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雾里青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0节


  直到大桥在望,隐约能看见河面倒映灯火的微光。

  孟弗渊踩下刹车。

  不愿再往前,因为河边的回忆里已经多了一个陈清雾。

  他在前方掉头,往市中心开去。

  深夜的大都会,酒吧里永远不缺买醉的人。

  从前以为自己能够免俗,因为已经清醒地直面过那种痛苦无数次。

  但这一次,或许只有借助酒精才能稍稍消解一二。

  他坐在吧台最靠里的位置,在喧沸的人声中如一道静默的深渊,无人敢靠近搭讪。

  不知喝了多久,冰冷酒液饮下去变成了一种不知其味的麻木,他终于买单离开。

  脚步几分虚浮地走到路边,拉开车门上了车。

  该叫个代驾,但他只是打开车窗,身体往后靠去,疲倦地点燃了一支烟,许久没动。

  路边摊还未收摊,夜里一串灯火琳琅。

  有人蹲在路边卖花,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看样子像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或者初中生,大抵是假期出来勤工俭学的。

  小姑娘似乎是发现他了,怯怯地打量了一会儿,随即抱着纸箱走了过来,“先生买花吗?”

  已是深夜,那些花放了整天,有些蔫了。

  孟弗渊拿出皮夹,从中抽出三张纸币,“都给我吧。”

  小姑娘高兴极了,但极有原则地只接了一张,“给您放到哪里?”

  孟弗渊解锁了后座车门,叫她自己拉开车门放上去。

  小姑娘放下纸箱,关上车门,笑容洋溢:“谢谢你!祝您周末愉快!”

  小姑娘跑出去两步,孟弗渊出声叫住她。

  “怎么了?”小姑娘转身跑回来。

  “能不能麻烦你帮个忙。”孟弗渊抬手,点了点前面,“那里有家花店,想请你帮我买一束花。”

  叫一个卖花的人帮忙去别家买花,很是冒犯的请求。

  小姑娘却不在意,笑说:“当然可以!您想要什么花?”

  几分钟后,小姑娘回来了。

  她照旧要去拉后座车门,孟弗渊说:“麻烦帮我放到副驾。”

  小姑娘照做。

  花放好以后,小姑娘将小票和找零递给他。

  孟弗渊只接了小票,“这是给你跑腿的费用。”

  小姑娘却笑着摇摇头,将钱塞进他手里,背着手转身蹦跳着离开了。

  夏夜潮湿的风,撩起一缕淡青色烟雾,拂向面颊。

  孟弗渊闭眼。

  风声好像远了,连同整个世界。

  但一睁眼,仍在喧嚣的闹市里。

  酒精是已然失效,还是根本没起作用,为什么那种痛苦依然清晰,所谓锥心也不过如此。

  孟弗渊偏过头,一动不动地看向副驾驶座上的那束花。

  紫色小苍兰。

  深夜里开得几分倦了,却那么美丽,遥不可及。

第19章

  某摄制组要为翟靖堂拍摄九十分钟的纪录片, 取材的其中一站就在东城,翟靖堂去东城某大学做讲座。

  得知此事,陈清雾立即联系翟老师, 想做东请他吃顿饭。

  翟老师的回复是,饭不吃了,但既然陈清雾的工作室也在东城, 那势必得来工作室拜访拜访。

  这性质和被老师当堂抽查作业没什么两样,陈清雾自然严阵以待。

  当日,陈清雾先带翟靖堂去参观了文创园的那座柴窑,随即去往自己的工作室。

  艺术家们对自己的工作空间要求各不相同,翟靖堂偏好整洁有序。

  进门之后,翟靖堂看见干净明亮的环境率先点了点头,说规划得很不错, 很有条理。

  陈清雾带着翟靖堂稍作参观。

  翟靖堂问:“最近做了些什么作品?”

  陈清雾给他看了看最近的习作,还有之前烧制安姐的那组作品时,挑剩下的备选品。

  翟靖堂随意挑了那只“塞上燕脂凝夜紫”的备品,一边细看一边指点改进的空间, “颜色有点浮,不够实。你以前就有这个毛病, 做东西总是指望一次性烧到满意。这只杯子你拿去再复烧一次试试看,保管比现在这个效果更丰富。”

  陈清雾连连点头。

  说完了缺点,翟靖堂又夸:“不过瑕不掩瑜,做的东西开始有你自己的风格了,很不错。”

  翟靖堂一直是这样, 严慈并济。

  同行的还有一个一直在翟靖堂手下工作的学生, 姓姚,陈清雾他们这些后进的都叫他姚哥。

  姚哥说:“清雾你工作室成立要做个海报发朋友圈啊, 不然我们怎么替你宣传。”

  陈清雾很不好意思:“其实是因为工作室名字还没定——正好翟老师您和姚哥帮我看一看,定哪个比较好可以吗?”

