终于不再是焦急的状态,专心吃自己黏糊糊的饭。

  比起雪衣豆沙,金春慧更喜欢拔丝地瓜,拔丝地瓜一半都是她吃的。

  吃完一顿饭,她不得不说:“一顿饭下来,口渴得不行。”

  最后仍是没吃完雪衣豆沙,和年年一起吃完半个,另外一整个由爸爸吃进肚子里了。

  “留下来喝几口水,不渴了再走。”严劭勉强吃了个饱肚,时间还来得及,可以在这里多磨蹭会儿。

  “喝不下了,直接走吧。”

  离开的时候,他们夫妻俩谁都没抱着年年,年年走在爸爸妈妈中间,由爸爸妈妈各牵一只小手。

  吃完午饭,金春慧才问起严劭有关弹棉花店费叔的事情,费叔孩子是他的战友吗?

  弹棉花店的老板连雷叔都认识,很可能是平安县人或者同一个部队出来的。

  严劭回答她:“猜错了,费叔没有孩子在部队,也不是平安县人,几年前费叔老家发生雪灾,出现人员伤亡,我们部队出发抢险救灾,雷叔负责运送物资,来来回回就认识了,费叔在那次雪灾中出了很大力气,跟我们挺熟的。”

  “雪灾啊,平安县也会发生雪灾吗?冬天到了家里是不是得备很多柴火煤炭,我们自己家乡三年五载不见一场大雪,这里看样子会经常发生雪灾。”她在老家冬天都被冻得发抖了,在这里会不会撑不住。

  这里的九月份已经跟她老家十月底差不多温度了,实在不知道十一月十二月温度会低到哪去。

  今年不待在这里过冬,明年随军后总要留下来过冬,逃不了的。

  “这里冬天寒冷,人被冻死都不稀奇,我们自家条件过得去,保暖工作要做好,给你和年年买棉袄的时候,你不能随便挑件便宜的应付过去,贵的更保暖。”现在百货大楼里的棉袄就是越贵越保暖,没有偷工减料赚差价一说,都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到暖和的料子。

  “我知道了。”

  一家三口来到百货大楼后,直奔“保暖区”,保暖区卖的东西很多,棉袄、棉裤、皮棉靴、皮帽、耳罩、手套、围巾、热水袋等等。

  “你和年年都来两件棉坎肩,这是小孩穿的,这是你穿的,披上试试,买大点没关系。”严劭拿起棉坎肩。

  棉坎肩没有袖子,他挑的又是宽松款,金春慧穿在身上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感觉,年年也是件大的,她才两岁多,棉坎肩到她身上跟大外套似的。

  听到雪灾,金春慧不敢贪便宜随便应付过去,虽然觉得棉坎肩保暖作用不大,但是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丈夫让买,她就买了:“成吧,各买两件,这种帽子跟你的军帽有点像。”

  能把耳朵一起挡住,看着挺暖和。

  站他们附近的售货员见她在手里拿半天,告诉她可以自己戴头上试试。

  售货员说可以戴,金春慧就往头上戴了。

  “和你军帽一样暖和。”这个帽子一戴头上,她就感觉到了一阵暖意。

  她家男人冬天回来会带上自己的军帽,自己不戴,给她戴。

  很暖和,但是戴不出去,老家冬天冷,没冷到出去需要戴帽子的程度。

  严劭:“差不多材质,都是动物皮,买这种帽子就不用特意买耳罩了。”

  “价格不便宜,这种帽子还不能经常清洗,买两顶大人帽,一顶小孩帽好了。”这种帽子洗了之后保温效果会变差,再买一顶备用,她和严劭都能戴。

  小孩帽对年年来说也有点大,不过换成大人帽盖在她头上,要把整个小脑袋给遮住了。

  帽子算挑好了,开始挑棉靴。

  售货员表示棉靴也可以试穿,金春慧就开始给自己和孩子试穿棉靴。

  好在她早上出门想到今天要买靴子,给自己和年年换了没有破洞的袜子,这样大庭广众下试穿不会特别尴尬了。

  金春慧的脚大小已经定下来,胖了以后,鞋码大了两码,买棉靴正好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买大两三码,这样一双靴子能穿好多年。

  年年的也可以买大几码,金春慧给自己套棉靴之前心里就有数,对年年的鞋码没有准数,她就按着给年年套棉靴的难易程度挑选棉靴大小。

  棉靴码数选好,母女俩各买了两双。

  金春慧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丈夫:“你也来试一双。”

  “我不用了,我自己有两双。”

  “棉靴又不是帽子,帽子戴头顶就没事了,棉靴可是要走路的,留一双在家里,冬天在外面执行任务穿你的旧靴子,回家了换穿暖和的新棉靴,新棉靴可不是让你穿出去执行任务的。”按他说的,这个省部分地区会发生雪灾,发生雪灾了,他们就得去支援。

