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吾家阿囡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93节


第141章 都没办法

  平江丝绸行会的施会长和于行老往平江府衙跑了三四趟,才算见着了刘府尹。

  也就半杯茶的功夫,施会长和于行老就被曹先生客客气气的送出了门。

  施会长闷了一肚子气,越走越快。

  于行老一路小跑跟在后面。

  施会长一头冲进行里,抓下幞头,咣的甩在桌子上,抓起杯子,一看是空的,扬手砸到了门外。

  “会长!”于行老眼明身快的避过那只茶杯,提高声调喊了一句。

  “你听他那话讲的,是人话么!”施会长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先喝杯茶。”于行老倒了杯茶递给施会长。

  施会长接过,仰头一饮而尽,将杯子拍在桌子上。

  “咱们已经想到了,昨天还讲过一回。”于行老坐到施会长旁边。

  施会长肩膀往下耷拉,片刻,一声长叹,“我性子急了,都是被他们催的,唉,咱们是想到了,那?”施会长看向于行老。

  “漕司那边,只怕……”于行老一脸苦笑。

  “唉,也不能怪他们,那是代代掌权的亲王府。”施会长再一声长叹。

  “有用没用,都得走一趟,话得说到。”于行老落低声音。

  “嗯。回去收拾收拾,一会儿就启程吧,我在码头上等你,在船上睡一夜,明天早上就到了。”施会长站起来,背着手往外走。

  于行老跟着出来,回家收拾衣物。

  第二天一早,船泊进杭城码头,施会长和于行老直奔漕司衙门请见。

  顺顺当当见了蒋漕司身边最得用的幕僚葛先生,两个人仔仔细细和葛先生说了越阳皮蛋行越界做起细布生意的事。

  葛先生仔细听了,拧着眉头,思忖了片刻,“这事儿,听起来,好像不能算小事儿,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找个机会,跟咱们漕司说一说,看看咱们漕司是什么意思,你们看呢?”

  “先生所言极是。”施会长陪着一脸笑,“确实不是小事儿,越阳皮蛋行这样乱来,这是要乱了行市了,江南的织造,除了咱们杭城,也就是平江府了,要是平江府的行市乱了。”

  施会长的话顿住,看了眼于行老,干笑道:“大家伙的生意不好做,明年的善款就不好收,实在是乱不得啊。”

  “嗯,这话很是。”葛先生捋着胡须,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句,站起来笑道:“两位先回去吧,我一定放在心上,找到机会,就赶紧跟咱们漕司禀报。”

  葛先生都站起来了,施会长和于行老只好站起来告辞。

  看着施会长和于行老一前一后出了仪门,葛先生从花厅后门出去,直奔去寻蒋漕司。

  “出什么事儿了?”蒋漕司看向葛先生。

  “就是曹先生写信说的那事儿。”葛先生坐到长案旁边的椅子上,欠身道:“果然找到咱们这儿来了。”

  蒋漕司拧着眉想了片刻,站起来,坐到葛先生旁边,压低声音道:“这到底是世子爷不知轻重,纵着他那个小相好乱了行市,还以为小事一桩,还是~”

  蒋漕司拖着尾音,声音压得更低了。

  “世子爷心机深沉,要借此挑头,大动干戈?”

  “看不准哪!”葛先生眉头拧得比蒋漕司更紧,“世子爷在平江城一住就是一年,突然说要清理海税司,咱们以为他是谋定而后动,谁知道他锦衣怒马,跑码头亮相去了。”

  “就是因为他跑码头去了,我才觉得……”蒋漕司眼睛微眯。

  “您真觉得世子爷是看出门道了,才跑码头的?码头上有什么门道?”葛先生伸头过去。

  “有什么门道我不大清楚,不过。”蒋漕司和葛先生几乎头抵着头了,“很早以前了,一次宴饮,说到海税司诸般弊端,江南丝绸总行的那位老会长说过一句,说关节都在码头上。”

