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应长安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0节


  姜宴清,可真够狠。

  沈缨跪在地上,一抬眼就能看到那座石雕的小塔,朱砂符咒在塔身上触目惊心。

  她不由困惑起来,记忆中文昌塔一直都被奉为山神塔,庇佑百姓安居乐业,学子平步青云。

  每到科考之际,人们更是彻夜不眠排在山路上,只为到山神庙上一炷香。

  她嘴上说不信鬼神,但也会在每年春秋两季去祈福,带着自己做的点心和一串铜钱。

  永昌人相信山川河流的力量,相信天地造物的神话,神能赐给人源源不竭的能力。

  林府就是因为占了整个县城最好的位置,子孙才得以繁盛。

  所以,林家会被推举来主持每年的山神祭,这殊荣犹如皇家天子泰山封禅。

  从未有人,敢质疑文昌塔。

  方才姜宴清说文昌塔被人摆了杀阵,是为了镇煞,什么煞需要三塔齐镇?

  这么多年来,百姓拜的到底又是什么?

  甚至,还有活祭。

  “活祭”不会还……还有人吧?

  沈缨脑海中回想着,塔前人山人海虔诚祈愿的场面。

  但一想到塔内阴沉凌厉的咒法,从心底泛起一股震颤。

  大唐律严禁巫蛊之术,谁会冒这杀头的罪把如此阴沉的阵法藏匿到塔里?

  跪在冰冷的地上,她将县内现存的塔庙名字在脑中快速筛选了一遍,冷静道:“文昌境内现存大小塔庙共五十八座,其中一座千年塔在普缘寺内,五座百年塔,分布县内各大寺院周围。”

  “大人说的这三座塔都是五六十年前便建好的,之后又修缮过几次,文昌塔是众塔之首,香火最旺,其余二塔却只是平平。”

  姜宴清点点头,对于沈缨这次竟没有同他没头没脑地争论,而是快速整理好思绪,眼中露出些许赞许。

  他说:“文昌塔是冯华在任时唯一亲自监督翻修的高塔,与其成阵的那两座塔也在同年陆续加固修缮,规模却小得多。本官命人秘密探查,无一例外,在塔内都发现了相似的阵法痕迹。”

  “另外,冯华征召的匠人身份也蹊跷,尤其地宫,修建的人九成都是诏狱重犯,塔成后,那批犯人便宣称染了时疫,全部被除,粗略估算共八十三人。”

  “如此费心遮掩,地宫的法阵必然就是他设下的,毕竟……他的母族就是西疆之人。”

  但,冯华一家坠崖而亡,死得诡异又仓促,想要通过他来探查,怕是要花费不少力气。

  沈缨静静地听他说完,仔细斟酌道:“鹰卫一案十日为期,大人若在此时查文昌塔的事,怕是无法兼顾。文昌塔是百姓信仰之地,地位特殊且牵扯广泛,稍有不慎,您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不妨稍后再议。”

  她觉得自己的担忧还是有几分道理,毕竟,芙蓉巷可不是省油的灯。

  但姜宴清却道:“要查鹰卫,必查冯华,他在任时永昌县发生过的每一点不寻常的事都是鹰卫失踪的线索。与他相关的任何人、事、物皆不可忽视,文昌塔只是其一。”

  他说完指了指地上的阵法,说道:“摆此阵者便是其二。”

  沈缨望着随风乱舞的符纸,点点头,说道:“大人以为摆阵人知道二十年前的旧事?”

  “怎么,沈仵作以为这是巧合?”

  姜宴清声音依旧沉稳,但任然可以听出一丝嘲讽,似是嘲讽她明知故问。

  沈缨垂眼看着地上,纸灰被风刮得四散开来,像来不及逃命的罪人。

  她摇摇头,说:“天下哪有如此巧合,摆阵人既然与冯华关系匪浅,想必对旧事也有所耳闻,必定要严查。”

  她说着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说:“大人今日寻到此处,可是查到了其他线索?”

  姜宴清终于从那诡气森森的阵法里走出来。

  他走到旁边一处空地上,站定后才说道:“鹰卫首领的黑棕马最后一次出现,是案发三月后,在洪州府的一个马市,被一个外域商人买走,那商人连夜离开当地。”

  “经查,卖马之人是一名来自永昌的男子,四、五十岁,体格健壮,曾透露是修塔工匠。”

  “而当时永昌正在修缮的正是文昌塔地宫,鹰卫马匹皆出自皇家,印有特制印记,纵然可以掩藏,也只能骗得过寻常人。那男子一届平民如何能买卖鹰卫马匹?”

  “惟一的可能便是,盗马私卖。”

第十八章

  沈缨不知道姜宴清嘴里那云淡风轻的“经查”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但他能从二十年前的马市里挖出这么个消息,着实令人惊叹。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可鹰卫的马,谁能偷走?”

  除非是不要命,才敢偷鹰卫的马?

