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3节


  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反对,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认可了他,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换掉。

  现在朱标认可了他,这个位置算是坐稳了七成。

  剩下三成意外来自于朱元璋,要找个机会获得老朱的认可才行。

  他还不知道的是,在上次开导朱雄英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朱元璋的认可。

  不过问题不大,很快朱元璋就会再次找到他,给他提出了一个难题。

  今天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朱元璋,很快他就收到了详细情报。

  就连朱标和陈景恪的对答都有。

  看到陈景恪拒绝叶兑收徒的理由,他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狂妄。

  这小子太狂妄了。

  以为有点本事就能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吗?

  叶兑是什么人?你何德何能敢自认为不弱于他?

  不过对于陈景恪开导朱标的那一番话,他又非常满意。

  鼓励太子提出自己的主张,却又不和皇帝对着干,这个建议提的好。

  完美解决了父子俩的矛盾。

  你小子虽然很狂妄,但还算知道事理。

  本来怕你太狂妄教坏了咱的乖孙,想将你伴读的身份取消。

  看在你这一番解答的份上,就放你一马。

  不过教训还是要给你一些的,让你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所以第二天他就借着看望朱雄英,来到偏殿,找来陈景恪。

  “听说你拒绝拜叶兑为师?”

  陈景恪很是疑惑,老朱问这个干嘛?难道是要替叶兑出气?

  “是的,小子不想给人留下挟恩图报的印象。”

  朱元璋摇头道:“你可知做了叶兑的弟子有多少好处?你竟然拒绝了,咱很为你感到可惜。”

  陈景恪更摸不着朱元璋的想法了,小心的道:“这个……叶先生乃当世大才,小子自知愚钝,不想败坏了他的声誉。”

  朱元璋心道,好吗,要是不知道你昨天在标儿面前说了什么,我还真以为你谦虚有自知之明呢。

  标儿为人仁厚,你在他面前表现的狂妄。

  咱最讨厌口放厥词之辈,你就说的如此谦虚。

  看来你也不是那等目空一切之辈,如此我便放心了。

  不过你换了一套说辞,倒是让我不好开口考验你了。

  算了,咱是皇帝,为啥要和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拐弯抹角,直接问就行了。

  “让你当太孙伴读,朝中很多人都有意见,咱也不好徇私。”

  “这样,咱有一个问题,若你答的上来,咱就让你继续留在英儿身边。”

  “若你答不上来,就别怪咱出尔反尔了。”

  陈景恪并没有察觉到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在他想来自己被质疑才是应该的。

  毕竟太孙伴读啊,基本都是公卿子弟担任。

  自己这算是抢了他们的位置,那些人有意见很正常。

  但这个位置对他来说也同样重要,必不可能放弃。

  “不知是何问题,陛下请问。”



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

  “咱因为胡惟庸废除了丞相一职,又设置四辅官辅佐咱处理政务。”

  “然四辅官行事多有不便,处理政务效率低下,且权势也有些过大,咱想将其废除。”

  “只是废除四辅官,所有政务就全压在咱一人身上,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你能给咱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问题吗?”

  ???

  听到这个问题,陈景恪一脑门的问号。

  啥情况?

  老朱你确定没问错问题?

  这是我一个小小的太孙伴读能参与的问题吗?

  还是说你压根就不想让我给朱雄英当侍读,故意撵我走?

  朱元璋见他眉头紧锁的样子,心中很是得意。

  小子,让你狂妄,现在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怎么?可是想不到法子?”

  “要是想不到就给咱说,咱再给你换个问题。”

  不管了,既然你老朱敢问,我为啥不敢答?

  陈景恪心一横道:“陛下,小子还真有点想法。”

  朱元璋意外的道:“哦?咱没听错吧,说你有想法?”

  陈景恪点头道:“是的,人力有时而穷。靠陛下一人每天不吃不喝,也很难把一天的奏疏全都看一遍。”

  “所以在得知陛下废除丞相一职时,就有想过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官职,为陛下分担工作,又不会拥有丞相的权力。”

  朱元璋更是惊讶:“你在那时便思考过这个问题?”

  陈景恪回道:“是的。”

  朱元璋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狂妄?这特酿的已经狂妄到没边了好吧。

  两年前他才十岁吧,还是一个医师之子,就敢思考丞相废立的问题。

  说出去谁敢信。

  这会儿他又有些后悔了,将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徒,放在太孙身边真的好吗?

  干脆就借着这个机会将他撵走吧,他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想到这里,他已经有些不耐烦:“你可想出办法来了?”

  “略有所得。”

  “说。”

  陈景恪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在了解过丞相的权力之后,我将其分成了三部分。”

  “其一决策权,其二议政权,其三执行权。”

  朱元璋不禁楞了一下,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细思之下竟觉得是如此的精辟。

  忍不住催促道:“继续说。”

  “想要限制丞相的权力,就要对其职务进行切割。”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决策权自然要归于陛下。”

  对这句话,朱元璋尤为喜欢。

  可不就是吗,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丞相凭什么分皇帝的权?

  这小子能有这个认识,不错不错。

  “执行权陛下已经下放给了六部以及各中枢衙门,我觉得这一招非常完美。”

  “如此丞相和六部就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能有效预防他们勾结在一起。”

  朱元璋先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又皱眉道:“你是说要让咱恢复丞相制?”

  陈景恪连忙摇头,这我哪敢,在明朝提议恢复丞相制,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吗。

  “丞相制施行了数千年,已经深入人心。即便陛下拆分了它的权力,也很容易变成权臣。”

  “所以我以为,不但不应该恢复丞相制,剩下的议政权也不应该交到一个人手里,最好设置一个机构。”

  朱元璋大生知己之感,他设置四辅官的目的就是为此。

  “你倒是和咱想到一块去了,咱设置四辅官就是为此,只是用起来并不顺手啊。”

  陈景恪还是穿越后,才知道明朝曾经存在过四辅官制度。

  以四季为名,每个月轮流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

  然而,四辅官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权力自然而然的开始膨胀,很快就会变成新的丞相。

  为了杜绝这种问题,朱元璋让四辅官按月轮流值班。

  干一个月休三个月,随时都有被替换的可能,这下看你们还怎么揽权。

  这个设置,陈景恪已经无力吐槽,但凡多用用脑子都知道执行不下去。

  很简单,四辅官按春夏秋冬分为四批人,工作一个月休息三个月。

  一批人刚熟悉工作,就被替换休息三个月。

  这必然会造成两个恶果。

  其一,四辅官对手头的工作永远是陌生的,处理事情的效率非常低。

  其二,政策延续性比较差。

  一个官员负责的事情还没结束,就被替换走了。

上一页 下一页