  支援时候靴子不得踩在雪里?忒费靴子。

  百货大楼棉靴子看着没他的军靴耐造,就留在家里,回家再换穿。

  严劭没意见了,听话试穿棉靴。

  挑选了半个下午,夫妻俩挑了一编织袋的保暖用品,热水袋都买了五个。

  在市里百货大楼买了不少过冬用品,夫妻俩又去县城百货大楼买了不少东西。

  严劭在申请住房后,并没有把工资全数汇给金春慧,自己留了些,有空就往家里添置锅碗瓢盆,金春慧问他家里有没有哪些物件,有就不买,没有就买来,省得住进去才发现缺这样少那样。

  自行车不拘在哪买,在县城买更方便,他们就在县城买了。

  一天下来,一千块钱已经不剩多少,上午给严劭的五块钱,金春慧都已经不在乎了,比起一千块钱,五块钱只能算小头。

  坐上从县城到部队的客车,金春慧心情复杂,丈夫之前住房批下来了,他本人除了添置锅碗瓢盆,就没住过,常年都是睡宿舍大通铺。

  随着晋升,跟他一起睡大通铺的人越来越少,问他哪些跟他差不多级别的军人家属好相处,他说不上来,最多就是蹭顿饭,看着都挺客气。

  其他家属不提,他只能说他团长还行,不过他媳妇不常在家待着。

  问了白问。

  现在家属干活都属自愿,不会强制让谁干活,为了补贴家用又或者是不被闲言碎语影响,家属们多多少少会从妇女队长那里领点活。

  没错,妇女队长这里还能寻到活计,差不多都是手工活,给士兵们缝衣服做手套之类。

  家属院每家都会配缝纫机,听说有免费缝纫机,金春慧心里是开心的,但说缝纫机是给大家干活用的,她不太开心得起来。

  不是不乐意干活,是根本不会用缝纫机。

  问严劭,严劭对缝纫机用法也是一窍不通。

  这可真是难办,无师自通根本不可能,还得找个人教她。

  她都不想和家属院的家属有过多交流,有活就干活,没活在家待着。

  如果家属院待不住,那么另谋出路好了。

  现在不都开放了吗?

  今天去的早市,卖什么的都有,她是不是也可以寻摸点东西到城里或者哪里卖。

  每天都有客车,来回还算方便,等年年去上幼儿园,她轻松很多就能考虑以后做什么了。

  客车开到招待所,贺婶和楚楚已经在招待所门口等着,都不用夫妻俩下车,直接帮他们把行李放到车上,除了行李还有一包东西和一个篮子。

  车里有别的乘客,贺朝霞没法跟金春慧寒暄太多,只隔着车窗告诉金春慧:“那些都是你们的,下车时候别漏了。”

  篮子上盖着布,但是金春慧大概猜到是什么了:“行的,贺婶你保重身体,我过阵子再来看你。”

  说了两句话,车子发动去部队。

  到达客车终点站,别的家属纷纷下车离开,雷叔和他妹妹帮一家人搬行李。

  他们家东西不算少,还带辆自行车,夫妻俩得有三头六臂才能一趟搬完,雷叔和雷姑姑帮他们搬东西。

  从客车终点站走到家属院大门得走两三百米。

  家属院大门有战士站岗,对方见到严劭,朝严劭敬了个军礼。

  雷叔和雷姑姑算是部队熟人,他们能进出家属院,金春慧和女儿都是生面孔,严劭完全可以说明妻女身份,领着她们进去,不过还是在回敬军礼后,按照规矩拿出放在口袋里的介绍信。

  站岗战士检查过介绍信后,放一行人进去。

  进去家属院还有一段路要走,看到一排排长得差不多的房子,金春慧眼睛都快花了。

  看来她短时间内不能乱走,否则完全记不住回家的路。

第14章

  东西全搬到家里了,金春慧让雷叔等等,她把属于贺婶的篮子袋子拿出来,雷叔可以顺便带回家。

  严劭给帮忙搬行李的雷叔雷姑姑分了肉饼,肉饼是他们在城里买的,还带着热乎气。

  金春慧已经放弃精打细算,在城里的时候,专门交代严劭多买几个肉饼,分雷叔他们几个,给他们带回家吃。

  雷叔开始不接受,一番推拒后还是拿走肉饼,开车回家了。

  新家进来就是厨房,这个厨房比招待所的厨房大多了,桌子在正中央,看着也没有很占地方。

  厨房进去是睡觉屋子,有炕桌,缝纫机也在睡觉屋里。

  再进去的小房间里只放了张床和两个箱式柜子。

  金春慧:“有没有住附近比较方便讨热水的人家?热水用来喝的,不需要太多。”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