  “嗐!那位老会长可是个人精,可惜已经作古了,要不然,漕司真得上门请教一二。”葛先生一脸惋惜。

  “那一回也是酒多了,一句话说出来,立刻就开始回转掩饰,就因为他掩饰的太快,我才留了意。”蒋漕司一声嘿笑。

  “漕司,您说,世子爷真是奔着这个关节去的?我觉得不大像,世子爷一向的作派,他那些见解主张,咱们看了十几年了,这人要变,也得一点一点的变,哪有一夜就全变了的。”葛先生压着声音道。

  “我也是这么想。”蒋漕司嘿了一声,“那这事儿,十有八九是世子爷不知轻重,得赶紧写个密折,再给王爷写封信,你再去寻一趟尉学政,把这事儿跟他也说说,委婉点儿,点到为止。”

  “漕司放心,我懂。”葛先生正要站起来,蒋漕司抬手示意他别急。

  “还有件事,月底月初,太子爷就要到了。”蒋漕司的话顿住,葛先生看着他,等他往下说。

  蒋漕司站起来,走到门口,左右看了看,回来坐下,俯到葛先生耳边,“我看高帅司那样子,忙极了,大动干戈,我觉得太子爷只怕不是路过。”

  葛先生眼睛瞪的溜圆。

  “你心里有个数,从今天起,看紧各处,万万不可出了什么纰漏。”蒋漕司拍了拍葛先生。

  “漕司放心。”葛先生赶紧点头。

  ……………………………………

  施会长和于行老直接回到船上,吩咐启锚返回。

  两个人坐在船舱里,都不想说话,你一杯我一杯的低头喝茶。

  葛先生那样的态度,跟摆明态度差不了多少。

  越阳布庄这事儿,葛先生知道,蒋漕司也知道,但他们不打算管。

  “我真不该当这个会长。”施会长一脸颓唐。

  他当初真不该接这个会长!

  “这才多大点事儿呢,就算不理会,也没什么大事。”于行老陪笑劝道。

  “怎么不是大事,你看看那些人闹的,那话说的,多难听!”施会长抬手捂着脸。

  “这事儿,得咱们自己料理了。”于行老拍了拍施会长。

  “咱们是官行!”施会长手放下来拍在桌子上,随即一声长叹。

  他当初就是贪图这个从九品的官职,才当了这个会长,唉,悔之晚矣!

  “得先打听清楚。”于行老忽略了施会长这句官行。

  “嗯。”施会长再一声长叹,“不是已经打听清楚了?越阳后头是那位世子爷,还要打听什么?”

  “打听打听越阳这生意打算怎么做。”于行老话里有话。

  “嗯?”施会长看着于行老,“你想干什么?”

  “府衙不管,漕司衙门不管,真要都不管~”于行老拖着长音,“咱们怎么管?咱们管不了啊。”

  施会长高抬着眉毛,片刻,猛一拍桌子,“这话对!一个两个害怕王府不敢管,那咱们有什么办法?咱们没办法!”

  第二天一清早,施会长径直回家,于行老先往行里转了一圈,从行里出来,往家的方向走了半条街,突然站住,拧眉想了想,转身往府衙过去。

  到了府衙门口,见总捕房门口聚了几个衙役正在说话,问了句平衙头在不在,听说平衙头今天不当值,转身往平衙头家过去。



第142章 用得着是脸面

  午饭前,平衙头的二儿媳妇一身新衣,提着几包点心,坐着车回了娘家。

  进了桥东巷,离娘家院门还有几十步,吴二奶奶就下了车,高扬声音吩咐车夫:“傍晚再来接我,可别早了,我要陪阿娘多说会儿话!”

  吴家院子里,苗媒婆先冲出来,惊喜的唉哟一声,“是咱们二姑奶奶!吴妹妹,三姐儿,快!咱们二姑奶奶回来了!”

