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应长安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8节


  他不信,发誓一定会追查到底。

  他从长安到永昌,查了一路,找到了蓉娘。

  可他没有上前相认过,他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仰望着在高台上的蓉娘。

  听她的琴音,辩她的心境,好似只要如此,他也成了她的身边人。

  他愿意这般远远望着,直到再也抬不动头为止。

  绢花被保存得很好,只是因时间久远,已经褪了色,但他依旧小心翼翼地珍藏。

  这是他黯淡无光的生命里最明艳的颜色了。

  所以,他为了追逐这抹颜色可以用尽全部心力。

  芙蓉巷的烟花一向张扬炫目,不论在永昌哪个角落都能看到那姹紫嫣红的火光。

  沈缨自然也看到了,知道今日蓉娘要出场表演,那必定又是盛况,各县富户齐聚,芙蓉巷这一夜便能挣得千万金。

  可惜她还有很多事得做,没空去一睹风姿。

  此时,屋外一阵响动,是姜宴清回了衙门。

  沈缨立刻收拾了东西打算禀报自己的验尸结果和推论。

  不得不说,杜鸾的出现确实让她更谨慎了。

  她只有比杜鸾做得更好,在姜宴清眼里才是个有用的棋子。

  “大人,死者身份可查清了?”沈缨一进门便问。

  姜宴清刚将主簿等人打发走,还未来得及喝口水就见沈缨大步进来。

  于是他放下茶碗,向后靠着椅背看着她,启声问道:“你有何推论?”

  沈缨见姜宴清只问不答,应该是对她缺乏信任。

  于是将脑中思索的事又快速捋了一遍,上前认真回道:“泰仪坊发现的那名死者不是盗贼,尸身没有攻击伤,没中毒痕迹。民女推断,他是病死。”

  “此人生前沉疴已久,腿部病症极重,不可能独自翻墙偷窃。即便有同伙相助,还搭了梯子,以他的状况,不可能在翻墙落地后,身上衣衫一丝灰尘都没沾到。”

  “此人亡于饭后一柱香之内,肚子里有未化尽的药汁、点心、肉糜、果籽等物,可见是有人接济照料,加上他里外衣衫都有清洗缝补的痕迹,也不像是流浪乞讨的人。”

  “那间荒宅,或许是他巧合下找到的寄宿之处。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些奇怪的东西,大人请看。”

  她将从死者肚子里取出的几片彩纸碎片放到木案上,上面还沾着花生碎粒。

  她用一根木棍拨开,解释道:“这种纸是棺材铺、纸扎店专门用来做纸扎的,比寻常纸张更厚更韧,色彩更为浓艳。”

  “此人能误食进肚里,应该是食物被这种纸包裹。所以,给他送食之人很有可能与凶肆的某些人有关。”

  姜宴清听得认真,待她说完便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推到她跟前。

  “这是那条巷子内所有户主在县衙档案中的记录,你母亲保存的那座宅子户主名为董旺,是个哑巴,他在凶肆一间名为瑞祥斋的纸扎店做匠人,是祖传手艺。”

  “五年前,他离开铺子,从此没有音信。据那掌柜回忆,董旺是冬至那日向他辞行,走时十分高兴,告诉他要搬到洛阳城。”

  沈缨皱眉思索,疑惑道:“冯县令之女不会无原无故地让我母亲保管一个住址,那宅子里定然有蹊跷。”

  她凝神想了片刻,再说道,“按照杜鸾检查出的痕迹推测,董旺五六年前住在那儿,但只住了那宅子的半间屋舍,正经主屋则锁着。所以,他或许只是个守宅人,真正的户主另有其人。”

  “守宅人……”姜宴清陷入沉思。

第十六章

  永昌地处西南边陲,临近外域城邦,守着外域商道,又有水运商路联通南北,海□□通八达,加上连年有学子入仕,地位节节攀升。

  每年向上缴纳的赋税比蜀中其他县城多出十几倍,故而他这个县令是六品,只比长安周围的县令低了一阶。

  近几年,商户发达,便到长安、洛阳等大城做生意,官员升迁至京中也会举家迁移,所以,有不少人家就把老宅托付给一些可靠之人照看,看宅守院的人便被称为“守宅人”。

  这些人多少与主家是有些关联的,只有这样才得以延续信任。

  姜宴清若有所思地看着杜鸾重新绘制的八号宅的院落构造图。

  杜鸾说桂树底下埋着不止一具尸身,或许就有这个董旺?