  姜宴清静静地看着她说:“这便是此案关键所在。”

  难怪姜宴清如此执着于文昌塔的事。

  想来应该是调查那卖马人时,顺藤摸瓜又发现了塔内的隐秘,又按照那阵法的规则,在这山头上找到一个妄图借势的粗糙小阵。

  所以,摆弄这个阵的人无论如何是逃不了了。

  按姜宴清说的线索推论,永昌县有这么一个人:

  他与冯华有交集,并在当年看到了文昌塔地宫的诡异阵法。

  他甚至在冯华死后二十年,依旧维持着阵法。

  若再巧一点,此人或许就是那个盗马私卖的修塔工匠?

  他因当年这件旧事耿耿于怀,夜不能寐,故而摆阵除煞,妄图摆脱罪孽。

  这么一想,整件事竟十分顺畅。

  眼下当务之急,只要找到这个摆阵的人。

  沈缨缩在袖子里的手指攥紧又松开,抬手拨了拨黏在额头上的头发。

  她看着逐渐阴沉的云团,又看了眼迎风而立的姜宴清。

  她思索良久才说道:“永昌有大半百姓在凤栖山立坟冢。”

  “每年中元节,前来祭奠的人成千上万。看这阵法,应是那几日留下的,查起来……不易。”

  姜宴清微微侧首,凝视着她,竟笑了一声,点点头说:“确实不易。”

  言罢,他向前走了一步,说:“此阵需摆阵者每隔一段时日将桃木桩向下敲几寸,并不断修补塔上绘制的符咒,不可间断。暴雨之后朱砂消散,阵法受损,他必会来此修补。”

  “沈缨,你即便替他隐瞒,那人只要还来布阵,本官便能将其抓获。”

  沈缨静静与之对视,闻言无奈道:“大人,民女实在不知。”

  姜宴清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并未再追问,而是摆摆手,让她离去。

  沈缨施礼告辞。

  她走了两步,忽然想到什么,转身说道:“大人,桂树底下的尸身您打算何时验?”

  姜宴清侧首向她看来,眉目舒展,神情淡淡,对于她说出的话,并没有丝毫吃惊。

  沈缨在那样的目光下又行了一礼,倒是收起本来想故弄玄虚的小心思。

  她老实地说道:“在黑市混迹多年,民女对勘探吉壤佳穴之术也略知皮毛。”

  “杜鸾是此道高手,寻到的地方也精准,他探到底下三丈有余,总共停滞了十次,有七次是碰到了东西,石、木、银、帛以及骨。”

  她有条不紊地说着,眼睛出奇的明亮。

  她停了停,又说:“若我猜的不错,那树下埋了至少两具尸骨。”

  姜宴清没接她的话,看了眼手上的冰扇,指尖在扇骨上敲了敲:“今夜子时,城西魏庙验尸。”

  魏庙是郊外一处庙宇,原先是魏氏家庙。

  魏家没落没人后便成了寄放棺柩的地方,或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不然就是穷得无以为殓便寄放于魏庙。

  此庙只有两个看守的人,靠自己种植和来往村民给的物资生活。

  姜宴清选择城西魏庙验尸,必然是为了避开林家以及其他几大家族的耳目。

  “是。”

  沈缨得到想要的答案,又行了一礼,转身利索地离去。

  才走出去十几步,大雨忽至,她只能提着裙摆狂奔。

  姜宴清注视着那道清瘦的身影在起伏的山野中奔跑。

  那样子像一只不知深浅的灰蛾子,明明那般渺小却有着天大的胆子。

  无奇悄然走过来撑起雨伞,并将一封信展开递过来。

  姜宴清扫了一眼,冷笑道:“将文昌塔之事散播出去,就说里面藏匿巫蛊之术,有人妄图毁坏文脉,夺取他族运势。”

  “巫蛊是大唐律例明令禁止的,各府必会推诿撇清,但文脉却是永昌人最看中的东西,抢夺脉势犹如挖人祖坟,如此仇怨,他们必生嫌隙。”

  “永昌想筑起铜墙铁壁,内里早就烂透了。”无奇顺着姜宴清的话说了一声。

  随后,他又拿出一封信,“九公子,益州府送来消息,找到那位老兽医了,他说记得卖鹰卫马的那个人。”

  “兽医铺子开张第一日,卖马人是最后一位客人,他到铺子里寻医,却自己动手给马修理鬃毛、钉马掌手法娴熟。”

  “刻意伪装、上等宝马加上怪异举动,令兽医印象深刻,甚至记得卖马人无意间掉落的路引上写的是周。”

  周……

  姜宴清点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林府那日,帮助沈缨往林玉泽院中送匕首的人叫周小成。

  他是林府的一个护卫,不甚显眼,今年二十七,还未娶妻。

  沈缨虽算不上聪明,但并不莽撞,办事前还是有几分谨慎的。

  今日若不是知道这个地方有人设阵,绝不会贸然过来查看。

  她既然选择隐瞒,必定是相熟之人。

  按年纪推算,二十年前,四、五十岁,身体健壮,擅养马。

  当时能远行至福州,并且有机会为冯华效力的只有周家祖父——周庚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