  “阿爹让我回来陪阿娘说说话儿!”吴二奶奶声音高扬,“这两包桂记的点心拿好,阿爹特意让人去买的。这里还有几包点心,拿得太多了,拎了这几步就累死个人。”

  吴婶子紧跟在苗媒婆后面冲出来,上前接过几包点心,扬声高叫:“三姐儿!快来把这几包桂记点心拿进去!”

  三个人高声说着叫着进了院门。

  吴家三姐儿靠着正屋门框,微微侧头,斜瞥着挽成一排的三个人。

  吴家四姐儿和五姐儿坐在厢房门口,十分知趣的没站起来。

  她们家的规矩,家里一切都只供给准备出嫁的那个,大姐没出嫁时,家里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大姐的,下面四个妹妹吃穿都是大姐剩下不要的。

  大姐出嫁了,二姐顶上,二姐出嫁后,轮到了三姐。

  阿娘说了,钱要用到刀刃上。

  她们现在还不是刀刃。

  三姐儿接过阿娘塞给她的桂记点心,拎起来看了看,转身甩在桌子上,甩着帕子进东屋,抬手放下了门帘子。

  “这死妮子!”吴二奶奶竖起了眉。

  “二姑奶奶别跟她计较,小娘子都是娇客,累了吧,快坐。”苗媒婆按着吴二奶奶坐下,爱怜无比的打量着她。

  “喝杯茶润润喉。”吴婶子端了杯茶塞到闺女手里,侧身坐到吴二奶奶旁边,压着声音,担忧的问道:“怎么这会儿回来了?没什么事儿吧?”

  她二闺女虽说嫁进了衙头家,好是极好,可是美中微有不足。

  平衙头三个儿子,老大和老小都挺出息挺能干,都能撑得起家,就是这个老二,从小身体不大好,娇养得过了,从早到晚要吃五顿饭,上午歇一觉,下午歇一觉,一天里光忙着吃喝睡觉了,什么事都干不了。

  挑二儿媳妇的时候,平衙头就把头低得狠了些,打算挑个手巧会织细布的,娶过去之后,让二儿媳妇进平江织造坊,儿子姨妈是平江织造坊的管事,让儿媳妇跟着姨妈,先学上几年手艺,再想办法谋个管事的差使,有儿媳妇撑着,二儿子这一家就能立起来了。

  平衙头托了几个官媒,其中就有苗媒婆。

  这桩打着灯笼也不好找的亲事,就被苗媒婆使尽浑身解数截给了吴家二姐儿。

  吴家二姐儿嫁进平家,进了织坊,实在学不会织绸子织提花细布,姨妈只好托人把她换到仓库,仓库要出力,她就隔两天累病一回,实在干不下去,只好回了家。

  好在她家二姐儿跟她二女婿情份极好,平衙头老夫妻极疼儿子,吴家二奶奶这日子也就没什么难过的。

  “我正跟二郎商量着做什么糖水吃,阿爹把我叫过去,让我赶紧回来一趟,哪,我过去的时候,点心都备好了。”吴二奶奶微微抬着下巴,一脸矜持的得意。

  “出什么事儿了?”苗媒婆欠身过去,问道。

  “没出什么事儿,是有事要求着阿娘和苗阿妈了。”吴二奶奶抽出帕子,抖了下,按了按嘴角。

  “喔哟,快说说什么事儿!”苗媒婆顿时眼睛亮起来。

  她不怕人家求着她,她只怕人家不求着她。

  “采莲巷有户姓李的人家,说是个秀才,苗阿妈知道吗?”吴二奶奶一句话问出来,微微屏气看着苗媒婆。

  “知道知道!她们家我怎么能不知道!她们家怎么啦?平衙头看中她家姑娘了?”苗媒婆问道。

  “苗阿妈知道就好。”吴二奶奶松了口气,再用帕子按了按嘴角。“说她家现在做细布生意呢?苗阿妈知道她们这细布生意是怎么做的吗?”

  苗媒婆和吴婶子对视了一眼,犹豫了下,问道:“还能怎么做,就是开了间铺子卖细布,她家那细布可便宜不少。”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