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生生不息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48节


  大表哥留在原地,感到了自己被羞辱了。

  他是大哥,原本在他家里寄人篱下的可怜虫现在给他拿十块钱,让他去吃面?哪有这样的亲戚?

  谁吃不起那个面吗?装什么阔?

  镇上的面馆弄的是湿面,不是挂面,那老板一个劲地说什么比挂面好吃。

  “来一碗吧。不好吃不要钱。”

  大表哥看得很新奇,三块钱一大碗,里面还有酸菜肉丝,他很快就吃完了。

  这个面的确比挂面好吃。

  尽管如此,他心里头还是觉得很不舒服。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让他非常难受,仿佛承认了一点关于常芳的好,就得面对更加可怕的事情。

  他回避着深入去想这里面的问题。

  这一切都让他觉得痛苦。

  很快,他脑海里开始反反复复地回忆那个警察喊常芳的事情,那个场景让他心里舒服了一下。

  他想起来了小姨说的话,常芳哪里挣得到钱,她肯定就是跟着警察,给警察打打下手。

  而且常芳还是不懂人情世故,哪有亲戚来了,不请人吃饭的?让人自己出去吃,还不陪着的?这种人做生意肯定不长久。

  他想到这里,心里舒坦了很多。肯定是这样。

  至于他自己,还是不做生意了,他和常芳不一样,他自己有田地,有房子,没有必要去做生意。

  再说了,做生意这种事情,肯定要有保护伞,他又没有背景,到时候累死累活地忙活下来,钱也到不了自己口袋里,还是算了。

  而且药材能挖多久,他这一次到山里都没有挖到多少,常芳也不过是占了之前的便宜,以后没了药材,没有田地,没有房子住,警察们也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到时候常芳可能又要回来求大姨家和他妈了。

  他这样一想,不再想着常芳挣钱的事情,他心里头舒坦多了。

  于是,他回去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远离同林镇,走回山里,走回自己的家。

第51章

  常芳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活干,她这一次找活的方向是想要做一辈子。

  到了镇上,见了很多人,门路也多。

  比如说欢欢的幼儿园,小孩子之间没什么秘密,小朋友都知道欢欢的姐姐是药材老板,欢欢也会在晚上说谁谁的爸妈在砖厂,谁爸妈有个瓦厂,还有爸妈是挑货到村子里去卖。

  镇上的选择很多,常芳自己还遇到过,早上挑个摊摊出来,卖汤圆,有一天下大雨,常芳这种下雨天就不去山里了。

  警察们头天走了一天的路,很晚才回来,便没有特别早起床。

  常芳早早地爬起来,去了那卖汤圆的摊位上,学生们不会因为下雨就不上学,常芳便去给人打下手,帮忙生火。

  不只是因为想弄明白人家这个挣钱不挣钱,也是因为平时欢欢早上在这里吃早饭,老板也很照顾欢欢。

  常芳不太擅长社交,就默默地帮忙干活。

  同林镇人大多数都知道她的过去,尤其是常芳觉得自己养着妹妹供妹妹读书是一件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可这件事在大人眼里,不同寻常啊,于是,大家对常芳的好感度很高,觉得她有情有义又有担当。

  大人们对她自然都很友好。

  常芳一早上下来,又是帮忙烧火又是帮忙舀汤圆,全程忙着,眼睛也一直在数卖了多少汤圆。

  最后,她大概能够算出来挣了多少钱。

  一毛钱一个大汤圆,大人们通常三四个,小孩子吃一两个,一早上能卖一百多个,挣十几块钱,除去成本,每天五块钱没问题。

  这只是早上这几个小时,其他时间也可以找地方卖其他的东西,总的下来,一天十几块钱没问题。

  常芳觉得这个活不太合适。不只是钱的问题,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她也说不清楚少了什么。

  她回去的时候,给云松三个人带了早餐。

  云松很不好意思,道:“我们三个大人还要一个孩子给我们带早饭……实在是惭愧。”

  常芳怕她有心理负担,赶紧解释道:“我也不是专门去买早饭,我是想去看看他们能挣多少钱。”

  云松有些惊讶,道:“你想换个职业吗?”

  常芳没有求助大人的能力,总觉得所有事情都应该自己做好,但现在云松话都问了,她也就说了:“药材生意做不长久,我想换个长久一点。”

  常芳说到这里,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你觉得有没有适合我做的事情?”

  云松实话实说:“我觉得你在药材上有天赋,可以试试去拜师学医。”

  云松之前一直在焦虑常芳的未来,她也一直在留意常芳的生意。

  自然就发现了常芳的天赋,常芳现在收的药材中有一个是艾草,但在农村,艾草和艾蒿香蒿在形状气味上极其相似,很多大人都分不清楚,晒干了以后就更难辨别了。

  之前常芳去村子里收药材,有一些孩子没有注意把艾草和艾蒿放在了一起,常芳一眼就认出来了。

  后面她在药铺里认药材,很多药材是根,所以只能看叶子的图片,但回村子后,常芳几乎都没有出错。

  那个时候,云松就觉得常芳在这一点上有点天赋。

  但当时常芳自己每天快快乐乐地收药材,没有其他想法,云松自然没有去干预,让人家多挣点钱,有个物质基础再考虑其他的。

  现在,常芳自己来说了迷茫,云松便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给出了这个意见。

  当医生啊?