  沈缨见姜宴清沉默地看着面前的院落图,斟酌片刻后说道:“或许,您也可以借助芙蓉黑市的力量,寻人这一项,黑市里有很厉害的手段。否则,十日之期,单就寻这些人就花掉大半……”

  姜宴清抬眼看过来,沈缨已不止一次提及芙蓉巷,这让他颇为不满,于是警告道:“沈缨,本官做事,轮不到你来置喙。”

  沈缨点了点头,应了一声“不敢”就低下头。

  姜宴清如此抗拒借助黑市力量,可见他是要用这个案子彻底压制芙蓉巷。

  只是,她不知道姜宴清还有什么绝招,能有这般自信。

  “民女明白了,定不会乱传。”

  沈缨郑重承诺自己绝不会泄露消息,见姜宴清没有其他吩咐便起身告辞。

  但她并未回家,而是去凶肆走了一遭。

  既然已经掺和了鹰卫旧案,她就不会等着姜宴清推一步走一步。

  论头脑心计,她自愧不如,但论人脉手段,她自有姜宴清比不上的门路。

  沈缨谨慎地在凶肆穿梭,左拐右拐来到一间租赁丧葬仪仗的铺子,周氏租赁行。

  她与掌柜相熟,早在她知道那宅子里住着董旺就托了掌柜问询,今日正好来看看都有什么消息。

  铺面不大,后头连着一个小院,里头停放着车舆、翣扇等大件,可租用,有时他们接了收尸安葬的单子,自己也用。

  总之,这一片铺子里,这一家是生意最好的。

  外面的铺面里堆放着一些陪葬的冥器,镇墓兽、陶人、陶兽或是一些普通玉器、瓷瓶,架子上还有寿衣、冥币等,这些都是卖给普通人家的东西。

  价格实惠,工艺尚可,但凡不逾越规制,官府是没人管的。

  她穿过满屋子丧葬之物,在后院的屋子里找到掌柜。

  掌柜姓周,诨名黑鬼,他人长得黑,面上又有几分凶相,还做这等营生,所以外人看他总是有些惧怕。

  但此人其实性格温良,心肠也好,沈家有难时,他帮了不少。

  因为他自黑市而来,手上门路很多。

  沈缨这些年从他手上接了不少单子,虽然都有些危险,但赚得雇银却很丰厚。

  他手上端着箩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色彩艳丽的羽毛。

  “上次租的那家人出殡那日打起来了,真是倒霉,还将我铺子里的那柄翣扇碾坏了,我再去做一柄,你找黑娃,你想打听的事都我都给你收起来了。黑娃在里头,你寻他就行。”周掌柜说完就到院子里修翣扇了。

  “好”沈缨往里走。

  后院的屋子里摆放着许多陶甬,大多是刚从窑里取回来的,都是素面做工也粗略,。

  黑娃是周掌柜铺子里的伙计,也是他的从黑市领出来的孩子。

  他正蹲在凳子上给一尊镇墓兽涂色,兽眼被涂上了黑金漆。

  黑娃嘴里咬着几支笔,脸上沾了彩漆,画得极为认真。

  见她进来黑娃扭头冲她笑了笑,指着木案上的匣子比划了一下,随后又继续画。

  沈缨与黑娃相熟,也没避他,在旁侧寻了个矮凳坐下。

  她仔细查看这里搜集来的关于董旺的零碎消息,看一张烧一张。

  董旺这人简直无趣至极。

  他像一个鬼魅,无声无息地活在世间,生生将自己活成了个鬼样。

  阴郁、古怪、独来独往,若不是手艺好,没有地方会接纳这样一个人。

  收集来的消息,大多和姜宴清说的差不多,零零碎碎,不怎么有用。

  她看到其中一条,连忙坐直身子细读。

  董旺竟然还有个弟弟,同他相差十岁,活到二十一便因急病没了。

  他弟弟生前与一青楼花娘相好,那女子离开永昌前扔下一个不大聪慧的儿子。

  那侄子右腿天生残缺,董旺将其托付给一对农家夫妇照料,自己则时不时去探望。

  因为董旺这个人实在是谨慎,人又默默无声,以至于这些旧事很少有人知晓。

  侄子娶妻那日,他很罕见的出门买酒,还与一乞丐透露了自己的高兴事。

  也正是这一次被有心人留意,进而挖出这些消息。

  按时间算,董旺侄子今年四十又三,娶妻李氏,已移居洛阳多年。

  信上说这个侄子的女儿如今已十八,久未定亲,貌丑愚钝,似乎有回到永昌说亲的打算。

  查到这个消息的人还留了那侄子一家住址。

  沈缨反复看了几遍,视线落在“久未定亲,貌丑愚钝”这几个字上,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

  她甚至觉得,董旺或许真能给他这个侄外孙女儿寻个郞婿。

  毕竟,当年他可是凭借一己之力安顿好了那个傻侄子。

  将所有信纸燃尽,沈缨又付了一笔银钱,来买三个消息。

  一是董旺侄子一家的消息,二是冯华在任上时发生的奇怪事。

  她想知道鹰卫经过永昌的那段时间,究竟有什么异常?

  冯华作为一府县令到底参与了什么?

  还有一个消息便是杜鸾,她想知道杜鸾从诏狱出来后的行踪。

  黑娃接过纸张看了一眼,指着杜鸾两个字说:“他从诏狱出来后便将自己先前藏匿的银钱全部取出,然后去芙蓉巷听蓉娘弹琴。只一次,他的全部积蓄便没了。”

  说着便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沈缨拿来一看,竟是个宅院的位置。

  “现在,他就住在蓉娘名下的一座老宅子里,那宅子对外说是大凶之宅,需人气洗屋,杜鸾便住了进去。他并不知道那宅子的来源。”

  沈缨了然道:“果然,永昌的一草一木都瞒不过芙蓉巷。蓉娘……什么都知道。”

  知道杜鸾在这里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查询当年的鹰卫一案。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