  陈清雾将工作台上的一张A4纸拿过来,那上面是她拟定的七八个名字。

  翟靖堂的工作室叫靖南堂,“靖”和“堂”来自他的名字,“南”来自他妻子的名字。那时候大家知道了名字的来源,都一副吃足狗粮的表情。

  翟靖堂举着纸张细看,沉吟半晌,说道:“最后这个你怎么划了?我倒觉得这个不错。”

  姚哥凑拢一看,也点头,“雾里青。不挺好的嘛?既跟你名字贴合,又跟你作品风格意境类似。”

  陈清雾也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写下了又划掉,只笑了笑说:“那我再考虑一下。”

  参观一圈之后,翟靖堂脚步稍顿,拿起台面上的一只青白釉小碗,“这是谁做的?”

  陈清雾看去一眼,“是一位叫庄世英的女士做的。”

  “庄世英?是业内的吗?怎么没听过这个名字。”

  陈清雾便跟翟靖堂介绍了那一组五只瓷碗的渊源。

  翟靖堂将五只碗都仔细赏阅了一遍,感叹道,“真是好东西。——大姚,我们的那个策划,是不是最近准备落地了?”

  “是的。”姚哥忙对陈清雾说道:“最近翟老师和瓷都的几位老师准备联合牵头组织一个展览,性质有点类似发掘遗珠之作。清雾,我觉得这位庄老师的作品,就很适合拿来参展。”

  陈清雾顿了一下,“我手里只有这五件作品,会不会不够?”

  “展览是艺术家专题的形式,五件确实不太够。你能联系到她的后人吗?问问他们那儿还有没有藏品。只要对方有意向参展,后续运输、安保、布展这些事儿,我们都会全权负责。”

  陈清雾犹疑了片刻,只说:“我去试试看。”

  姚哥点头,“你确定好了跟我联系。”

  参观结束后,翟靖堂和姚哥便准备走了,左右不肯答应让清雾请客。

  陈清雾知道翟老师是个极有原则的人,也就不勉强。

  临走前,姚哥半开玩笑地嘱咐:“多在群里发言啊清雾。”

  陈清雾笑说:“我尽量。”

  将翟老师和姚哥送走后,陈清雾回到工作室不久,收到了姚哥推送给她的一份pdf文档,是关于那“拾珠计划”的完整介绍。

  陈清雾看完,陷入沉思。

  /

  八月中,陈清雾奶奶作七十大寿。

  陈清雾头一天晚上回南城,第二天上午,起床化妆之后,跟父母去酒店迎宾。

  陈遂良年幼家贫,大学毕业放弃了文职工作,下海经商,几度起伏,成立了自己外贸公司,而立之年就在南城立住脚跟。

  他小时候受多了亲戚白眼,出人头地以后便很好面子,但凡这种讲究排场的场合,必得不遗余力。

  今年是母亲整寿,自然要大肆操办,还得将陈家远近的亲戚朋友都邀请过来。

  陈清雾从小不知道参与过多少这种宴席。

  也因此很早就清楚了,陈遂良心底里是不怎么满意她这个女儿的。

  她小时候体弱多病,心思敏感,性格内向,后来高中在南城外国语中学学理科,成绩优异,不管是走自招还是自己参加高考,考个985应当都没问题。偏偏她高二的时候就打定主意报考美院的陶瓷系,一意孤行准备艺考。

  一个亲戚眼中“玩泥巴”不务正业的女儿,自然很难为陈遂良的衣锦还乡锦上添花。

  宴会厅门口,陈清雾同陈遂良站在一块儿,全程保持微笑,并听陈遂良的命令叫人,这个伯伯,那个婶婶的……一个不认识,也记不住脸,只笑得脸发僵。

  脚上的高跟鞋她也穿不惯,站久了小腿肚隐隐作痛。

  正准备想个由头离场偷懒,却听廖书曼说:“祁然他们到了。”

  陈清雾站定抬眼望去。

  孟成庸和祁琳走在最前,紧随其后的是孟祁然,最后是孟弗渊。

  廖书曼热情招呼道:“给你们专门留了座,靠舞台的那桌。”

  祁琳点点头,朝陈清雾看去,笑说:“清雾今天这么漂亮啊!倒是第一次看你穿这么鲜艳的颜色。”

  孟弗渊自然早就看见了陈清雾,但没机会细看,只拿了红包去礼金台登记。

  听见祁琳这样赞叹,他没忍住,稍稍侧过目光望去。

  陈奶奶喜热闹花哨,不爱素淡的颜色,让小辈们一定要穿得喜庆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