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庶女上青云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节


  木兰稳重些,也捂嘴:“没想到恶人有恶报就在当场。”

  “那婆子失了厨房的好差事,痛哭流涕呢,可惜太太素来不喜欢这样欺负主子的做派,不听她求情。”新来的婆子道。

  顾一昭便行礼:“多谢妈妈,也多谢太太体恤我们。”

  四姨娘乐开了花,可嘴上还要刻薄:“厨房大师傅偷懒,炖了桌一锅出。”

  顾一昭定睛看,四喜烤麸、红烧肉、红烧冬瓜、干烧带鱼等,这几个菜的确像是一锅出来的,可对比前几天也算是有肉了,是大大的进步。

  四姨娘端来一碟响油鳝丝,浇到顾一昭碗里:“昨儿个跪了一夜,正好补补。”

  响油鳝丝油亮汪汪,吃起来带点甜,肥香满口,四姨娘还自己腌了一碟酸萝卜丁,酸酸辣辣正好搭配解腻。

  顾一昭就着这菜式,不小心就吃了大半碗米饭。

第4章

  **

  第二天清晨,顾一昭特意起了个大早带四姨娘去请安。

  春天的江南早晨还是略带凉意,园圃里青苔上晨露未晞。

  四姨娘打着哈欠慢悠悠一步挪一步:“其他几个都不请安,我看着我也很不必去……”

  “那能一样么?”顾一昭不许姨娘走,“其他姨娘都没来别院!”

  又回头示意:“今日便叫银珠跟着我们吧。”,甚至还将木盘里拿来簪的桃花都赏了银珠一朵:“簪上看看。”

  大宅也算是中型公司,每日请安便是难得在大boss(主母)跟前露脸的机会。

  银珠就是佩戴云布荷包的人,得意看了宝珠、木兰一眼。

  宝珠倒是不急不躁,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木兰看都没看,低着头帮顾一昭系好风扣:“五小姐小心,别灌了冷风进去。”

  一行人进了太太所住的宅院,已经有个小娘子在走廊上候着了。

  顾家九个小娘子,老大和小七在太原陪伴老太太,其余几个还小,所以来庄子上的便只有2、3、4、6四个。

  听四姨娘说,原配生了大娘子和大少爷一对龙凤胎,

  现在的太太嫁进来后生了二娘子,她旗下的二姨娘生了四娘子,二娘子傲气,四娘子是二娘子的应声虫,大姨娘本人生了三娘子和六娘子。三娘子跟大姨娘一样“贤名远播”,六娘子爱读书,是才女。

  顾老爷五行喜火,家里女儿便都以“日”字旁命名,以求能旺他。分别叫曼宁、曦宁、时宁、晃宁、昭宁、星宁、映宁、智宁、早宁。

  顾一昭打量过去,对方小娘子衣着淡雅,鹅蛋脸上挂着得体的笑,见她过来便挥手招呼:“五妹。”,甚至还微敛裙踞跟四姨娘行了个半礼:“见过四姨娘。”

  想必这便是贤能的三姐顾时宁。

  顾一昭便也赶紧回礼:“见过三姐。”

  四姨娘对三娘子印象也很好,大咧咧问她:“时姐儿怎得不去里头?”

  “正要进去。”三娘子说话不紧不慢,让人听着就惠心和畅。

  顾一昭眉头不动,三娘子应当是早来,但又怕第一个进去显得太出挑,衬托得其他姐妹晚到,因此才慢悠悠在庭院里磨时间。

  这么答四姨娘,轻描淡写将自己早起对恭顺主母的事揭过。

  既能早起对主母恭敬,又情商高懂得藏拙。

  这个三姐姐,果然当得起一个“贤”字。

  正思忖着,三娘子笑道:“四妹妹来了。”

  来的是四娘子顾晃宁,趾高气扬,对三娘子“哼”了一声算是答应,对顾一昭则是鄙夷瞥了一眼。

  顾一昭无话可说,又推倒她又甩泥巴,两人梁子算是结下了。

  四娘子将手里的一个竹篮递给廊下侍奉的侍女:“给母亲的,你先收着。”又赔笑给门外候着的郑妈妈:“妈妈,您先前手腕风湿疼,我送来的药油可还管用?”

  凑到门外正房仆从跟前说笑得热闹,对姐妹们置之不理。

  四姨娘鼻子里“哼”了一声。

  顾一昭看她虽然没说话,但鄙夷神色明明白白写着“叭儿狗的女儿也是小叭儿狗!”

  六娘子顾星宁也进门了,嗔怪三娘子:“姐姐不等我。”,她与三娘子是一母同胞,自然亲近。

  “我看你昨夜读书到半夜,便叫丫鬟看着你多睡一会,横竖不误了时辰就好。”三娘子帮她将一丝碎发挽到耳后,“冒失,怎得失了礼数?”

  六娘子这才留意到廊下站着顾一昭母女,赶紧吐吐舌头,行礼。

  顾一昭觉得,私下用影视剧人物作比,三娘子更像袭人,六娘子则像满身书卷气的才女,虽然大姨娘听着城府很深,但她两个女儿至少明面上不难相处。

  于是她笑眯眯搭话:“六妹昨夜看了什么?”