  常芳晚上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些事情,不得不承认,常芳心动了。

  她收药材这些日子,天天跟这些药材打交道,她在药铺那里遇到好几次药铺都有人来感谢医生。

  她心里头好奇,这些药材,这些长在山里面的药材,为什么能治病呢?有一次她还偷偷含了一小块黄芪,味道不算好,可是就是有种很特别的感觉。

  现在,云松说她可以当中医,医生耶。

  她心里头想着药铺的中医,她要做那样的人。

  常芳的心砰砰砰地跳了起来。

  她要去试试。

  第二天,她再去卖药材时,就专门和人多说了几句,又问道:“你们这个收不收徒弟啊?”

  村子里经常会有人把自己孩子送去学石匠木匠这些活,当然都是要给钱的。

  收药材的大姐乐了:“我们这个肯定不收啊,怎么,你想学吗?之前有个人家里拿了五千多块钱来想要当学徒,我们唐医生都拒绝了。”

  五千多块钱啊。

  常芳心里头有些不好受,一瞬间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声音我怎么这么痴心妄想,人家肯定猜出来了,就是不想收。

  羞耻和难过一下子抓住了她,这是好久都没有出现的事情了。

  也许是这种不被选择的事情勾起了她过去的回忆,她忍不住开始在心里狠狠地踏削自己。

  她从那里面出来的时候,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了,她走过了妹妹所在的幼儿园,走过了瓦厂,心里沉甸甸的。

  她的脑海里开始不断地重复药铺大姐说的那句话“你想学啊?不收徒,以前有人给五千块钱都不收”

  只是一句话,她心里却觉得很难受,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告诉她,她们就是看出来了她想要拜师,她们看不上她,肯定是嫌弃她没读多少书……

  那个声音不断地告诉她,算了,不去了,以后只卖药材,绝对不再提这件事了。

  她往回走,学校这边,云松三个人跟人说上户口的事情。

  这个事情折磨得三个警察都瘦了一圈了。

  常芳想起了云松她们这些警察到村子里说服大家给超生的孩子上户口的事情,那个时候,村子里的人可不是拒绝,好多都是直接污蔑云松她们为了收钱。

  可是她们不在乎,她们继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常芳在旁边看着,心里头又舒服了一些,她觉得药铺的人说得也不过分了。

  她得再试试。

  于是,接下来,只要有空,她就会到药铺这边,来看医生给人看病。

  唐医生也只是冷眼看着,既不赶人,也不把话说透,偶尔抓药的大姐回家有事,他还会让常芳去抓药,每当这种时候,常芳都会高兴得像是又捡了一千多块钱一般。

  另一边,常芳的奶奶也听到了这些事情。

  常芳的奶奶,也就是张老太太,自从上次三闺女回来,当面顶撞了她,她心口就一直缓不过来,后面背上又长了一堆的红疮。

  她模模糊糊地记得年纪小的时候,自己好像也生过这样的疮,那个时候,她妈给她抓了很多猫爪刺,她记得是用茶壶煮着,那个时候,她背上很痒,坐在火炉旁边,火炉上便是煮着猫爪刺的茶壶。

  她妈跟她说不要抠,一会儿用猫爪刺洗了就不痒了。

  她想到这里,又想起了那个时候,因为她们家没有儿子,她爸去世后,她妈就被大伯绑起来去嫁给了另一个村子的人。她想起了那个时候的事情,她心里就难受,无法发泄的痛苦便将她淹没了。

  她很快就找了一个出口,都怪三女儿!这个女娃当年生出来的时候就让自己吃了大苦,现在长大了也不是省心的!

  她拒绝去想三女儿说的那些话,她不敢想,一旦想了,这意味着她这么多年白活了,她无法承受这一切。

  背上的疮越来越难以忍受,她想着去山里找猫抓刺。

  村子里后山的山坡上以前都是猫抓刺,但这一次她去,全没了。

  她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到处找,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以前水塘那边也有一大抓,现在也光秃秃了。

  “那么多的猫爪刺哪儿去了?”

  山坡上有人在除草,说道:“这你都不知道啊?”

  老太太心里烦躁,本身背上的疮就难受,现在找不到想要的药材整个人更难受了。她没好气地说道:“这是莫子大事吗?我不晓得还不行了?”

  “张阿么,你莫这么大的火气,我这样说是因为你们家常芳。”

  “你们家常芳现在在做药材生意,山里这些药材全都被挖走了。”说起这件事,大婶就觉得好笑:“常芳这个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收药材都不到村子里来,让村子里这些半大的孩子背到村口下面那棵大树下。”

  还能是为什么?不想遇到自己家里人呗。

  如果说大家都穷,突然别人家莫名其妙就撞大运了,这事让人难受。

  那大家都穷,隔壁跟你有仇,她家撞了大运出了个人才,可她们一点好处都沾不到,这就很让人高兴了。

  张老太太听到这些事情,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