  “新得了《遂初堂书目》,对着我的藏书目勾画一回,查漏补缺。”六娘子认真答。

  能对着藏书目录说出“查漏补缺”的话,可见是真读了不少书。

  两个女儿,老三一团和气贤惠得体,老六饱读诗书,这位大姨娘倒有些本事在身上。

  太太没让诸人等太久,很快打帘小丫鬟就卷起珠帘,招呼众人:“太太传唤。”

  几人收了轻松笑容,正正衣冠,敛神进屋。

  崔氏所住之处是正堂,左右各有隔间,最中间的堂房是训诫仆从、接待通家之好的地方,最为正式,类似客厅。东厢是吃饭的地方,西厢由一个碧纱橱一分为二,里头是她的卧室,外头则做了起居间。

  平日里跟儿女们说话,便是在西厢靠窗的炕床上,以示亲近。

  此时崔氏手肘扶在炕沿上的牡丹蔓草纹锦缎大迎枕上,眉目和蔼,身上着家常串枝锦鸡纹绫暮山紫对襟衫,同色系水绸裙,头上简单梳着江南一带时兴的“一窝丝”,只簪了一根玲珑草虫儿金簪。

  女儿们排列,一一上前请安:“请母亲安。”

  隔着碧纱橱,二娘子慵懒的声音从内间传出来:“请母亲安。”一听还没起床。

  几人吓了一跳,随后崔氏嗔怪:“作怪。”

  几个小娘子便露出艳羡的神色,这回来庄子上没带姨娘们。

  她们几个毕竟还是小孩子,难免思念生母。

  郑妈妈凑趣:“原来曦姐儿昨夜在太太这里睡了一觉,也难得,从曦姐儿五岁时就不跟太太一起住了。”

  “昨夜我有些寒喘,曦姐就帮我拍背了半响,难为她孝心一片。”崔氏道。

  明明是二娘子任性撒娇,却用孝顺的由头遮掩,免得流传出去二娘子“娇t气”的声名。

  可怜慈母心。

  大家自然都知道崔氏是替二娘子遮掩,但都笑着称赞二娘子孝顺。

  唯有四姨娘一脸狐疑,不大相信。

  一派其乐融融,郑妈妈递过竹篮:“四娘子带来的这是甚么物件?”

  四娘子立刻接腔:“这是我挑好毛的燕窝,还有除掉碎枝叶的桃胶,拿来给太太煲汤用。”

  一盏盏米白燕窝叠放,表面看着干净,看不见细碎的燕毛。

  旁边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褐色桃胶微微透明,常见黏在桃胶上的碎叶杂物也一扫而空。

  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

  崔氏就笑:“我看晃姐儿也孝顺。”

  其他人脸上各有各的神色,唯有三娘子还是那副温文尔雅的神情。

  “在说什么这么热闹?”二娘子伸着懒腰从碧纱橱后面出来。

  正有婢女上来回话:“太太,今晨的早膳有银丝鲊汤,您可要用?”

  银丝鲊汤美味却有腥味,一般不在早饭时吃,但却是崔氏心头好,因此厨下拿不准,特意问一声。

  果然崔氏点点头:“上吧。”

  说完后奇道:“怎得别院也有鲊?”

  “是我腌的。”三娘子站起来, “我来别院时连青瓷小坛一起带来,正适合做银丝鲊汤,知道母亲爱吃这个就给了后厨。”

  春季的鲊要腌制四五天,可见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出发前就腌渍了,还能惦记着一路颠簸带来。

  “难为时姐儿惦记着。”崔氏眉目舒展。

  旁边的赵妈妈开口:“时姐怎得也不说。”

  一贯的不显山不露水,若不是厨下来问,谁知道这件事?

  大家就想到刚才四娘子,对比四娘子捡点燕窝就嚷嚷着满世界知道,三娘子的确内敛得多。

  虽太太的脸上还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四娘子自己脸上有些讪讪挂不住,但很快就换上了笑容。

第5章

  人人表现,顾一昭便也拿出一副秋香色缠枝莲纹缎银鼠皮皮面的手围子。

  “太太,这是给您暖手的。”

  样式简单,不过是两块长方形布简单缝合就是,但太太昨天才叫人送过去灰鼠皮,可见是她连夜赶工。

  太太也很给面子:“送银鼠皮是怕小五冻着,没想到这孩子倒反过来惦记我。”

  郑妈妈在旁打趣:“太太教得好,家里的孩子们,真是一个赛一个孝顺。”

  顾一昭做出憨笑:“我冷,想必太太也冷。”

  “真是傻。”二娘子摇摇头,嘲笑她,“小舅舅说,人之体质不同,如天壤之觉、冰炭之乘。”

  崔氏最小的弟弟不问朝堂,醉心修道。崔氏就露出几分想念:“也不知道他如今在哪处名山大川游历。”

  说话间下面的侍女上了银丝鲊汤,热气腾腾端过来。

  四娘子立即找到机会:“鱼鲊腌不好容易腐坏,上来后我先替母亲尝过。”

  六娘子促狭笑,小声说:“没想到我家也出了个御史。”

  二娘子面上露出了茫然,但却挺直了腰背,骄傲不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